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人民幸福的深刻內涵

2024-07-24     中國教育新聞網

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深入研究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人民幸福的重要論述,對於理解新時代人民幸福的深刻內涵、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要意義。

新時代人民幸福的主體是全體人民,彰顯的是全體人民對於幸福的追求。首先,新時代人民幸福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落實到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上,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中國共產黨執政的價值目標所在。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人民幸福的重要論述始終堅持人民至上,把人民對幸福生活的追求擺在首位。他強調,「讓人民生活幸福是『國之大者』」,「要把為民造福作為最重要的政績」。其次,新時代人民幸福蘊含著個人幸福與集體幸福的統一。習近平總書記既強調「生活在我們偉大祖國和偉大時代的中國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又強調「人民不是抽象的符號,而是一個一個具體的人」。個人與集體是有機統一的,沒有個人的發展,就沒有集體的發展;同時,也只有在集體中,個人才能獲得全面發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匯聚了中國人民對美好生活嚮往的最大公約數,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和最大幸福所在。最後,新時代人民幸福要依靠人民來實現。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作為歷史的創造者,不僅是物質財富的創造者,也是精神財富的創造者。人民群眾不僅是浩瀚的力量之海,也是浩瀚的智慧之海。」「人民永遠是我們戰勝一切困難挑戰的最大依靠。」

新時代人民幸福具有豐富而深厚的內涵。實現人民幸福是中國共產黨長期以來矢志不渝的追求,體現了黨和人民血濃於水的親情。新時代新征程,面對紛繁複雜的國際國內形勢,我們應進一步加深對人民幸福的理解。從宏觀上講,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是對人民幸福生活的明確闡釋。國家富強,人民生活水平才能得到提升,人民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才能得以實現;國家民主,人民的權利才能得到保障,人民才能真正實現當家作主;國家文明,人民的精神生活才會更加豐富;國家和諧,有利於進一步構建人與人、人與社會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關係;國家美麗,則是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為人民美好幸福生活提供保障。從微觀上,人民幸福生活涉及民生的方方面面。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的目標很宏偉,也很樸素,歸根到底就是讓老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習近平總書記堅持「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的理念,關心廣大人民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他關注脫貧攻堅,努力使廣大群眾共享社會發展成果;他關注人民權利保護、公正司法,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他關注科教文衛事業發展,努力為人民提供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由此可見,新時代人民幸福的豐富內涵,體現了宏觀與微觀的統一,既要全國一盤棋,把實現人民幸福當作系統性、全局性工程去推進,又要注意對不同行業、不同地域的把握,把人民幸福落到每一件民生小事上、每一個微觀個體上、每一個工作環節上,真正使人民增強獲得感,提升幸福感。

發展是實現人民幸福的關鍵。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唯有發展,才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熱切嚮往。」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黨不斷順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在發展中帶領人民創造幸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面對「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要堅持高質量發展。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通過高質量發展,生產力得到進一步解放,產業布局得到進一步優化,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有效提高。通過高質量發展,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通過高質量發展,文化軟實力得到進一步提升,推動形成真正的文化自信。通過高質量發展,逐步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奮鬥是實現人民幸福的重要途徑。新時代是奮鬥者的時代,我們要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只有通過奮鬥,才能將理想變為現實,世界上沒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奮鬥。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靠簡簡單單的喊口號就可以實現的,只有通過奮鬥,才能進一步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也只有通過奮鬥,才能進一步實現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實現過程與結果的統一。人們在奮鬥的過程中發揮自我價值,在創造財富的同時也感受和體驗幸福,最終達到「奮鬥本身就是一種幸福」的理想狀態。奮鬥是持續不斷的過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切偉大成就都是接續奮鬥的結果,一切偉大事業都需要在繼往開來中推進。」在實現人民幸福生活的奮鬥過程中,要有持之以恆的態度和久久為功的決心,充分總結前輩們的歷史經驗,把握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擔當,鍥而不捨奮鬥下去。

新時代新征程,要深刻理解新時代人民幸福的時代內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努力通過高質量發展和艱苦奮鬥,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進而實現全體人民的幸福。

(作者單位系西南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教育學一般項目[BEA220040]成果)

《中國教育報》2024年07月24日第3版

作者:胡忠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5cbf0a0a5361772e93be9cdd8bb66a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