稍早前,網上有消息傳出稱璩靜已被開除。
5月8日下午2時許,百度公司總機接線的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在系統內仍可以查詢到璩靜的信息,能查到就表明仍在職。
不得不說,百度副總裁璩靜這一波因言論帶來的震盪有點大。
「百度副總裁員工鬧分手提離職我秒批」話題衝上熱搜.
視頻中百度副總裁璩靜提到「員工鬧分手提離職我秒批」.
她還表示和員工只是僱傭關係,沒有義務去了解其個人情況。
5月以來,簡介為百度副總裁璩靜的社交媒體帳號開始發布視頻,分享職場經歷和思考,目前已有95萬粉絲。
事件發生後,當晚美股開盤,百度股價即下跌近4%,次日凌晨以每股110.53美元收盤,跌幅2.47%,一夜市值蒸發超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9億元。
澎湃新聞則報道稱,隨後,百度公關團隊被曝打探、收集媒體人員家庭及個人隱私信息,制檔存留,並將部分自媒體人員信息資料命名為「一指禪」。
相關信息截圖曝光後,立即引發熱議。
同時,九派新聞報道稱,輿情危機釀成的背後,與璩靜近期在百度公關部內推進的一項「短視頻項目」有關。
據了解,該計劃要求公關部自璩靜以下全員開通短視頻自媒體帳號。
「沒有人可豁免」,不做自媒體將影響年度績效。
但換個角度看璩靜事件,或許有另一種觀感。
對此,九派財經記者黃依婷和書樂進行了一番交流,本猴以為:
全員自媒體、高層做網紅,成為了網際網路大廠普遍的焦慮,必然會忙中出錯。
璩靜事件,某種意義上也是當下網際網路大廠高層集體效仿馬斯克、進擊網紅、試圖帶動品牌形象破圈和吸引年輕一代關注度的一次意外。
對於這些網際網路大廠而言,選擇這種方式「出道」,往往是因為企業品牌和服務,正在走向中年,而和年輕人有疏離感,需要重構橋樑,網紅顯然是一個捷徑。
但在實現過程中,要成網紅,就需要有特立獨行的言論或舉動。
如周鴻禕此前怒懟程前、坐上車展車頂,都是不走尋常路,也讓人看到企業家的另一面。
至於璩靜事件,只能說是這一屆百度公關用力過猛之下,給予出圈而讓自己因為言論而掉坑。
至於有業界認為,百度的焦慮來自於在人工智慧新賽道的擁擠,則是錯覺。
本質上來說,百度自身產品線整體和移動網際網路仍有距離感,和年輕一代網民的關聯不夠緊密。
反而在人工智慧賽道,百度布局較早,加上百度的程序猿形象,反而問題不大。
作者 張書樂,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中經傳媒智庫專家,資深產業評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