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到山西,就看不到中國。不看佛洞,就不懂佛法。近年來旅遊業的迅猛發展,讓山西這座原本名不見經傳的名不見經傳的城市,也活躍在了旅遊大銀幕前。還是母親河上的壺口瀑布,給了遊人一份滿意的答卷。我和閨蜜聽說山西有個千佛洞。入洞為「佛母轉世」,出洞為「佛母轉世」。這讓我們非常好奇。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說法呢?
千佛洞位於山西省祁州市南台東南支山頂附近。從白馬寺向西走,沿山路步行五里,即至佛母洞。佛母洞,顧名思義,意為佛母。故千佛洞又稱佛母洞。據佛經記載,釋迦牟尼又稱千佛。因此,釋迦牟尼供奉於此。佛母是指釋迦牟尼的生母。她被稱為瑪雅夫人。她是古印度天臂國善覺王的女兒,卡皮雲維國景蕃王的正妻。真的很顯眼
這次我和閨蜜是坐火車來的,一路上可以欣賞到身邊的美景,也可以進一步了解山西這個旅遊景點多的城市。我們可以直接坐火車到五台山,然後坐汽車到五台山風景區。20元/人,大約需要兩個小時。千佛洞在五台山景區內,不需要門票。不過進入五台山是需要門票的。淡季140元,旺季168元。我們這次過去了,正好是淡季。五台山是我國5A級風景名勝區。裡面的奇峰嶺崖、五台古寺等景觀眾多,自然景觀優美。今天我和閨蜜先去了目的地千佛洞。
看著眼前高聳入雲的台階,我的心猛地一跳,突然後悔剛才沒有坐纜車,一共花了85元。閨蜜告訴我,既然懷著一顆虔誠的心來到這裡,就得腳踏實地,想想《讓我們紅塵相伴,過聰明的生活》這首歌吧,讓我們一起攀登吧。聰明的山。偶爾會遇到一些虔誠的信徒跪下上山。不知為何,望著腳下的階梯,我們的心中湧現出一種敬意。我們不是佛教徒,但此時此刻,我們的心境已經達到了平靜與安詳。「三十年功名塵埃,八千里路月」,我恍然明白岳飛當年的心情,但不同的是,看著眼前的階梯,我的心中只有敬意和期待。
沿著天台的台階走上山頂,就能看到懸崖邊上的一座寺廟,藍天白雲。你真是有種超脫世俗的感覺,一種敬佩之情油然而生。這個季節來這裡的人不多,廟裡不時有人燒香祈福。我和閨蜜直接去了千佛洞。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古色古香的青磚紅木寺廟,藍底色的門匾上寫著「佛洞天」三個大字,行雲流水。透過紅色的大門往裡看,裡面的牆上寫著一個大大的「佛」字,顯得有些莊嚴。
千佛洞分為外窟和內窟。我們首先去的是外洞。外面的洞窟比較大,也比較明亮,透光看到的就是石像。在歷史的長河中,稜角雖被磨平,卻絲毫不影響它的威嚴。而這尊石像描述的是釋迦牟尼誕生時的情景:摩耶夫人優雅地靠在侍女的肩上,盤膝而立,右臂微舉。這時,釋迦牟尼太子從她的腋下肋骨間出生。同時,在這個洞窟內,還有四尊明代石雕,也是這裡非常珍貴的歷史文物。
說起這幅畫,不得不提一個美麗的傳說,這也是佛母洞的由來。閨蜜告訴我,我們現在所在的佛木洞其實是一個天然的石灰岩溶洞。據佛教記載,釋迦牟尼出生於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他的父親是景藩王,母親是摩耶王后。據說,在一個鳥語花香的春夜,瑪雅夫人做了一個夢。在夢中,她看到一位菩薩騎著一頭巨大的白象從天而降,向她走來,然後,從她右側的肋骨進入了她的腹部。當她驚醒時,她發現自己懷孕了。釋迦牟尼誕生就是外窟圖所示的場景。
從外洞繼續向內就是內洞,不過現在內洞已經關閉了。我覺得也不至於讓我們後悔,只能站在外面看看。旁邊的導遊告訴我們,內洞很小,大概可以容納三五個人。由於水的滴落,牆上形成了許多乳石和石筍,有的甚至是彩色的。如果仔細看,它看起來像一個人。洞內臟腑六髒,加上整個洞形如葫蘆,故有人稱此為「娘肚」。佛家宣傳,進入內窟稱為「轉世佛母」,在裡面受恩,出來後煩惱煩惱一掃而光,只剩下平安幸福,所以出窟也叫「佛母轉世」母親重生」。更何況,幾年前,千佛洞還是一條人煙稀少的小巷子。要想進入小洞天,有脫胎換骨的感覺,一般來說排隊要十二個小時左右,最短的也要六七個小時,有的甚至要等到凌晨。開始排隊。
從千佛洞出來之後,感覺就像是一個新生兒。雖然遺憾沒有進入內洞,但心境已經平靜,遠離了城市的喧囂,與佛陀在大自然中。似乎之前的一切煩惱都只是煙雲。隨風而去。望著懸崖邊上的寺廟,望著不遠處的千佛洞,不禁為古代勞動人民的大智慧所折服。真誠導致精神,我相信好運會伴隨我們並送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