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副極品元宵節對聯,吉祥喜慶,對仗工整,讓人賞玩不盡

2023-02-04     真游泳的貓

原標題:3副極品元宵節對聯,吉祥喜慶,對仗工整,讓人賞玩不盡

元宵節是傳統佳節,是團圓的節日。祝所有人都開開心心,團團圓圓過元宵。

我是真游泳的貓,一個喜歡對聯的人。關注我,一起來3副極品元宵節對聯,吉祥喜慶,對仗工整,讓人賞玩不盡。

第1副對聯:撒荔須分海東樹;看花都向日南坊。

這是舊時北京城的福州會館的元宵節對聯。北京會館集中,每年的元宵節大家都一起放煙花,福州會館的煙火最為燦爛奪目。各處前來觀看煙花的百姓充滿街巷,直到深夜也不離去。

福州會館的元宵節對聯也寫得頗有水準。我們看這副對聯,上聯的海東樹,契合的是「福州」這個地點,體現出在北京城的福州老鄉的地域榮光。

撒荔之詞,應是出自乾隆帝的元宵節詩詞:「撒荔筵前燦九華,祥煙郁作赤城霞。」

至於撒荔之意,按照我的猜測,大約是煙火燦爛,光華四散,如同將荔枝亂灑而出,景象相當喜慶。

上聯是一種自誇之意,說元宵節的燈火,是福州會館的最為精彩。

下聯同樣是自誇,日南坊即是福州會館所在地。看花並非看花朵,而是看煙花。

下聯巧妙化用了劉禹錫名句「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只不過唐人看桃花,清人看煙花,各自有不同也。

對聯用語簡單,自誇而誇得名正言順,讓後人看到了福州會館元宵節當日的繁華熱鬧。

第2副對聯:

碧海無波,總買來簫鼓千場、魚龍百戲;

金台不夜,看裝出琉璃世界、錦繡天街。

此聯同樣是福州會館的元宵對聯。上聯的「碧海無波」一方面是讚嘆天下太平,祝願未來美好,另一方面又與之後的「魚龍百戲」契合,一語雙關,頗妙。

魚龍燈組成了燈海,讓人如入廣闊大海,目不暇接,足以說明當時元宵的熱鬧景象。

下聯「金台不夜」沿襲古語,說的是元宵節不宵禁之事,通過「琉璃世界」展示元宵花燈的晶瑩美麗,通過「錦繡天街」來體現元宵節裝飾的五顏六色。

此聯採用自對手法,簫鼓千場與魚龍百戲自對,琉璃世界與錦繡天街自對,才子之筆,亦如花燈通明,精彩照人也。

第3副對聯:

潁濱種夾岸桃花,潘鬢將皤,笑看竹馬兒童迎雙舄,重來拜嘉桑梓;

天上留元宵明月,徐榻特設,正值華燈時節攜一樽,相屬共保松筠。

此聯既是賀壽聯,也是元宵節日對聯。

民國初年有個淮泗道尹叫黃雋珊,他的生日正巧與元宵節碰在一起。

黃雋珊59歲生日的時候,有人想要給黃雋珊拍馬屁,於是找了個才子代寫了這副對聯。

上聯緊扣生日這一點,說黃雋珊即將花甲之年,身居高位,德行昭彰,在故鄉桑梓中德高望重,退隱後看著兒童優哉游哉,日子過得十分美好。

上聯處處緊扣黃雋珊身份,用語恰如其分。潁濱,潁河源於河南,流經安徽省入淮河,與黃雋珊的「淮泗道尹」身份相合,這是切地。

同時,潁濱暗用蘇轍「潁濱翁」的隱居者典故,恭維黃雋珊將來退游林下的悠閒自在。

潘鬢將皤,用的是才子潘岳白髮的典故,後人頻繁運用此典,如黃景仁《感舊雜詩》:「而今潘鬢漸成絲,記否羊車並載時。」

上聯用潘鬢的典故,一方面切合黃雋珊的老年形象,一方面誇張黃雋珊的才華,拍馬屁於無形。

至於「笑看竹馬兒童迎雙舄」,運用《後漢書·郭伋傳》的典故:「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兒數百,各騎竹馬,道次迎拜。」

後人用「兒童竹馬」作為稱頌太守知府之詞,此處自然也是拍馬屁之意,不過馬屁拍得嘎嘎香。

下聯同樣運用了典故,「徐榻特設」與《滕王閣序》中「徐孺下陳蕃之塌」的典故一般無二,說的是太守陳蕃出於對徐孺子的敬重,專門為徐孺子做了一個床榻,平時掛在牆上。

此處同樣是拍馬屁,說黃雋珊尊重人才,求賢若渴。表面上是一個元宵節待客的描述,卻被作者巧妙用來拍馬屁,這份文采當真驚人了。

當然,作為元宵節對聯,下聯十分「切時」,寫得頗為傳神。明月的流彩溢光,燈光的繁華似夢,讓人感受到歲月的美好,感受到生活的愜意。

松筠,也就是竹子與松樹。松竹在古文環境中有長壽之意,配合花燈如晝的美好景象,讓人又回歸到給黃雋珊祝壽的情境中。

故而此聯之妙,在於藉助元宵佳節來慶賀人之生辰,精準用典,拍馬屁拍得文雅,讓人覺得不俗氣,很喜慶,水平值得點贊。

失業在家,寫文為生,喜歡我文章的朋友,一定要讚賞、收藏和轉發我的文章!這對真的我很重要,謝謝大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4211aa9acce6c291f9be982f155c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