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信用卡行業發展報告》發布:信用卡App成為數字化轉型新抓手

2022-02-13   華道視界

原標題:《2021年信用卡行業發展報告》發布:信用卡App成為數字化轉型新抓手

2月11日,由新浪財經出品的《2021年信用卡行業發展報告》正式發布,該報告從信用卡行業發展、信用卡App發展、信用卡聲譽風險管理和信用卡數字化營銷實踐四大方面,全面盤點和分析2021年信用卡行業發展情況。

《報告》指出,後疫情時代,各大銀行搶灘移動端,信用卡逐漸從「卡片」演進到「App」,成為銀行數字化轉型的一大重要抓手,也從側面反映了各行信用卡金融科技的真正實力。根據新浪金融評測室「2021銀行信用卡App評測」的研究結果,信用卡App的重視程度、投入力度逐步提升,用戶體驗、功能服務也日趨完善,但各家發展水平參差不齊。如何與用戶需求同向、與科技脈動同頻?如何發揮獨特優勢、抓住未來增長點?這些問題值得深思。

信用卡多項核心指標不斷提升

2021年以來,隨著疫情後的消費復甦、國內經濟逐漸回暖、央行取消信用卡透支利率上下限管理等政策出台,信用卡行業的各項指標不斷提升,如今已經成為我國居民使用最廣泛的非現金支付工具。

《報告》指出,據央行數據顯示,自2015年至2021年二季度,我國發卡量、信貸規模等指標均呈現正面增長趨勢。在信用卡風險方面,多數銀行信用卡業務的資產質量都在逐漸向好,不良率與不良餘額均實現雙降。

從信用卡發卡量方面看,《報告》顯示,自2015年至2021年二季度,我國信用卡發卡量呈現上漲趨勢,但增速處於上下波動狀態。對比全國性銀行2021年上半年的發卡量規模可以看出,國有大行依然占據信用卡發行量的霸主地位。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招商銀行的發卡量均已經達到億級,分別為1.63億張、1.46億張、1.4億張、1.33億張、1.02億張。其中,農業銀行上半年新增發卡量達千萬張位居第一。

2015年至2021年二季度全國信用卡和借貸合一卡發卡情況

(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

2021年上半年末全國性銀行信用卡卡量

(數據來源:銀行年報)

從信用卡透支方面看,《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二季度末,我國銀行卡授信總額為20.23萬億元,相較去年全年增長了1.27萬億元,環比增長3.01%,但相對於歷年同期數據,增長幅度呈現下降趨勢。另外,將上市銀行信用卡透支餘額與發卡量相結合對比可以看出,相比國有大行注重信用卡發卡量規模,股份制銀行則更側重信用卡透支規模。以中國銀行為例,該行2021年上半年的發卡量達到1.33億張,在全國性銀行中排名第四,相較之下,該行信用卡透支規模僅為4928.24億元,排名適中。

2015年至2021年二季度我國銀行卡授信總額情況

(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

2021年上半年末全國性銀行信用卡透支與卡量對比

(數據來源:銀行年報)

從信用卡交易與收入方面看,《報告》顯示,招商銀行在2021年上半年全國性銀行信用卡交易額中排名最高,其次是平安銀行。另外,招商銀行在2021年上半年的業務收入位居部分已披露數據的銀行之首。值得注意的是,從招商銀行披露的數據看,非利息收入的增長在近年來逐漸成為一種趨勢。具體來看,2021年上半年,該行實現信用卡利息收入284.25億元,同比增長0.17%;實現信用卡非利息收入132.37億元,同比增長5.09%。

招商銀行2017年至2021年上半年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及增幅情況

(數據來源:招行年報)

從信用卡風險方面看,《報告》顯示,我國2021年二季度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1.76%,較上季末下降0.05個百分點。另外,據全國性銀行披露的2021上半年報告顯示,多數銀行信用卡業務的資產質量都在逐漸向好,不良率與不良餘額都實現了雙降。

信用卡App成為數字化轉型新抓手 

經過20多年的發展,移動銀行的出現實現了銀行發展模式的創新,現階段其已經是銀行產品服務的主要組成部分。後疫情時代,各大銀行搶灘線上移動端,銀行App已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在手機銀行App之外,信用卡也逐漸從「卡片」演進到「App」,成為銀行數字化轉型的一大抓手。

自2020年以來,新浪金融評測室根據信用卡行業發展大勢,連續2年推出「銀行信用卡App評測」,獲得了業界的廣泛認可。新浪金融評測室與業內專家深入探討、反覆推敲,以「用戶體驗(占比40%)、功能服務(占比35%)、性能安全(占比15%)、發展創新(占比10%)」四大維度作為信用卡App評測標準,並引入了博睿數據等第三方技術機構給予數據支持,力求從專業、客觀和公正的角度對13家銀行的信用卡App進行全面掃描、評測。

評測結果顯示,2021年12家銀行信用卡App平均分為77.36分(滿分100分),其中,招商銀行掌上生活得分超過90分,交通銀行買單吧、浦發銀行浦大喜奔、中信銀行動卡空間、民生銀行全民生活、廣發銀行發現精彩的得分也高於平均分。

2020年-2021年13家銀行信用卡App評測成績(數據來源:新浪金融評測室)

13家銀行信用卡App用戶體驗得分成績(數據來源:新浪金融評測室)

據《報告》公布的評測結果顯示,信用卡App的重要程度、投入力度逐步提升,用戶體驗、功能服務也日趨完善,但是各家信用卡App發展水平參差不齊。如何與用戶需求同向、與科技脈動同頻?如何發揮獨特優勢、抓住未來增長點?以信用卡App促進銀行數字化轉型?這些問題仍值得深思。

《報告》建議,銀行業在面對數字化轉型中,應將提升「服務可達」和「用戶體驗」需要成為新目標。具體來說,在應對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銀行業必須改變原有的數據中心以應用為中心的傳統思維,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從「O視角」到「C視角」的轉變:即從以應用為中心,數據中心為基礎,應用高可用為指標的「企業端視角」轉換為以服務可達為基礎,用戶體驗為指標,用戶為第一原則的「用戶端視角」。

銀行業數據鏈DNA

此外,《報告》認為,在措施上,銀行業需要建立一套以用戶為中心的,將用戶體驗數據、網絡性能數據、應用性能數據及應用可用性數據等實時流數據的整合的運營數據支撐體系,通過大數據平台打通「雲—管—邊—端」,並通過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實現「信息整合、特徵關聯、業務洞察」,幫助銀行業在數字化大環境下應對「Z世代」對服務可達及應用體驗的高要求,在穩定、可靠和靈捷快速之間取得相對平衡,促進銀行業數字化發展。

文章來源:新浪金融研究院

作者:李響

免責聲明:本文、圖片均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閱讀

重慶探索將消費金融公司改制為數字銀行,螞蟻、小米、馬上消金誰將獲益?

大盤點!2021各大行信用卡業務之變!

銀保監中層人事版圖重構:55歲邢煒跨界執掌中銀協,選人用人三大趨勢漸顯

告別「規模為王」 信用卡酣戰「存量時代」

招行邁入9萬億俱樂部,"零售之王"業績亮眼,大賺近120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