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聊起遊戲圈裡哪個廠商更愛炒冷飯,我估計十個玩家裡有十二個都會說是卡婊。在以前大多數遊戲廠商還沒有像現在這樣不斷翻新老IP的時代,卡普空就習慣通過一款遊戲發布多個不同版本,移植不同平台來多方位的榨取玩家錢包。比如同一款遊戲,卻可以在除了原版之外還有導演剪輯版、導演剪輯震動版、HD高清重製版、原點收藏版等等。
而其中的典型例子就是《生化危機4》,這款遊戲在經歷了3代的褒貶不一之後,經過了長達五年的蟄伏,終於推出了一款足夠改變業界的產品,此後的《死亡空間》、《戰爭機器》等大作也都受到了《生化危機4》的影響。不過似乎也正是因為這款遊戲的受歡迎程度之高,卡普空也格外愛炒這碗冷飯,當初從NGC獨占變成了追加新內容並移植至PS2,到後來甚至移植到了NS和IOS,成為了一個真正的「全平台大作」。
不過似乎也是意識到了玩家對於這種模式越來越不感興趣,所以在2014年時,卡普空終於發布了一款《生化危機HD:重製版》。相比起原版的初代《生化危機》,這款遊戲在畫面上的改變可以說是翻天覆地,與其說是冷飯,更像是在保留原有遊戲風味的同時,將整個遊戲完全重做了一遍,這和之前的重製版有很大的區別。
從這之後開始,卡普空就從初代開始完全重製《生化危機》系列。不過到了《生化危機3:重製版》時,卻因為刪除了部分內容以及和原版《生化危機3》一樣流程過短的弊病,讓很多老玩家很不滿意。不過整體的遊戲素質依然算得上是優秀,很多缺點也都可以歸結到老版遊戲本就如此,重製版也不好做太大改動上。
直到今年的三月下旬,萬眾期待的《生化危機4:重製版》終於和我們見面了。因為這款遊戲的原版就屬於佳作中的佳作,所以我對於它也是期待值滿滿,在發布後就連著好幾天晚上玩通了一周目。在結局時並沒有像《生化危機3:重製版》通關時那樣有種索然無味的感覺,反而有種許久沒出現過的滿足感。
在整體的劇情方面,依然遵循著重製版《生化危機》系列的傳統,保留原汁原味,但在很多細節方面卻又有著不小的改動。比如在原版《生4》當中,艾什莉這個角色可以說讓人血壓拉滿了,沒有任何戰鬥力不說,卡普空還特地給她安上了血條,在玩家操控里昂戰鬥時還得時刻盯著她,一不留神就會看到她被怪物抓走的畫面,所以也被大家調侃成「礙事梨」。
而新版的「礙事梨」就變得不再礙事了,除了血條的移除之外,人設也變得更為堅強,哪怕因為玩家的疏忽而讓她踩到夾子,在一段時間玩家不管她之後,她也會自己掙脫。雖然同樣不會使用武器,但在某些場景中也會給予玩家幫助,讓我的感覺不再是帶著一個什麼都不懂的六歲小孩通關遊戲了。
在原版《生4》中,引入了動態難度系統,也就是說會根據你的戰績和表現來動態的調整怪物強度,但這個數值浮動的範圍並不大,以至於我當初根本沒有意識到還有這個系統存在。而在重製版中就完全不同了,如果你的表現很像是一個老資歷的遊戲玩家,而且手上有充足的武器,那麼難度會直線上升,但又不會難過頭,所以就算你是高玩,《生4:重製版》仍然可以給你帶來酣暢淋漓的戰鬥,而不是感覺像割草一樣簡單。
而重製版另一個大家關注的重心就是畫質了,這次仍然採用的是和前兩作重製版以及生化危機7、8一樣的RE引擎。這款由卡普空自研開發的遊戲引擎在對低配機器的優化上做的非常棒,我朋友的GTX 960都可以低畫質暢玩,而官方的最低配置更是只有7代i5和GTX 1050Ti,可以說是要求非常低了。
儘管優化很好,但由於更多畫面特效尤其是光線追蹤的加入,以及貼圖建模的精細度清晰度進一步增加,想要在4K全高畫質下流暢遊玩《生4:重製版》仍然對於配置有著不小的要求。而且聽說如果是8G顯存的,儘管沒有爆顯存,依然容易出現高特效遊戲時閃退的情況。不過我的電腦倒是可以在4K解析度的情況下全高特效通關,而且全程都沒有太大的幀數波動,穩穩的保持在60Hz以上,大家也可以參考一下我的這套配置。
現在遊戲玩家購買處理器肯定首選13代酷睿了,但在選主板的時候可得注意了,雖說上一代Z690主板也可以支持13代酷睿,但在對於DDR5內存的支持上普遍不太友好,很難跑到高頻率。相比之下Z790就不一樣了,我用的這款微星MPG Z790 CARBON WIFI甚至能夠將D5內存跑到7600MHz,加上19+1+1相供電,哪怕是13900KS都能被它喂的飽飽的,不存在任何瓶頸。
顯卡我選的則是新一代的耕升RTX 4070 12G追風,雖說在跑分和實際性能方面它和上一代的RTX 3080相當,但就算3080比它更便宜,那我也更推薦大家選擇4070。一方面是因為4070的顯存要比3080更大,高解析度下更不容易爆顯存,另一方面4070還有著支持補幀的DLSS3.0技術,所以比起3080更能「戰未來」,更別說目前3080的價格還要比它更貴一些。
如果放在一年前,我肯定會推薦你裝機時選DDR4內存,畢竟當時的DDR5的價格實在太不親民了。但現在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我買的這套芝奇幻鋒戟16*2套條比我當初買的8*2 D4套條還要更便宜,而且有著6400MHz的高頻率和CL32的低時序,比起現在的高規格D4也貴不了多少,但性能卻要高出很多。
雖然13代酷睿的綜合能效比還是很不錯的,但由於峰值性能太高,所以導致發熱量相比起12代酷睿還是有著不小提升的,如果是13700K及以上的處理器,還是更推薦搭配360水冷來使用。我用的就是13900K配航嘉 海神X360,在睿頻狀態下這款散熱器仍然有一定的散熱冗餘,平常玩遊戲時更是「冷靜」到不行,處理器溫度低而且非常安靜。
因為我平常主要玩的就是3A遊戲,所以比起刷新率,我更加看重畫質表現,這也是我為什麼選擇HKC P272U Pro的主要原因。除了4K高解析度之外,它的色域也達到了95%的DCI-P3,並且將ΔE控制在2以內,可以說是非常優秀了,很適合3A遊戲。而支持90W充電的一線連C口,也可以讓我只用一條線接上筆記本去處理工作文檔,同價位有同樣配置和體驗的產品可並不多見。
小結:
總的來說,對於《生化危機》系列的老玩家,這次的《生化危機4:重製版》是非常值得體驗一番的,在繼承老版遊戲的各種優點同時,又與時俱進的改進了很多方面的體驗。而對於那些並沒有玩過老版《生化危機》的玩家,它也是2023年一款非常優秀的新作。只不過想要體驗到全新的細膩畫質,你可就得好好在硬體上下番功夫了,優化雖好也不能擺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