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真的封神了,這20個小細節,你都知道嗎?

2023-08-06     巴塞電影

原標題:《封神》真的封神了,這20個小細節,你都知道嗎?

截至目前,《封神》票房已突破16億。

上映前不被看好,到如今憑口碑逆風翻盤,這部被觀眾認可的史詩級神話大片,精彩的不止是正片內容。

背後細節,同樣出彩。

1、現如今的影視圈盛產「快成品」。

而《封神》從2014年6月開始籌備,到2018年7月開機,再到今年上映,前後歷經近10年時間。

2、《封神》中的妲己和「質子團」,由導演烏爾善自15000人中精選而出。

更重要的是,在正式拍攝前,劇組設立了訓練營,對入選演員進行表演、馬術、動作等各方面培訓。經過6個月集訓後,才根據訓練結果,最終敲定角色人選。

3、影片中,姬發渾身浴血,騎著白龍駒返回西岐的那場戲,讓很多人為之淚目。而這場戲,卻是於適的第一場戲。

剛開拍就要挑戰高潮段落,還要頂著演不好就被換人的壓力,於適當時的心情可想而知。但幸好,成功完成戲份的他得以和姬發真正「合體」。

4、面試時表演軍體拳,原本想演哪吒的陳牧馳,最後成了殷郊的扮演者。為了演出人物身上的悲劇感,他在培訓、拍攝期間看了不少悲劇文學作品,如《麥克白》、《俄浦狄斯》等。

5、依據《荀子.非相篇》中的「長巨姣美」、「筋力超勁」等形容,烏爾善請來費翔飾演商王殷壽。費翔以全力以赴作為回報,為了人物所需的稜角感有意讓自己脫水。

6、因為費翔身高1.92,為了不讓他的騎馬戲看起來像「騎驢」,劇組特地購買了一匹肩高1.82米的黑馬。想來看過影片的觀眾,都會對商王橫鉞立馬的英姿印象深刻。

7、扮演妲己的娜然不僅要接受彈琴、拳擊、馬術等培訓,還要零基礎學習舞蹈。而影片中讓觀眾驚嘆「這才是真狐狸」的爬行、倒手等細節表演,則是她長期觀察狐狸的神態舉止積累來的經驗。

8、飾演伯邑考的楊玏,此前曾被吐槽顏值不夠。但在影片上映後,溫潤如玉的伯邑考卻成了《封神》中的白月光。

此外,預告片發布時,伯邑考拿樂器的手法也被質疑不正確。但事實上,他吹的不是笛子,而是劇組參考曾侯乙出土文物製作的篪。篪雖然也是橫吹,但不管吹口在中間還是在一端,都需要手背向外、兩手回握。

所以,楊玏的姿勢完全正確。

9、定妝那天,飾演姬昌的李雪健最早到現場,並堅持完成妝容才吃飯,而且也只是要了一碗麵條。在連續工作8個多小時後,69歲的他仍然沒有半點鬆懈敷衍。

姬昌遊街悔罪後,造型需要他蓬頭垢面、破衣赤腳,李雪健不僅完全配合,拍攝完要穿鞋時,還在擔心會弄髒道具。

為了片中只出現一秒鐘的占卜細節,他認真看完了一段40多分鐘的解說視頻,確保手勢正確。

10、《封神》精美的服道化背後,是滿滿的細節和用心。

影片籌備階段時,導演烏爾善帶著概念設計師、編劇等人,數月間橫跨20個省,參觀了40多個博物館,最終確定以永樂宮水陸畫為主、殷商真實歷史為輔。

11、商王和四大諸侯的服裝,五行俱全。

商人尚白,所以殷壽的服飾以白色為主、金色為輔,以饕餮做圖騰;西伯侯則屬土,以黃色為主,以鳳鳥為圖騰;南伯侯屬火,以紅色為主,以象形為圖騰;東伯侯屬木,以青色為主,以蟠螭為圖騰;北伯侯屬水,以黑色為主,以虎做圖騰。

12、饕餮作為片中大商的圖騰,商王殷壽的形象暗喻,幾乎無處不在。

劇組參考商周時期青銅器上的饕餮紋樣,將其安排在龍德殿屏風、侍衛胸甲、戰馬轡兜、士兵劍格、建鼓上。

甚至,作為終極反派戰力出現。

影片最後,申公豹以移魂術附身兩隻巨大的石饕餮,瘋狂追趕姬發等人的戲份,可謂影片的高光橋段。

13、姜王后在商王登基時穿的那套華服,可能是全片最華美,製作工藝最複雜的服裝。

單是那副雲肩,就有約300人參與製作,前後耗時8個來月。僅是一塊布上,就至少有燒花、鏤空、敲銅、鍍金等7層工藝。

再配上長達5米的拖擺、玉石珍珠瑪瑙等配飾,怎一個華貴了得?

14、袁泉的商王后是貴氣,夏雨的申公豹則是邪氣。設定里,他身上的衣服是人皮所制,脖子上還掛了一圈骷髏頭。

影片上映後,申公豹在片中的「道友,請留步」手勢引來模仿熱潮。除了這個手勢外,夏雨還給「斷頭術」編了一套手勢。

15、妲己出場時,按設定還只是個16歲的少女,所以劇組用青蓮色來對應她的清純不知世事。隨著劇情變化,她的服裝顏色逐漸加深,最後變成赤紅色。

16、《封神》中人物眾多,光是人物設計稿就多達上千張。其中單是妲己,就有兩三百張。

17、「天命玄鳥,降而生商」。

影片中商王登基時出現的玄鳥,是劇組以玄鳥圖騰和商代青銅器紋飾為參考製作而成。玄鳥道具全長7米,需要8個人才能舞動。

18、影片中的龍德殿是全片規制最高的場景道具,總占地面積超過2500平方米,由2200多位工人耗時4個半月才搭建完成。其中單是木雕匠人,就多達四五百位。

19、《封神》劇組不僅復刻了篪,還在視覺上復原了鼉鼓、編鎛、築等樂器,並用箏等樂器。模仿了後兩者的音色。而《質子戰舞》熱血陽剛,配樂就多用掃弦來展現其銳猛殺氣。

20、《封神》作為一部大製作,在不查重、不去重的情況下,演職人員多達8千餘人。但因為製作周期和疫情原因,有人沒能等到電影上映。

有網友表示,片尾被框起來的名字,才是影片最大的彩蛋。

除上面提到的20點外,《封神》還還原了「天子架六」、鹿台和殷商時的騎兵形制等。

這些細節背後,體現的是一群電影造夢者的「工匠精神」。這樣拍攝製作出來的電影,怎麼能不「封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62725a1fde5457d83610734d6e23fb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