誕生時間比汽油車早 純電動車發展歷史回顧

2023-01-20     汽車立體聲

在2022年,中國新能源車市場很火,而說到新能源車,很多人會馬上想到純電動車,今天這期節目,就來聊聊純電動車的發展歷史。

資料顯示,早在1873年,英國人羅伯特•戴維森(Robert Davidsson)就製作出世界上最早的可供實用的電動汽車,這比德國人戴姆勒(Gottlieb Daimler)和本茨(Karl Benz)發明汽油發動機汽車早了10年以上呢。

1873年問世的電動汽車是一輛電動貨車,長4800mm,寬1800mm,使用鐵、鋅、汞合金與硫酸進行反應的一次電池。從1880年開始,可以充放電的二次電池正式啟用。從一次電池發展到二次電池,這對於當時的電動汽車來說,是一次重大的技術變革。

電動汽車在19世紀下半葉成為交通運輸的重要產品,1890年法國和英國倫敦的街道上行駛著電動大客車,當時生產的車用內燃機技術相當落後,行駛里程短,故障多,維修困難,而電動汽車則是維修方便。

埃隆·馬斯克(Elon Musk)的特斯拉(Tesla Motors, Inc.)是電動車領域的明星企業,在中國市場,兩款國產特斯拉車型的銷量也非常不錯,因為電動車在中國市場被關注的時間不長,許多人認為它是剛剛起步,但事實上,電動汽車曾經是汽車市場上的霸主,這個車叫做 Lohner porsche,它和保時捷有關,是費迪南德保時捷先生在創立自屬品牌前與Lohner合作研發汽車時使用的一個牌子。

1900年秋天,波爾舍推出世界上第一輛混合動力車型,他給車輛裝上發電機,並用普通的汽油發動機驅動發電機。波爾舍將水冷的DeDion Bouton汽油機(每台3.5馬力)裝在車身中間,用它們驅動兩台發電機,構成兩套發電單元。功率2.5馬力的發電機能在90伏特電壓下輸出20A的電流,發電機輸出的電能直接驅動外轉子輪轂電機,剩餘的電能則流入電池組儲存起來。如果再進一步發展,這項技術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成熟,徹底改變今天所知道的汽車,但1906年,波爾舍與洛納因為專利權問題而終止合作。

1859法國物理學家加斯東·普蘭特(GastonPlanté)發明了鉛酸蓄電池,1881年另一位法國科學家卡米爾·阿方斯·富爾(CamilleAlphonseFaure)改進了電池設計。電池的發明與改進影響了後世方方面面,隨後,電動「車」就被製造出來。

1867年巴黎世界博覽會上奧地利發明家弗朗茨·克拉沃格爾(FranzKravogl)向人們展示了一輛兩輪電動車;1881年4月法國發明家居斯塔夫·特魯維在巴黎街道製造並測試了一輛帶有三個輪子的電動車,它也是電動車的雛形。

1884年,英國發明家托馬斯·帕克(ThomasParker)改進並重新設計了電池,電池容量更大,還可以充電。隨後他就在倫敦製造了第一輛可規模化生產的電動汽車,比1886年卡爾·本茲發明出三輪燃油汽車早2年。

1888年,歐洲開始重視環境及能源問題,英國和法國更是廣泛支持電動汽車的發展,工程師安德烈(FlockenElektrowagen)製造出德國第一輛電動汽車。這個時候,世界各個主要已開發國家,都先後開始進行電動汽車的研發。

1890年至1891年,威廉·莫里森在美國愛荷華州也製造出美國的第一輛電動汽車,是一輛六座客車,能夠達到每小時23公里的速度。美國消費者1895年才開始關注電動汽車,此時的歐洲人已經使用電動三輪車,自行車和汽車近15年。

19世紀90年代末和20世紀初,人們對於電動汽車的熱愛到了頂峰,電動計程車在19世紀末問世。1897年,沃爾特·c·貝茜(WalterC.Bersey)就在倫敦設計了一支由電動汽車組成的車隊,並成功營業。由於車在運行的時候會發出的獨特的嗡嗡聲,它們被稱為「蜂鳥」。同年在紐約市,薩繆爾電動馬車公司也開始用12輛電動雙輪馬車進行營業。這家公司一直經營到1898年,當時還經營著62輛計程車。到20世紀20年代,燃油車進行改進升級,道路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和汽油價格更合理,讓燃油車逐漸取代了電動車。

1959年,美國汽車公司(AMC)和Sonotone公司宣布聯合研究,考慮生產一種由「自充電」電池供電的電動汽車。這種電池可以快速充電,比傳統的鉛酸版本重量更輕。同年,Nu-WayIndustries展示了一款帶有一體式塑料車身的實驗性電動車,該車於1960年初開始生產。沉寂了多年之久的電動汽車又逐漸回歸大眾視野。

20世紀60年代中期出現了一些電動概念車,但都沒有都沒有進入實質生產階段。1966年Enfield8000進入了小規模生產,最終生產了112輛。1967年,AMC與GultonIndustries合作開發了一種基於鋰的新電池和由VictorWouk設計的速度控制器。

1971年7月31日,阿波羅15號登上月球布置了一輛月球車。由波音公司和通用汽車公司的子公司DelcoElectronics(由Kettering共同創立)研發製造,每個車輪配備一個直流驅動電機,以及一對36伏銀鋅氫氧化鉀不可充電電池,這似乎給人一種電動汽車代表著未來的想像。

1967年,日本成立了日本電動汽車協會以促進電動汽車事業的發展。1971年,日本通產省制定了《電動汽車的開發計劃》。1991年,日本通產省又制定了《第三屆電動汽車普及計劃》,提出到2000年日本電動汽車的年產量要達到10萬輛,保有量達到20萬輛的目標。根據日本電動車輛協會的統計,在1989到1992年,日本電動汽車的保有量在1000到1300輛之間。日產公司由於具有在鋰離子電池技術方面的優勢,其主要研發方向集中於純電動汽車方面。1997年日產汽車推出了PrairieJoy電動汽車,這是全球第一輛裝備了鋰離子電池的電動車。

1976年7月,美國國會通過了《電動汽車和復合汽車的研究開發和樣車試用法令》,以立法、政府資助和財政補貼等手段推動發展電動汽車。1990年,加利福尼亞州出台了為防止大氣污染而制定的限制法規,法規規定:1998年「零污染」汽車的銷售額要占新車銷售額的2%;2000年「零污染」汽車的銷售額要占新車銷售額的5%;2003年「零污染」汽車的銷售額要占新車銷售額的10%。隨後,美國東部的10個州也都通過了相應的法規。這些法規的強力推行,促進了電動汽車小批量、商業化生產和應用。

1990年,歐洲「城市電動車」協會成立,在歐共體組織內有60座城市參與,該協會幫助各城市進行電動汽車可行性的研究和安裝必要的設備,並指導電動汽車的運營。歐洲的電動汽車中最為成功的是電動標緻106,這種以鎳鎘電池為動力的電動汽車已經在歐洲各國的政府部門當中擁有大量的用戶。從1995年底開始,歐洲第一批電動汽車批量生產,此後歐洲各國都在繼續發展電動汽車,歐洲電動汽車協會(AVERE)提供的數據顯示,從1996年到2000年的5年間,歐洲電動汽車擁有量增長了2.76倍,從1996年的5890輛,增長到2000年的16255輛,對電動汽車的發展最為重視是法國,比第二位的瑞士,電動汽車擁有量高出近2倍,排名第三的是德國。

時間進入21世紀,來自美國加州的矽谷鋼鐵俠埃隆·馬斯克(ElonMusk)不遠萬里來到日本,「松下先生,請和我一起製造駛向未來的車吧。」2004年特斯拉汽車公司(TeslaMotors)開始研發特斯拉跑車,使用松下研發的鋰離子電池。2008年首次交付給客戶。這是第一輛合法生產的使用鋰離子電池的全電動汽車,也是全球首輛一次充滿電行駛320公里(200英里)以上的全電動汽車。自2008年以來,特斯拉在全球30多個國家銷售了約2450輛跑車。特斯拉電動汽車的問世,是里程碑,也標誌電動汽車駛入新紀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89ece4368bedb33846d5fbe7946c17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