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花,不僅能美化環境,而且營養豐富,地下的球狀根莖又稱為「百合蒜」,含有豐富的營養。因此,百合花從上到下一身都是「寶」。那麼,想要養好百合,就要掌握每個月的養護技巧。
花友們首先要注意的是:百合在開花後,要增施鉀肥,可有利於鱗莖的長大。好的種球可重複使用,此外,百合喜光,整個生長期需要充足的陽光,喜濕潤的土壤環境,但忌濕澇。特別要注意在開花時避免盆土忽干忽濕的現象。下面詳細介紹養護百合,每隔月需要注意的技巧:
9-10月:定植上盆。留於盆中越夏的植株,在10月份前後恢復澆水,讓植株重新髮根、萌芽。也可翻盆重種。若作促成栽培,應將貯藏於冰箱中的已處理的鱗莖取出,定植於盆中。
栽種百合時,一般口徑10-12厘米的花盆種球徑12-14厘米的種球1個,口徑16厘米的花盆植球3個。覆土宜深不宜淺,通常應不少於5厘米。種後要保持盆土濕潤,但不宜過濕,以防鱗莖腐爛。
11月:促成栽培的百合進入莖葉生長期,需供給充足的水分,但盆土不宜過濕,否則會導致爛根,並易發生病害。同時,每10天施1次花卉通用的有機液體肥,稀釋500倍澆根即可。
12月:促成栽培的百合進入現蕾始花期,要防止盆土忽干忽濕,否則造成花蕾發育不良,花蕾、花朵變小,甚至產生落蕾現象。施用氮肥不能過多否則莖葉徒長、株形過大,致使盆、株不協調,且花期推遲,影響節日開花。此外,繼續保持盆土濕潤,出土的百合要保持充足的光照。
1-2月:促成栽培的百合開花,繼續保持充足的陽光及盆土濕潤。
3-4月:東方百合及亞洲百合春天幼苗出土,4月下旬開始進入花期要給予充足的光照和水分,春天出苗的種類要施用以氮為主的肥料,顯蕾前則需增施磷鉀肥。一般建議用有機液體肥和磷酸二氫鉀交替使用,效果比較明顯。
5-6月:給予充足的光照,否則引起花蕾脫落、開花減少,開花時要保持盆土濕潤,花後則應減少澆水。花後再施2-3次液體肥,並摘除殘花,以促進鱗莖發育,防止因結實而消耗養分,促使第2年開出更多的花。
7-8月:地上部分枯黃,鱗莖進入休眠期。應停止澆水,剪去殘莖,將盆株置陰涼處貯藏。此期盆土過濕,易引起鱗莖腐爛。如作促進栽培,應將鱗莖從盆中取出,置於家用冰箱冷藏室低溫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