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圈決戰今年最後30天:價格戰再掀高潮,有車型優惠高達16萬元

2023-12-06   時代財經

離車企完成年度銷量KPI的剩餘時間已經不到一個月。

12月1日,比亞迪率先推出促銷優惠,比亞迪王朝網推出限時燃油轉訂基金,最高達到2萬元。其中,比亞迪秦PLUS DM-i起售價僅8.98萬元。

對於此次優惠是否意在衝刺年度300萬銷量目標。比亞迪方面向時代財經表示:「王朝這次的促銷主要是為了全面普及DM-i超級混動技術,全面加速『油轉電』進程。」

圖片來源:比亞迪

除比亞迪以外,進入12月,各大汽車品牌加大馬力,爭奪年底銷售份額。極氪、極越、哪吒汽車等品牌紛紛宣布降價,特斯拉、比亞迪、零跑、埃安等品牌也以發放補貼等優惠,變相降價。

幾乎貫穿全年的價格戰仍給車企帶來挑戰。在新能源市場,除理想汽車提前完成年度銷量目標之外,不少車企距離年度銷量KPI尚有一定差距。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會長沈進軍在2023中國汽車流通行業年會上表示,「各大廠商把產銷量作為衡量成敗的指標,其產能和銷量計劃已經遠遠高出了市場實際需求。」

乘聯會亦指出,持續多輪降價已使消費者產生思維慣性,消費者對於降價保持較高期待,降價後的實際觀感逐漸鈍化,價格下探帶來的市場增量十分有限。

年底重掀價格戰

自今年三月以來的價格戰再度在年末掀起高潮。「比亞迪秦限時1萬元燃油轉訂基金,起售價僅8.98萬元」,「特斯拉Model 3、Model Y後驅半現車補貼8000元」,「一汽豐田購置稅補貼5000元」,剛上市一個月的極越官宣「全系降價3萬元」……12月,車圈再度被「降價」「促銷」刷屏。

艾媒諮詢首席分析師張毅向時代財經表示:「車企年底加速促銷一是來自競爭的壓力,衝刺銷量目標,同時年底企業都需要大量資金回籠以此形成正向的企業運行。」

這波來勢洶洶的「降價潮」中,新能源頭部車企比亞迪推出限時燃油轉訂基金,最高達到2萬元。對此,比亞迪方面稱,此次促銷旨在推進「油轉電」進程。

值得一提的是,比亞迪能否在最後一個月完成年度300萬輛的銷量目標備受關注。今年1-11月,比亞迪累計銷量達到267.2萬輛,這意味著比亞迪需要在最後一個月賣出32.8萬輛車才能完成銷量KPI。作為參考,其11月銷量為30.19萬輛。

同樣是頭部電動車企的特斯拉則在四次漲價後,推出保險補貼等優惠。其11月28日官宣,Model 3、Model Y後輪驅動版現車限時保險補貼上線,可享福利8000元。

圖片來源:特斯拉

對於先漲價再補貼的價格策略出於何種考量,時代財經向特斯拉發去採訪函,截至發稿未獲得回復。

張毅認為,特斯拉今年來已經數次調價,特斯拉接連漲價後再補貼也有其策略性考慮。市場競爭愈發激烈,市場逐漸飽和,特斯拉亦面臨競爭壓力。

除此以外,極越、哪吒汽車等一眾新能源汽車品牌亦是卯足勁促銷。

其中,極越11月30日宣布首款車型極越01全系直降3萬元,此該車型上市僅一月。哪吒汽車方面,2024款哪吒S 715版和哪吒S 650 AWD版直降3萬,售價19.98萬元和22.98萬元。

合資車企亦在同樣在年底掀起優惠熱潮。一汽豐田官宣5000元購置稅補貼;上汽大眾年終大促綜合優惠最高達到5.8萬元;一汽大眾推出年末收官優惠活動,多款車型限時最高可享受2912元購車紅包。

價格戰亦蔓延至豪華車市場。時代財經以消費者身份致電寶馬、沃爾沃等豪華車企4S店。「優惠後,寶馬i3入門版僅需20多萬。」12月5日,廣州地區一名銷售告訴時代財經,寶馬i3可優惠約10萬元。

6日,廣州地區一名沃爾沃銷售則向時代財經表示,「目前沃爾沃XC90五座入門版本可優惠16萬元,到店後還能談。」其稱:「最近店內一直在衝量,我們店的銷售任務還沒有達成,經銷商、廠家都在卯足勁沖銷量。」

多家新勢力或難完成年度銷量KPI

貫穿全年的價格戰打得激烈,車企亦是處在水深火熱中。內卷之下,車企銷量表現冰火兩重天,部分車企在競爭中完成銷量攀升,而有些車企則面臨銷量增長的壓力。

根據各大車企發布的銷量數據,截至目前,理想汽車已經完成提前完成2023年30萬輛的銷量目標,其1-11月累計交付了32.57萬輛。

理想汽車方面表示,要挑戰12月交付5萬輛的目標。5日,理想汽車推出12月限時2.5%超低金融年費率。

去年新勢力黑馬哪吒汽車今年銷量承壓,今年1-11月,哪吒汽車累計交付12.2萬輛,距離其25萬輛的年銷目標完成不到50%。

在今年10月的哪吒汽車新品發布會專訪上,哪吒汽車CEO張勇曾表示:「參與價格戰不是首要任務,完成銷量目標也不是我們的追求,今年我們更關注組織體系的搭建、海外產品的儲備、零部件技術的投入。」

蔚來方面,今年1-11月,蔚來共交付新車14.2萬輛,同比增長33.1%。此前,蔚來汽車CEO李斌介紹稱2023年全年銷量目標是相比去年翻倍。2023年蔚來銷量目標為24.5萬輛,目前完成率不足60%。

根據證券日報,小鵬汽車董事長、CEO何小鵬此前為2023年提出新車規劃、交付目標和內部期望,2023年的目標是累計交付45萬輛車,即2023年交付近20萬輛車。截至11月底,小鵬汽車2023年累計交付12.15萬輛,完成率約60.7%。

零跑汽車、極氪則將全年銷量目標設定為20萬輛、14萬輛。其1-11月銷量分別為12.6萬輛、10.5萬輛,均距離銷量目標有一定差距。

持續的價格戰亦在一定程度上壓縮了車企及經銷商的利潤空間。

以今年新能源汽車價格戰的發起者特斯拉為例,特斯拉單季凈利潤在年內已出現兩次下滑。在今年一季度,特斯拉凈利潤同比下滑24%,至25.13億美元。今年三季度特斯拉凈利潤為18.53億美元,同比減少44%。前三季度,特斯拉毛利率分別為19.3%、18.2%、17.9%。

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的最新一期「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調查」,2023年11月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為60.4%,同比下降4.9個百分點,環比上升1.8個百分點,庫存預警指數位於榮枯線之上,汽車流通行業處在不景氣區間。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表示,儘管汽車消費溫和復甦,但距離經銷商的目標和預期仍有距離。調查顯示:79.4%的經銷商認為11月銷量不及預期,23.9%的經銷商認為符合預期,僅有1.7%的經銷商認為銷量好於預期。臨近年末,經銷商為達成全年任務目標拿到年終返利,繼續以價換量消化庫存。由於新車價格持續下滑,消費者觀望情緒加重,經銷商門店客流持續增長,但成交率有所下滑,對11月的銷量有所影響。

根據乘聯會預計,11月狹義乘用車零售市場約為208.0萬輛左右,環比增長2.3%,受去年同期低基數影響,同比增長26.0%。新能源零售82.0萬輛左右,環比增長3.6%,同比增長36.4%,滲透率約39.4%。

沈進軍在2023中國汽車流通行業年會上表示,「各大廠商紛紛開啟全面復產後的『百米衝刺』,但不是以客戶滿意度和質量效益為追求目標,而是把產銷量作為衡量成敗的指標,其產能和銷量計劃已經遠遠高出了市場實際需求。經銷商庫存高企,被迫以價換量。」

沈進軍稱,「價格戰」的爆發是當前市場競爭趨於激化的集中表現,反映的是新車市場在產品不斷推陳出新中,新能源汽車和燃油車、新能源汽車之間、燃油車之間彼此交織和更加激烈的深度競爭,而這種深度競爭的形成,正是由汽車產能的過度釋放與市場需求相對不足而導致的。

江西新能源科技職業學院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究院院長張翔向時代財經表示:「當下,中國汽車產業產能過剩,產能利用率大約60%,預計明年價格戰仍將延續,並將加速汽車行業的洗牌和出清,大車企面臨利潤率下滑挑戰,邊緣車企則面臨出局危機。」

眼下,2023年即將收官,不足30天的額度里,各大車企仍在不遺餘力卷價格,轟轟烈烈的價格戰背景下,誰能笑到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