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難擋外資湧入,這家雷射龍頭有何不同?

2022-06-11     英才雜誌

原標題:疫情難擋外資湧入,這家雷射龍頭有何不同?

本文作者 | 張賀

在同花順iFinD,以2021年數據為準,4800多家A股公司(含北交所)中銷售凈利率超過60%的公司僅有49家。再加上資產負債率低於5%、研發費用/營業總收入大於15%兩個條件,呈現出的只有一家公司——柏楚電子(688188.SH)。

這家過去4年營業總收入和歸母凈利潤復合增速均超過40%的上海企業,受疫情影響,2022Q1營業總收入僅同比增長1.4%,歸母凈利潤更是同比下滑13.2%。

即便如此,柏楚電子還是在4月份完成了規模近10億元的定向增發,距離證監會批覆僅一個多月。這與今年A股萎靡狀態下,多家公司定增了無音訊形成鮮明對比,而且參與該定增的11家機構中,出現了高盛、JP摩根和UBS AG三家QFII。

來源:柏楚電子公告

很明顯,在這些機構眼中,疫情的影響是暫時的,今年股價的下跌反而提供了更好的買入價位。

國產雷射切割設備頭號「大腦」

雷射切割是一種可用於各種厚度的金屬與非金屬材料的切割工藝,以經光學系統引導雷射束對材料完全穿透,達到切割效果。相比傳統的刀具切割方法,雷射切割不接觸材料本身、無切頭磨損、切割速度快、具有適應性和靈活性,可提升加工效率,降低加工成本,提高工件質量。

柏楚電子的主營業務是光纖雷射切割控制系統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導產品包括隨動控制系統、板卡控制系統、總線控制系統和其他相關產品。顧名思義,雷射切割控制系統就是雷射切割設備的「大腦」。

在同等條件下,雷射器功率越高加工速度越快,生產效率提升也越顯著。在我國雷射切割市場向高功率演進的過程中,對控制系統的要求也隨之提高。

當前,在中低功率雷射切割控制系統領域,國產系統憑藉良好的使用性能和綜合性價比,已基本實現進口替代。柏楚電子、維宏股份、奧森迪科3家公司市場份額已達到90%左右,其中柏楚電子份額約為60%。高功率市場則仍然為德國倍福、德國PA、西門子等外資所占據,本土廠商份額僅約17%。值得一提的是,這17%的份額基本全部為柏楚電子所占有。

儘管雷射切割屬於高端製造,但柏楚電子卻是實打實的軟體公司,因此具有輕資產、高毛利率等特點。

數據顯示,2019年登陸科創板之前,柏楚電子資產負債率僅有20.74%,已經很低了。但是上市後,2019年柏楚電子資產負債率又馬上降至3.17%,近兩年有所增加但也保持在5%以下。

在如此低的槓桿下,柏楚電子的凈資產收益率(加權)仍保持在較高水準,2021年達到20.34%。同年銷售凈利率和銷售毛利率也分別有60.09%和80.29%,高於可比公司維宏股份,更是遠超銳科雷射、聯贏雷射等硬體企業。

如前所述,輕資產以及毛利率和凈利率「吊打」同行,很大程度得益於柏楚電子提供的是軟體而非硬體。不過,這種情況正在逐步改變。

橫向拓展業務,進一步打開天花板

在增發公告中,柏楚電子強調,在國內雷射行業高速增長的同時,本土企業在雷射設備、雷射器及雷射控制系統等領域也在加速國產替代。中長期看,隨著雷射加工(雷射切割、焊接)滲透率不斷提升、應用場景不斷拓展(3C、動力電池、光伏等),我國雷射加工市場仍將保持較快的增長態勢。

既然行業向好,自身實力占優,為何還要橫向拓展業務?

柏楚電子所募集的9.78億元中,3.78億元將投向智能切割頭擴產項目,3億元投向智能焊接機器人及控制系統產業化項目,另外3億元投向超高精密驅控一體研發項目。

來源:柏楚電子公告

柏楚電子在公告中稱,目前下游的雷射切割設備整機廠商使用的高功率智能切割頭大部分為國外進口,很難與其控制系統達到高精度適配,從而可能導致切割效率降低乃至機器損毀。而國際一流廠家都選擇自研雷射切割頭,並將雷射切割控制系統和切割頭組合成整體解決方案,從而提高整機的效率和穩定性,形成高技術壁壘。

布局智能焊接機器人主要是看到了行業機會。柏楚電子認為,當前我國焊接行業自動化水平較低,且進口產品成本過高。國內鋼結構產業的快速發展,以及焊工工種的持續短缺,使得鋼構企業對於焊接自動化解決方案的需求與日俱增。

在可行性上,切割與焊接在鋼結構產品生產製造中為上下游工序,柏楚電子已結合自身五大核心技術方向(CAD,CAM,NC,傳感器控制,硬體設計)研製出焊縫跟蹤傳感器軟硬體原型、機器人離線編程軟體 demo並模擬焊接加工;以及基礎的機器人控制系統,可控制 6 軸焊接機器人進行空間軌跡運動。

相比以上兩個項目,超高精密驅控一體研發項目的意圖更長遠。

該項目包含小型高功率密度驅動器、高精度伺服驅動器、多軸運動控制系統以及精密製造工藝研發四個部分。柏楚電子直言,該項目有助於補足公司在驅動器研製方面的技術空缺,並與公司原有控制技術融合,全面提升其產品的控制精度,滿足未來產業布局的技術需求。

簡而言之,待定增項目完成,柏楚電子除了將加強現有產品的競爭力,還將主動打破成長天花板,實現從提供具體產品到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的升級。而且應用領域也將進一步延伸,包括半導體、新能源材料、面板、生物試劑、精密薄脆性材料加工等產業都有望出現柏楚電子的產品。

不能忽視的挑戰

理想很豐滿,理想的實現卻並不簡單。

首先,疫情並沒有因為上海逐步恢復而消失,建設15分鐘核酸檢測圈正是為了應對新冠疫情更嚴峻的挑戰。在完全恢復正常之前,疫情總歸是一個不確定性。而新項目的建設、投產、客戶拓展和產品驗證等都需要時間,也需要穩定的環境。

其次,當下全球經濟面臨的挑戰也不容忽視。前幾年全球放水所帶來的通脹風險居高不下,包括農產品、能源、有色等在內的多種商品價格不是處於高位就是在創新高的路上,全球供應鏈也因為價格、供給以及地緣政治等受阻,對製造業的發展形成打擊。

柏楚電子在2021年年報中坦言,其採購的主要原材料為基礎電子元器件,未來如受疫情或其他因素影響供應暫時受阻,價格上漲,短期內會對公司生產經營產生一定不利影響。而隨著在硬體領域布局愈多,原材料供應的影響也會愈多。

考慮到當前柏楚電子笑傲行業的毛利率和凈利率,未來隨著新項目的投產,其業績增長邏輯也將發生改變。不過對於柏楚電子來說,這或許正是新的開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1f490e509150762b033078bc4f83cb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