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蛋龜的體型小,這是最大的優勢,如果你養過其他中大體型龜的話,一定深有體會。陽台一個缸,養個十幾二十隻不成問題。如果是大體型的龜,一隻估計就夠嗆了。
第二,能生,妥妥的生!
養蛋龜不就是為了享受繁殖的樂趣嗎?建立在第一條基礎上的繁殖,搞一個小種群,撿蛋的喜悅,它不就來了嗎?生的多了,錢不也就跟著來了嗎?哪怕你本意不是為了賺錢,那不是還能抵減你玩樂的成本嗎?
第三,品種繁多,價格幾乎覆蓋了所有檔位,從百十塊到幾萬塊都有,不管你是什麼消費水平,總有合適的品種能夠滿足你。
也有人想到了蛋龜的入保問題,這天遲早要來。有人糾結,也有人敏感,這難道是個問題嗎?
國內管理級別待核准,核准以前理論上按普通物種管理。
我們知道,龜市上的其他品種,無論是星點水龜還是漂亮的箱龜,亦或者已經過氣的南石和黑頸,半水龜的黃緣、黃額等等,就連最常見的花龜,草龜,不都是保護動物嗎?
是不是說這些品種的龜都不賣了?這麼大的量不賣不是就虧慘了,其實還有標識卡嘛。最後的大趨勢還是標識,誰也阻擋不了!即便有一天蛋龜真的入保,那就是靠著標識了?這種情況下,只不過是市場去洗掉那些不思進取,墨守成規之人,對與時俱進的這些大佬來說,他們只會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