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法老》體驗感出色,
是否能為VR沉浸式體驗項目提供新的參考。
文 | 青崖白鹿
(VRPinea2023年7月5日訊)世界七大奇蹟,小夥伴們可以一口氣答上來幾個呢?能夠回答出來的小夥伴,又對這些人類文明史上的建築、雕塑奇蹟了解多少呢?首先需要告訴可能不太了解的小夥伴,由於地震、火災及戰爭等因素,這些宏偉壯麗的奇觀,只有埃及吉薩金字塔群(胡夫金字塔為埃及吉薩金字塔群中規模最大的一座金字塔)得以保存至今。
(埃及吉薩金字塔群)
它也正是我們今天文章的主角。當然了,小P的檔期不是很充裕,實在沒有時間飛去埃及,就只能先在上海一飽眼福了。相信有所關注的小夥伴們已經猜到了,小P說的就是《消失的法老(Horizon of Khufu)》沉浸式探索體驗展。
《消失的法老》
《消失的法老》去年在法國進行了全球首展,在巴黎阿拉伯世界研究中心展出的三個月中(6月-10月),該展覽吸引了超過5萬名觀眾到場體驗,同時收穫了一眾好評。如今,它來到了上海,等待「有緣人」去揭開它的神秘面紗。展出時間為5月12日至8月27日。
(上海展覽入口處的獅身人面像)
值得注意的是,這同時也是該展覽的亞洲首展。此次展覽由沉浸式體驗方案商博新元宇宙和VR硬體廠商HTC VIVE聯合引進,到場觀眾藉助HTC VIVE Focus 3 VR頭顯和HTC VIVE的大空間軟體套裝(LBSS),就可以實現360°全方位欣賞胡夫金字塔的沉浸式體驗。小P一行,有幸受HTC VIVE邀請,在一周前進行了體驗。忍不住提前劇透一下:瑕不掩瑜,不負所望!
(穿戴HTC VIVE設備進行體驗的現場觀眾)
《消失的法老》是由法國VR/AR內容品牌Excurio與美國哈佛大學吉薩項目考古團隊,耗時三年共同打造的一場45分鐘的沉浸式虛擬現實體驗。據介紹,該項目是全球首個在埃及胡夫金字塔內部和周圍環境進行掃描勘測,並在虛擬引擎上以1∶1高精度重建還原的新型文旅體驗。
身臨其境的穿越之旅
第一重:空間
接下來就讓我們仔細聊一聊《消失的法老》的體驗究竟如何吧,以下內容包含輕微劇透,各位看官請酌情「食用」。到達展覽現場穿戴好相應設備後,觀眾就可以進入展覽空間正式開始「埃及之旅」了。開場會有大概幾分鐘的平淡期,會出現一個導遊介紹胡夫金字塔。這個時間段,其實可以看做是留給第一次使用VR設備新手的適應期,以及展覽過程中行動規則的介紹。
(在體驗中躬身行走的觀眾)
觀眾會從金字塔的底部上升到金字塔腰部的某個入口處,這一過程可以很好地欣賞金字塔的外部結構。進入金字塔後,導遊會帶著參觀一些現實中金字塔開放的空間。之後,就是導遊失蹤、女神登場,揭秘胡夫金字塔的時刻了。
(古埃及巴斯特女神的黑貓化身)
在電路發生故障後,古埃及巴斯特女神(Bast/Bastet)化身的黑貓將出現在黑暗的墓室之中。接下來的一段旅程將由這位女神帶領,觀眾不僅可以參觀金字塔中未開發的隱秘墓室,甚至還可以觀看金字塔的解構重組。大致可以參考成龍版《神話》中皇陵崩潰的畫面。在這之後,巴斯特女神的黑貓化身還將引領觀眾直接登上金字塔頂,站在埃及現存規模最大金字塔的最高處,將吉薩高原的美景盡收眼底。還有巨大化後,俯視古埃及建築遺址群落的機會。
(「站」在金字塔頂的觀眾)
第二重:時間
「現實空間」下的胡夫金字塔遊覽完之後,就該跨越「時間長河」到第四王朝時期的埃及,「親眼見證」見證法老王死後的古埃及祭祀儀式。比較值得一提的是,這個跨越時間長河的過程,被具象為了在尼羅河上乘坐太陽船航行。這裡借用一句展覽宣傳語:「只需花上45分鐘,就可以穿越至古埃及,為你再現4500年前的文明奇蹟!」
(「乘坐」太陽船航行的觀眾)
在4500年前的古埃及,觀眾將能「看」到法老王從死後到祭祀完成,被製作成木乃伊的全過程。過程有做合情處理,不論老人還是孩童都可以放心觀看。在這一過程中,關於古埃及的木乃伊製作、祭祀風俗以及特色建築等,都會呈現給觀眾。
(帶兒童前來體驗的觀眾)
VR特有屬性
上文中所描述的,跨越時空限制去「重現」胡夫金字塔的體驗,其實就是VR的特有魅力之所在。私以為,VR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VR雖然是虛擬的,但體驗卻是真實的。對於從未接觸過VR的群體,如果想讓他們理解VR的神奇之處,最好也最直接的辦法,就是給他們戴上VR頭顯。
這其實也是線下大空間全沉浸式VR體驗項目與VR本身,互相成就的地方。無論是從普及VR概念、進行VR用戶教育,還是從進行硬體宣傳營銷的角度去說,沉浸式體驗項目都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反之,沉浸式體驗項目能夠與眾不同的原因,也正是因為VR「跨越時空限制」的特有屬性。
(相互扶持的老年觀眾)
全身心參與
前提
這樣的線下大空間多人娛樂、全沉浸式VR體驗項目,得益於其虛擬空間遮蔽現實的特性,能夠在無形中促使觀眾去全身心地參與、投入。再搭配上推進合理的劇情,絲滑不生硬的轉場設置,以及細節到位的建模精度、聲光變化等,就會自然而然地實現臨場感MAX。
價值
這樣幾十分鐘全情投入,屏蔽外界干擾去進行一場奇幻的冒險之旅。對於如今高節奏社會進程下的人們來說,是彌足珍貴的,可以給到觀眾很好的情緒價值。暫時擺脫日常生活的壓力與繁忙,獲得一種身心愉悅的感覺。在夏日炎炎之際,來一場放空的VR沉浸式體驗,無異於飲下一碗冰鎮梅子湯,「消暑又解膩」。
(使用VR頭顯放聲大笑的用戶)
尚有不足
互動性不足
就以《消失的法老》為例,它基本可以代表目前消費市場上的高水準VR體驗。這樣的沉浸式探索體驗展,足夠沉浸,但探索性略顯缺失。導致觀眾缺乏與場景中人或物的交互,從而使得體驗展的呈現效果,在某種程度上更偏向是一部沉浸式紀錄片。
想要解決這樣的問題,可以從多個角度入手。比如引入輕度的遊戲機制,破解謎題開關墓門、操縱太陽船加速、轉向之類的非體力向互動劇情。再比如引入AI,豐富NPC的交互性,豐富整個體驗的探索性。
干擾性過高
此外,儘管體驗空間已經足夠寬闊了,但在體驗過程中,還是有可能會出現與他人碰撞,算力背包運行產生的熱氣撲面,不同環節的觀眾討論聲音影響體驗等問題。這裡拋開硬體升級的角度不談,如果僅從現有設備、場地的角度出發的話。其實引入AI同樣會是不錯的解決策略,通過AI的即時運算,盡最大可能充分利用空間,在規劃線路時引導人群分散。
(不同進度的觀眾在同一空間中分組體驗)
結語
《消失的法老》作為VR體驗項目,能夠提供突破傳統媒介限制的沉浸式體驗,為觀眾提供全新的探索方式,讓他們去「親身感受」古老文明的神秘與魅力。這樣的VR沉浸式體驗項目,可以為VR進一步普及,提供新的可能性。
尤其是就我國而言,在保證技術成熟度足夠的前提下,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的五千年歷史就是一個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素材寶庫。畢竟,哪個男兒不願與霍去病封狼居胥,哪個女子不想同西施爭艷、貂蟬比美。
本文屬VRPinea原創稿件,轉載請洽:[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