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知識:古代久不歸家的邊疆戰士的苦衷怎麼解決?

2023-01-12     羲和奇談

原標題:冷知識:古代久不歸家的邊疆戰士的苦衷怎麼解決?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這是歷史中王朝更迭、江山易主的一個總結,最早出於:《資治通鑑·唐紀》。

唐太宗問侍臣:「創業與守成孰難?」魏徵對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於艱難,失之於安逸,守成難矣!」

唐太宗又感嘆道:「·······常恐驕奢生於富貴,禍亂生於所忽,故知守成之難,然創業之難,既已往矣;守成之難,方當與諸公慎之。」

我們都知道戰爭大都是從最薄弱的邊疆入侵,然古代交通以及信息傳遞遠遠不及如今,大規模的戰爭一旦發生,無法立即支援反應,由此,「邊疆鎮守」和「戍邊戰士」就出現了。

戍邊戰士的苦楚

即使放到如今,鎮守邊疆的士兵依舊要承受著很多苦楚,一來是:邊疆本來就是人煙稀少,最重要的是邊疆的氣候是不宜人們大規模生存居住。

二來是,古代青年男女婚配年齡基本都很早,一旦被「徵召」至鎮守邊疆的軍隊中,基本都是要和親人相分離的,比如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中就是因為丈夫被抓壯丁去壘長城的背景下描述的。

最後是,朝廷派兵鎮守邊關,有很多戰士從青年熬到中年甚至老年,都沒有機會回家。發生有的是永遠留在了戰場上,有的則是老死邊營中,路程遙遠,然家書難抵!

鎮守戍邊的戰士所以幾乎人少人願意去偏遠地區,但皇意難違、聖旨難抗。

邊疆的安穩和每一個士兵都息息相關,所以面對戍邊戰士的這種苦楚,統治者出了三個方面的相關制度來滿足辛苦的邊疆戰士。

體恤戍邊戰士的三大辦法

1.允許妻妾從軍

上面說了,鎮守邊疆的很多戍邊戰士不不能輕易回家的,對於這些常年離家且有婚配的士兵,朝廷會放寬政策允許部分士兵的妻妾帶至身邊生活,但是這只是針對一些士兵的將領和部分的中上層戰士。

但是這其實在交通以及生活水平不發達的封建社會來說,已經是解決了一部分的戍邊戰士的問題了,允許妻妾從軍既可以繼續完成駐守邊關的工作,又可以享受家的溫暖,也體現了政策人性化的一點。

這是宋朝開始開放的政策,但因當時宋朝國力薄弱,這樣的政策使得軍隊士兵更加渙散,所以事實證明妻妾從軍的這個辦法,並不是最佳的方案。

每個人都知道,生理需求是正常人與生俱來的特性,也是最難以啟齒的話題,這麼長的軍旅生涯中,士兵是如何解決生理需求的呢?越王勾踐想出了一個辦法,竟然流傳了千年之久。那就是「營妓制」即將寡婦充當軍妓,以供士兵解決生理需求,而這個方法被後世歷代皇帝使用千年。

起初只是廣招軍妓只是針對寡婦以及有意願的女子,但是寡婦的數量以及願意充當軍妓的女子本來就很少,再加上「女子為妓」本來就是一件沒有尊嚴的事情,於是乎軍妓漸漸也變成了強制性的行為,如若朝廷中那個官員犯了重大錯誤,他自身面對的就是被殺頭,而家中的女眷就會被發配邊疆做軍妓。

戰爭是殘酷的,是統治者達到某種慾望的手段,可底層人們是戰爭犧牲品,不管輸或贏。失敗一方的遭遇,往往活著比死難受。 

比如,1211年成吉思汗滅金,蒙軍將所有俘虜的女眷抓入大營,結局或被當成奴隸,或充為軍妓,或有點姿色的就分配各個級別的將士,大部分的女眷會被底層士兵一分而盡,承受著非人的折磨。蒙滅金對金的女眷,靖康之恥中金對宋的女眷,都是採用非人手段,往事不堪回首。

除了第一種,剩餘兩種都可以瞥見封建時期女性地位的低下,沒有戰勝的庇護下只能淪落到成為男性發泄的工具。慶幸生活在男女平等的社會,在看到古代的行為,只能越千年感嘆上一句「世道不公」···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76968f49a741f513e2c0d881e50a6d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