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資持續回暖、銀行加速入局,腰部消費金融機構謀突圍

2022-07-22   華道視界

原標題:融資持續回暖、銀行加速入局,腰部消費金融機構謀突圍

圖片來源:網絡

近期,消費金融行業競爭持續加劇,市場分化、重塑格局進程明顯加速。

一方面,融資持續回暖,中原、馬上、興業等持牌消費金融機構頻頻通過ABS(資產證券化)、金融債、銀團貸款等方式融資補血。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消費金融行業ABS發行規模52.38億元,創近年來新高。

另一方面,腰部消費金融機構通過引入實力銀行股東增強自身競爭力。今年3月,南京銀行收購蘇寧消費金融41%股權;5月,寧波銀行成為華融消費金融第一大股東。

不僅要與傳統金融機構較量,還面臨一些網際網路巨頭的比拼,腰部消費金融機構在競爭中如何突圍?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網際網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歐陽日輝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一是堅持合規經營,提高守住底線的風險經營能力;二要通過布局多元化的資金結構,不斷壓降融資成本;三要採用多渠道多手段多場景提高獲客和活客的能力,提升資產端的客群質量和收益水平;此外,繼續增強金融科技和數據要素應用雙輪驅動創新的動力,提升精細化運營能力。」

消費金融融資回暖

今年二季度以來,隨著全國上下消費刺激政策密集出爐,作為拉動經濟增長、激發國內消費潛力、改善民生的重要源動力,持牌消費金融行業ABS發行逐漸回暖。4月,興業消費金融成功發行19.52億元個人消費貸款ABS;6月,馬上消費金融先後完成發行兩單共25.2億元銀行間公募ABS。

7月19日,中原消費金融成功發行鼎柚2022年第一期個人消費貸款資產支持證券(ABS),發行金額9.73億元。據了解,這是中原消費金融首次通過發行ABS進行融資。「本次實現ABS發行的新突破,對於公司拓寬融資渠道、調整優化資產負債結構具有積極意義。資金端的結構優化,讓公司在更大的市場中為新市民、偏遠地區民眾提供更高效率、更有價值、更安全的消費金融服務,進而為支持鄉村振興與綠色金融貢獻更大的力量。」中原消費金融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以發行公告日期計,今年第二季度消費金融行業ABS發行規模為52.38億元,相比2021年同期(45.72億元)增長14.56%,相比2020年同期(29.47億元)增長77.74%。

歐陽日輝表示,開展信貸ABS項目,一方面有助於優化融資負債結構,盤活存量資產,增強資產的流動性,提高資金配置和使用效率;另一方面,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信貸ABS產品,發行利率較同業借款等間接融資方式更低,同時有助於提高投資人對於消費金融公司的認識程度和接受度,進而降低融資成本。

不止發行ABS,今年以來,持牌消費金融公司積極通過股東資金、同業拆借、金融債和銀團貸款等方式融資,以支撐業務擴張。2月,小米消費金融募集6.8億元銀團貸款;3月,平安消費金融通過銀團貸款募集資金6.75億元;6月,海爾消費金融成功募集5.1億元銀團貸款……

歐陽日輝認為,持牌消費金融機構融資回暖,一方面是由於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鼓勵金融機構創新消費信貸產品和服務,推動持牌消費金融機構規範發展。消費金融公司逐漸成為僅次於商業銀行的第二大消費金融供給主體,對融資的需求越來越大。另一方面,消費金融機構經營大規模資本的經驗越來越豐富。一些頭部消費金融機構經過近幾年的探索,運用數位技術和數據要素驅動創新的能力越來越強,對長尾客戶的風控能力大大提升。隨著我國居民消費信貸需求逐步回升,個人消費類貸款ABS產品發行規模企穩回升。

腰部機構如何突圍

實際上,消費金融ABS一度是資產證券化市場的「寵兒」。早在2019年,消費金融行業ABS發行規模已達210.44億元。但隨著新冠肺炎疫情暴發、監管部門對消費金融機構分類管控、窗口指導劃定利率紅線、部分線下場景被戴上「緊箍」,2020年起消費金融行業整體市場規模下滑明顯,融資需求同步降低。

據《中國消費金融公司發展報告(2021)》,與2019年相比,2020年消費金融公司資產規模增速和貸款規模增速分別下降23.49%和26.16%。消費金融ABS的發行在2020年同步趨緩,企業預警通數據顯示,2020年消費金融行業ABS發行規模銳減至108.65億元,與2019年相比近乎腰斬。

不過,隨著近期全國上下消費刺激政策密集出爐,消費金融融資持續回暖。《2022年中國消費金融行業研究報告》顯示,2021年,中國網際網路消費金融行業放款規模達到20.2萬億元,餘額規模達到5.8萬億元。

在頭部機構頻頻通過ABS、金融債、銀團貸款等方式融資補血時,二三梯隊的公司則通過引入實力銀行股東增強競爭力。今年3月,南京銀行擬收購蘇寧消費金融41%股權,進而獲得蘇寧消費金融的控股權;5月,寧波銀行受讓華融消費金融70%股權,成為第一大股東。

歐陽日輝認為,未來我國消費金融市場,應該是以商業銀行為主、非銀類金融為輔的供給格局,消費金融公司將是僅次於商業銀行的第二大消費金融供給主體。一家消費金融機構想在激烈競爭的環境中立於不敗之地,主要有三點:從市場融入更低的資本,為消費者提供更優質的金融服務,控制經營成本和金融風險。

在未來競爭格局中,腰部機構如何順利突圍?「可通過布局多元化的資金結構,不斷壓降融資成本。」歐陽日輝建議,「還需要採用多渠道多手段多場景提高獲客和活客的能力,提升資產端的客群質量和收益水平,提升客戶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嚴格落實監管要求,堅持合規經營,提高守住底線的風險經營能力;繼續增強金融科技和數據要素應用雙輪驅動創新的動力,提升精細化運營能力。」

文章來源:國際金融報

作者:余繼超

免責聲明:本文、圖片均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布局增量市場 汽車金融公司出實招促消費

網際網路消費金融ABS有望回暖 美團、京東已發行多款消費貸ABS產品

大家都在看

新規觀察:多家銀行青睞線上信用卡業務

上半年銀行信用卡業務調整匯總:疫情保障、帳戶管理、交易管控、息費調整等

央行:99%的銀行業資產處在安全邊界內

中信金控來了!中信銀行等股權已劃至旗下,將做強銀證信保和資管五大領域

銀保監會中層換防仍在繼續:年內9大地方局迎新掌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