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鋼琴被賦予財富、地位、品味以及生活品質等多重意義,如今風向變了,曾經高高在上的鋼琴行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寒流」。
昨日,導報記者走訪廈門市場發現,去年以來鋼琴銷量暴跌,不少廠家倒閉,琴行艱難度日,甚至連二手鋼琴身價都受到「牽連」,回收價格創近年新低,就連鋼琴教培市場也是「寒意陣陣」。而這些現象的背後,是鋼琴學習熱度的驟減,家長消費的理性回歸。
大跌
鋼琴回收價創新低
「2022年買的全新鋼琴,到現在也就一年半時間,結果女兒不愛學,沒彈幾次就放棄了。只好半價轉讓,原以為會被大家搶著要,沒想到行情比我想的差很多。」
說起家裡的這架鋼琴,家住海滄的王女士很是鬱悶,「疫情放開前的那個夏天,女兒的幾個同班同學都報名學琴了,我們就跟風買了一台給她學,沒想到80多個琴鍵都沒摸熱,她學琴的熱乎勁就過了。」王女士給導報記者算了筆帳,這架鋼琴官網售價31800元,最終她以14500元的價格賣給二手商家。「如果按照一年半548天計算,平均每天貶值31.5元。一年半時間縮水54%以上。」
王女士並非個例,廈門博主「鋼琴推薦官許仙仙」自稱「鋼琴小百科」,在她的視頻中,一台去年初購買的施坦威波士頓三角鋼琴,琴弦、榔頭沒有一點痕跡,官網售價40.8萬元,二手收購價僅僅25萬元;2019年產的德國佩卓夫,弦軸釘沒有任何氧化和生鏽,琴弦也很亮,官網售價67萬元,雖然是五大帝王琴之一,但二手收購價也僅僅26萬元。
一位鋼琴老師也透露,想給琴行更新換代一下,聯繫了幾個相熟的二手商家估個價,結果大家一聽是琴行的老琴,連上門的意願都沒有。
「今年二手鋼琴價格確實挺低的,比前幾年都要低很多,如果孩子想學琴,今年買琴性價比挺高的。」做了十幾年鋼琴生意的陳先生表示,今年行情不太好,不少鋼琴廠倒閉,一些全新的鋼琴只能當二手賣掉;二手鋼琴行情更差,回收價可謂創新低,一些品相很新的鋼琴,賺個千把塊就趕緊出手。
變天 鋼琴銷售遭遇寒冬
二手鋼琴賣不上價,一手鋼琴的銷售同樣不如人意。「疫情開始那年銷量就出現明顯下滑,但大多數琴行還能撐一撐,沒想到去年年中開始斷崖式下跌。」蓮前一家琴行負責人表示,去年下半年開始,鋼琴的銷售就很困難了,部分琴行只好把新琴當二手琴賣,還有一些通過錄短視頻、發抖音等做全國生意。
殿前一家琴行人士也表示,現在高端琴和低價二手琴銷售相對還行,原來最受歡迎的中檔琴反而不好賣,可中檔琴正是琴行的收入主力,這部分琴銷量大跌對琴行衝擊很大。
對鋼琴生意比較了解的朱女士直言,網上說「目前還能維持以前30%的銷量就已經算是特別優秀的賣家,平均水平大概是15%,比較慘的只有以往銷售量的10%,再慘一點就直接關門了」的說法並非危言聳聽,現實中倒閉的琴廠比想像的還多。
朱女士認為,一手鋼琴銷售驟減,也和二手鋼琴大量湧入市場有一定關係。
「以前讓孩子學琴的家長,大多會給孩子買新的鋼琴,但現在很多人會先買二手琴試水。」朱女士說,二手鋼琴的價格相比新琴更有競爭力,而且不少成色也挺新、在孩子的興趣還不確定的情況下,二手琴成了不少人的首選,自然就對新琴銷售產生了衝擊。
導報記者登錄閒魚等網站看到,轉讓二手鋼琴的賣家非常多,標籤里描述最多的是「基本沒用過」、「孩子練了幾個月,不喜歡,放棄了」,正如賣琴的王女士所言,孩子不想練琴了,閒置在家占地方,只好低價出手。
退燒 跟風學琴的人少了
鋼琴銷量不斷萎縮的同時,鋼琴教培市場也是「寒意陣陣」。
林悅在廈門教鋼琴有十幾年時間了,據她回憶,疫情那幾年學生是頂著困難學,現在疫情過去了,學琴的人反而少了,去年一年鋼琴培訓市場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下滑,身邊一些教琴的朋友都說現在學生不好招。
「這種降溫不僅是客戶減少了,而且市場對鋼琴培訓的熱度大大減退了。」林悅告訴導報記者,她的客戶大多是中產家庭,以前家長把鋼琴放在孩子才藝的首選位置,現在一些客戶收入下降,為了節省開支不再讓孩子學琴,市場需求減少了。
黃小姐一家就屬於這種情況,兩個孩子一個五年級一個二年級,之前兩娃除了學鋼琴,還學畫畫、拳擊等項目,各種培訓班一個月就要上萬塊。去年年底,迫於經濟壓力,她把兩個孩子的鋼琴課停了,「以前經濟允許,孩子不想學我們也逼著學,但現在孩子大了,沒那麼喜歡還是早點停掉算了。」
海滄一家琴行的負責人羅小姐說,以前一問家長為什麼給孩子學鋼琴,好多人都是「大家都學自己當然也不能落後」,跟風和攀比的情況比較嚴重。現在跟風的明顯少了,鋼琴培訓市場也逐漸回歸理性。
此外,網絡學琴的便利性,也讓鋼琴培訓走下神壇。導報記者發現,小紅書上,不僅鋼琴入門教學視頻可以隨時可看,線上主課、陪練課價格也非常親民,一位叫做「Kate」的博主,自述學琴15年獎項頗豐,50分鐘線上主課價格從35元到95元不等。
導報記者 孫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