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交通運輸委:首批開學148592名學生 18.9%擬乘坐公共運輸

2020-04-09     網信津南

4月9日,在115場天津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劉道剛介紹,城市公共運輸保障初三高三畢業年級首批覆課開學和疫情防控工作的有關情況。

  因為疫情防控的原因,今年的開學不同尋常,既備受社會各方面廣泛關注,也讓各有關職能部門深感責任重大,因為這是我市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戰雙勝的重要一步。經前期與教育部門充分溝通、研判推演,市交通運輸委重點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為全市組織好複課開學提供優質高效的交通服務保障。

  全量掌握出行數據。前期調查數據顯示,4月20日全市首批次開學的初中和普通高中畢業年級學生總人數為148592人,其中擬通過公交、地鐵、計程車(含網約車)、共享單車等公共運輸出行的有28139人,占比18.9%;擬通過私家車、自有自行車、步行等個體出行的有120453人,占比81.1%。據此市交通運輸委有三個判斷:從出行比例看,疫情防控期間,家長和學生更願意選擇私家車、自有自行車、步行等個體出行方式,公共運輸方式占比不足20%,與常態下50%的公交分擔率相比還有一定差距。從出行時段看,每日尖峰時段將分別增加2.8萬人次出行需求,需要公共運輸部門結合尖峰時段、學校站點做出精準安排。從客流變化看,隨著複課開學,學校開學還將帶動部分教職員工、家長等衍生客流的增加,公共運輸部門需要更加科學調度充足運力,保障學生客流及其衍生客流出行順暢、安全。

  科學制定運輸方案。根據提前掌握的出行需求,市交通運輸委統籌制定了交通運輸綜合保障方案。公交方面。在目前全市日運營總里程82萬公里、日客運量62萬人次基礎上,分批次增投運力和運營里程。從現在起至開學前將每日增加運力投放1200班次;4月20日至5月中旬,日運營里程增加至85萬公里,日運營班次增加至3.45萬班次,重點加密途經各初中、高中公交線路的運營間隔;5月中旬起至疫情結束,日運營里程增加至88萬公里,日運營班次增加至3.58萬班次,重點加密途經各初高中、高校、職業院校公交線路的運營間隔;疫情解除後,日運營里程逐步增加至96萬公里,日運營班次逐步增加至3.8萬班次。軌道交通方面。目前軌道交通線網日客運量為60萬人次,行車間隔為4—10分鐘,其中1號線高峰最小間隔已恢復到疫情前4分鐘水平。根據開學客流變化,軌道運營單位將加大有關線路的運力投放,同時加強對重點區間斷面客流監控,通過「空車直達大客流站」、「跨站不停車」等調度措施降低區間滿載率,之前臨時關閉的出入口將全部恢復開放。做好計程車、網約車、共享單車調度。目前,全市計程車和網約車日均出車量已達到2.2萬輛以上,共享單車日活躍騎行量也達到70萬單。道路運輸管理部門將及時通過計程車車載終端發送客流信息,指導網約車平台充分運用出行大數據精準調度車輛運營,督促共享單車企業做好學校周邊運力投放和運維組織方案。

  嚴格落實防控措施。疫情防控期間我市公共運輸行業始終保持著安全運營和自身管理服務人員「零感染」,學校開學後各項防控措施只會加強不會削弱。公交繼續嚴格落實「三全一轉」措施。做到消毒清潔全覆蓋、佩戴口罩全覆蓋、檢測體溫全覆蓋,如遇發熱乘客車輛就地轉換為隔離留觀車,疏導其他乘客轉乘另外公交車輛出行。對公交車輛將實行「一趟一消毒」,公交場站實行網格消毒管理。強化軌道交通站內管控。將在此前「7個百分之百」基礎上,按照控制進站速度、控制車站密度、控制列車擁擠度,加強客流疏導「三控一加強」原則,對學校周邊地鐵站點採取欄杆繞行、分段限流、分批放行、站外測溫等方式開展客運組織,保障現場平穩有序。提升計程車、網約車、共享單車防控要求。計程車、網約車在強制要求車內人員佩戴口罩基礎上,增加車輛消毒和更換座套次數;對加強地鐵站和學校周邊區域共享單車運維,增加擺放車輛消毒保潔頻次。

  做好應急預案準備。保開學首日首勝。4月20日當天,公共運輸系統各有關單位負責人將分別帶隊到一線點位靠前指揮,行經校區的線路、車隊準備10%的應急運力,根據現場客流情況及時增加調劑。保日常應急調度。利用車輛和場站監控系統,對滿載率預計超過50%的線路採取「大站快」、「區間車」等調度方式,加速車輛周轉,嚴格控制滿載率。保學校周邊乘車秩序。軌道運營集團將根據客流變化,隨時啟動第二測溫點和備用通道、調整扶梯閘機方向等方式,有序組織地鐵客流秩序。公交將在長沙路站、鞍山道站等學生客流集中的中途站,安排專人上崗,引導學生有序排隊乘車。

  劉道剛向廣大市民承諾,交通運輸系統會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對待覆課的學生,讓大家感覺在天津乘坐公共運輸是安全安心的。

  發布會上,有記者提問:根據計劃,5月上旬或中旬,全市高等院校(含高職院校)、中等職業學校(含技工學校)畢業年級分專業、分批次有序複課開學。這一批次開學的學生很多都家在外地,交通運輸部門是否已經提前謀劃如何做好他們的返津運輸工作?

  劉道剛回答:「疫情期間,市交通運輸委統籌了市、區兩級60家企業的2000部客車作為運力保障。全市復工復產以來,交通運輸部門大力推行人員運輸直通車模式,細化跨省直達、場站接駁、市內通勤三種直通車服務模式,精準服務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重點工程、重點群體。人員運輸直通車嚴格落實測溫消毒、健康證明、掃碼實名制、車長負責制等防控措施,全程封閉運行。截至目前,我市共開具直通車包車標誌牌近1500張,共完成運輸保障任務近10000趟次,『點對點』接送人員35萬人次左右。應該說,前一階段抓復工復產錯峰返程運輸為我們做好返津學生運輸工作積累了非常豐富寶貴的經驗。」

  「根據目前掌握的情況,全市大中專院校畢業年級返津學生人數約有13.7萬人,計劃集中在10—15天內返津,日均返津約1萬人。為此,交通運輸部門將提前對接教育部門和各大中專院校,提前制定方案、備足運力,做好返津學生『點對點』運輸工作。無論市內市外、無論學校大小、無論返津學生多少,只要學校有需求,我們都可以直接提供直達運輸保障服務。針對乘坐火車、飛機返回的學生,我們還將協調天津站、天津西站、天津南站、天津濱海國際機場等交通樞紐,開闢學生車輛停放專區、設置學生出站通道,引導返津同學快速順暢出站登車,讓學生抵津後以最安全方式直接返回久違的校園。」

  (津雲新聞記者 劉暢 馬揚洋)

來源:津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9TWX3EBiuFnsJQVQxk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