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蘇是秦朝仁義的先行者,他做秦皇帝能夠改變項羽滅秦的歷史嗎?

2023-12-18     郭哥文化

原標題:扶蘇是秦朝仁義的先行者,他做秦皇帝能夠改變項羽滅秦的歷史嗎?

在秦朝的輝煌歷史之中,有過成功也有過失敗,成功就是任用商鞅變法為秦國強勝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但是秦朝最失敗的就在於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沒有早早的讓扶蘇繼承皇位,而是在臨死之前頒布遺旨讓扶蘇繼承皇位,這使得趙高和李斯有機可乘,最終篡改聖旨讓胡亥繼承皇位,使得秦朝走向了滅亡的道路。如果秦朝歷史是扶蘇繼承的秦始皇的皇位,那麼還會出現項羽造反,天下大亂的局面嗎?

扶蘇推行的仁義治國能夠很好的緩解秦始皇的暴政

在我們後人看來,秦朝滅亡的根本原因就是他推行的暴政,當時秦朝的國力是十分強大的,後世的漢朝人也是十分推崇和羨慕的,可是秦朝就是太激進。太過於頻繁的使用老百姓的力量呢?當時的秦朝在統一六國之後,老百姓渴望的是安居樂業休養生息。可是當時的秦始皇制定的國家政策並不是這樣做的,反而,是與之相反。

秦始皇是一個有大志向的人,他對於整個天下的謀劃比誰都要超越,他自認為自己的功勞超過三皇五帝,他要保護南方農業民族的安全,就派了幾十萬人到北方修築長城來抵禦匈奴人的進攻。而後又讓50萬秦軍南下征服百越是中國整個靠海環海地區歸於一統,成為一塊完整的土地。

可是這些工程都是需要許多人力的工程,當時的百姓剛剛結束戰亂不堪重負,根本沒有能力能夠承載出如此之多的工程,秦始皇偏要加之,老百姓只能勉強承受,結果導致天災人禍,老百姓都怨恨秦朝,如果當時的秦朝能夠緩緩圖之,或者說一個一個實施。珍惜老百姓的力量,那麼就不會那麼早的滅亡。而扶蘇他所推行的就是這樣一個珍惜民力,用儒家仁義道德治理國家的一個思想,能夠很好的緩解秦始皇的暴政與過於著急。

秦朝末年老百姓造反的根本原因是活不下去

記得在漢朝太史公書中寫到,秦始皇死後他的名聲依然在很遠的地方傳播,老百姓都畏懼秦始皇的武力。不敢輕易造反,而胡亥也是在施行暴政一年多後才出現陳勝吳廣起義的事情,陳勝吳廣起義他們最終原因是因為活不下去了,如果當時超過期限沒有到達服役的地方,那麼就會被處死。

這些法律與秦始皇當時的法律有很大的出入,這是後世考古學家從湖北雲夢山湖北竹簡出土的資料進行對比的還有可能就是胡亥就為以後繼續加大法律的嚴苛程度,使得百姓活不下去了。百姓看見秦始皇死後認為換的新皇帝能夠稍微緩和一些,使得百姓有飯吃有衣穿,勉強生存就不會造反,可是胡亥並不是這樣做的,他是一個秦始皇政策的繼承者,可以說是完全加強的繼承者。

這些與秦始皇的理念相符合,可是秦始皇擁有能力去推行這些政策,這是他的個人魅力與千古一帝的才華所加持,但胡亥並沒有這些能力與加持,使得在他手上秦朝急速走向滅亡。可是如果當時繼位的是扶蘇,那麼歷史走向又會變得很不一樣。扶蘇一個從小在儒家治國思想長大的人,他長得像一個謙謙君子,對人十分有禮貌,也十分體貼老百姓,還經常因為百姓的事情和自己的父親秦始皇吵架。

按照正常常理來說,秦始皇當時是把帝位傳給扶蘇的,可是卻被趙高和李斯從中作梗。取到了扶蘇的皇位,這時的天下百姓都很失望,如果扶蘇繼承皇位,他所推行的政策一定會與秦始皇當時改弦易轍,使得老百姓能夠擁有休養生息的機會,而陳勝吳廣,整個天下也不會造反,至於項羽的人,他們造反根本不是為了所謂的楚國,而是為了自己的個人利益,整個天下都沒人造反,他們也失去了造反的基礎,它們沒有造反的基礎,自然也不會獨自造反去送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973ba2f62cf67d737a47d0a8dd2f2f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