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一13歲男孩在教室被同學打成植物人,校園欺凌何時休?

2023-12-09     科技生活快報

原標題:廣東一13歲男孩在教室被同學打成植物人,校園欺凌何時休?

近日,廣東陽春市八甲中學廖某某,因遭同班同學毆打後傷勢嚴重,經醫院搶救至今未脫離危險;有消息稱,廖同學可能已被打成「植物人」。官方通報:傷者在教室被同學用掃把及拳頭毆打頭部,正在救治。(12月7日 九派新聞)

同窗,乃人生之幸事,同學之間理應相互幫助,和諧相處,共同成長,珍惜同學之間純真的友誼;然該初中生卻沒這麼幸運,竟然在教室里遭到同學毆打,讓活潑可愛的少年變成了植物人,顯然上演的又是一起校園暴力。

校園暴力的不時上演,雖看似小事,卻不僅讓被欺凌學生人身權益受到侵犯,身心受到傷害,影響其正常的學習與生活,而且還觸碰了相關法律之底線,擾亂著校園正常的秩序,令安寧和諧之校園受到了嚴重影響。

近年來,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形形色色的校園欺凌,不時呈現在媒體之中,究其原因,雖看似「熊孩子」在作怪,然冷靜思之,實則既透出了家庭教育與學校管理出了問題,更折射出了相關法律出現了短板。

校園欺凌並非新鮮事,從某種意義上講,已成為了校園之頑症;面對浮出水面的校園欺凌,現實中,學校雖高度重視,因受多種原因的原因,最終的結果不過是由其家長買單,往往是「高舉、輕放」,施暴孩子毫髮未損,照樣在校園就讀。

誠然,施暴學生尚處在未成年人階段,因其施暴於同學,就將其開除學校,就追究其法律責任,讓其行為受到法律的懲罰,很可能毀其「大好前程」,理應網開一面,給其「改過自新,重新做人」之機會。

然被欺凌者也同樣是未成人,同樣是祖國的花朵;與施暴同學相比,更需得到包括法律在內的呵護;法外開恩,未必就能發揮出應有應有的功效,不但未能消除「校園欺凌」,反倒讓助長了其囂張氣焰,令其更加瘋狂。

學生承載的不僅是家庭的希望,更承載著國家民族的未來,保護我們的孩子,讓其健康成長、全面發展,意義十分重大;為此,社會呼籲保護好孩子,讓每個孩子都能安心學習、健康成長,不受校園欺凌的傷害。

痛定思痛,呵護好我們的孩子,剷除寄生在校園機體上此怪象,乃勢在必行,來不得半點鬆懈與馬虎;當務之急,社會、學校、家庭等方面,要更加重視,切實加強教育與監管,讓孩子認清「校園欺凌」之危害,自覺遠離之,為其成長築牢防線。

同時,要讓法律給力。依法治國,法律是醫治怪象的有效手段;立法部門要放眼未來,權衡利弊,為了讓無辜孩子不再受傷害,要深入調研,學習借鑑他國之經驗,及時修訂相關法律,適度、有條件地調整「擔法律責任」的年齡,築起法律防線。

最後,要堅持「有法必依」,在切實加強對青少年學生開展法治教育,不斷強化其法治觀念的基礎上,要依據其「欺凌」之情節、輕重,嚴格依照相關法律,追究欺凌者之法律責任,從而為霸凌者敲響警鐘。

恃強凌弱、以多欺少,顯然又是一幕校園欺凌之鬧劇;鬧劇不除,校園不寧,成長受傷;面對再次浮出水面的校園欺凌鬧劇,筆者不由發問:校園欺凌何時休?(尚凡 )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4c08eca8107d1967d62e622e027ba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