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鐵生臨終前一幕:為捐器官,憋到滿臉通紅,硬撐到醫生趕來

2022-02-24     軍武四分三十三

原標題:史鐵生臨終前一幕:為捐器官,憋到滿臉通紅,硬撐到醫生趕來

母親懷胎歷經千辛萬苦生下一個健康的孩子,孩子能健康長大便是母親的一生所求。但世事無常,總會遇到些許意外。

一個健康的人慘遭不幸失去了日夜陪伴的雙腿,再也不能奔跑在陽光之下,又或者本來可以見到世間的五彩繽紛,卻突然被蒙上黑暗,這不論對誰而言,都是一種巨大的折磨。

普通人尚且難以忍受這種磨難,更何況遠在神壇的大文豪。史鐵生便堅強的從磨難中甦醒,沒有整日消沉,在家人的愛與關懷中逐漸強大,用笑容面對生活的艱辛。

當跳遠冠軍失去了雙腿

史鐵生出生於1951年,家中父母都是受過高等教育的知識分子,在這樣的環境下,史鐵生自然也比同齡人要優秀的多。

史鐵生也沒有父母家人的期望,憑藉自己優異的成績考入了清華大學附屬中國。在學校里,史鐵生不光是一個成績優異的學生,也是一個陽光的運動少年,還曾在學校的跳遠比賽中取得了冠軍,為班級爭取了光榮。

本來一切都在朝著美好發展,直到一次下鄉徹底改變了他的命運。中國在1968年掀起了一股青年下鄉的熱潮,無數中國學子踴躍參加報名,史鐵生也是眾多學子的其中一名。

在得知史鐵生要去下鄉時,史鐵生的母親終於將隱藏多年的秘密公之於眾。史鐵生從小便患有先天性脊柱裂,這種疾病對普通生活影響甚微,只要日常注意便不成問題。

史鐵生的母親擔心高強度的工作會給兒子造成傷害,便私底下找到了下鄉的負責人,告訴他們史鐵生從小就患有疾病,希望能減輕一點兒子的工作強度。

但自學校開始宣傳下鄉活動以來,每天都有家長跑來告訴他們要給孩子減少工作量。起初那些宣傳負責人還會當做一回事,隨著來的人越來越多了,便不再將這件事放在了心裡。

史鐵生抱著對浪漫田園生活的嚮往跟隨夥伴們來到鄉下,但這裡的生活並沒有書中描繪的那麼好。這裡雖然山花遍野,卻也有干不完的農活。本就身體患有疾病的史鐵生,突然負擔起沉重的農活,也過著缺少營養的日子。

最終,他在淋了一場暴雨後,徹底病倒了。這一病就將塵封多年的隱形疾病喚醒,在各大醫院的輾轉中,他徹底失去了他的雙腿。

充滿了愛與鼓勵

當熱血奔跑的青年徹底失去雙腿,只能終生委頓在輪椅上時,史鐵生也有很長一段時間封閉自我,拒絕與外界聯繫。

每當他看見自己空蕩的褲腿,周圍的物品都無一倖免,全數被他扔在了地上。這時,史鐵生的母親就會等史鐵生稍微冷靜後進屋寬慰他,並且將他推到外面去曬太陽。

傷在兒身,痛在母心。史鐵生是母親懷胎十月所生,她也不願見兒子整日折磨自己。便為兒子各處奔走,傲氣一生的母親在為兒子尋找治療方法時也低下了頭,只要能治好史鐵生,母親不惜對別人低三下四的懇求。

不幸再次降臨了這個家庭,整日為兒子擔憂操勞的母親,睡眠嚴重缺乏。最初母親只是輕微的肚子疼,本以為是沒休息好。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她的肚子越來越疼了,尤其肝的位置,甚至疼得她一整晚都睡不著。無奈之下,她只能瞞著兒子前往醫院檢查,這才發現自己已經重病纏身。

在風和日麗的某一天,母親和兒子約定好要外出賞花,卻在臨近出門的那一刻口吐鮮血,被人抬上救護車後就再也沒有回家。

母親的去世終於讓史鐵生認識到了生命的意義,在感嘆生命無常的同時,他也逐漸開始了文學創作。最終寫下了《病隙隨筆》、《我與地壇》等作品,成功在文壇上占有一席之地。

「你若盛開,蝴蝶自來。」當史鐵生徹底從陰霾中走出時,他也遇上了相伴一生的妻子。他的妻子名叫陳希米。陳希米最初是被史鐵生的文筆所打動,她十分希望能見到作者。

當不遠萬里與史鐵生見了面後,兩人一眼定情,她不介意史鐵生身體的殘缺,而史鐵生也十分欣賞的眼光見解。很快,兩人便在眾人的祝福下喜結連理,組成了一個幸福的家庭。

造福他人

愛人的出現令史鐵生感受到了溫暖,陳希米對丈夫也是無微不至的關愛。兩人在互相陪伴與扶持中度過了一段美好的生活。

失去雙腿的史鐵生隨著年齡增大而出現了更多的毛病,常年無法動彈導致他下身嚴重癱瘓,隨著都不能正常排泄,在日復一日的磨難中,史鐵生又不幸被診斷出患有尿毒症。

世界上目前沒有使尿毒症痊癒的方法,只能通過每日的透析過濾掉體內的毒素。但一次透析幾乎都要耗費將近數個小時,在度過漫長的透析時間裡也感受到了無盡的痛苦。

史鐵生知道自己時日不多了,他心中便產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在病床上給將近二十萬字的作品畫上句號後,史鐵生便告訴妻子,他想將自己有用的器官捐獻給需要的人。

妻子在史鐵生的要求下聯繫到了紅十字會,但捐獻器官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器官捐獻必須從活體取下來才有用,且等紅十字會的人感趕到醫院也需要一定的時間。

史鐵生努力強撐著最後一口氣,憋的滿臉通紅,只為等待醫務人員的到來。他靠著堅強的意志力,支撐了數個小時的器官捐獻手術。最終他完成了自己的願望,讓自己的器官用另一種方式代替自己活下去。

小結:

史鐵生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世人,沒有跨不過去的坎和磨難,只有始終保持對希望的憧憬才能徹底從陰霾中走出。

史鐵生在生命的最後一刻,經歷人世間最痛苦的幾件事,或許在死亡真正來臨的那一刻,他早已超脫自我,感受到了別樣的光芒。

儘管被病魔侵擾,他也依舊沒有放棄創作,甚至在病床上完成了將近二十萬字的文學作品,這樣對文學堅持且熱愛的史鐵生,也同樣值得被人們尊敬。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51dd435f8b98316d2023b57f4b3cd3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