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蒂安·羅比亞爾,用作品標記時代

2023-02-10     《藝術與設計》雜誌

原標題:艾蒂安·羅比亞爾,用作品標記時代

文 Article / 劉星 Xing Liu

圖 Pictures / 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 Musée des Arts Décoratifs

法國著名平面設計師艾蒂安·羅比亞爾(étienneRobial)是法國近年來圖形設計的視覺景觀構建者之一,在過去的五十年里,設計了眾多文化和藝術行業的知名標識。11月,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舉辦他的大型回顧展「艾蒂安·羅比亞爾平面設計與收藏,從未來城到Canal+」以多元的元素系統呈現了這位革新者的職業生涯。從未來城書店的青春歲月(1972-1994年)開啟,到Canal+時期以及On/Off工作室的成立(1982年至今),展覽通過海報、圖畫、視頻、書籍和家具來追溯艾蒂安·羅比亞爾的非凡職業生涯。

從未來城到Canal+

艾蒂安·羅比亞爾於1945年出生於法國魯昂,曾在魯昂美術學院和瑞士沃韋工藝美術學院學習。他的設計生涯大約始於1970年,當時擔任Barclay巴克萊唱片、未來城(Flipacchi)出版社的藝術總監……

展覽主視覺

多產且不拘一格的艾蒂安·羅比亞爾擔任法國電視台Canal+和M6的藝術總監時期,時值法國廣告片迎來視效 發展的黃 金時期,艾蒂安·羅比亞爾為Canal+和M6製作電視視覺包裝,重新定義了「電視節目包裝」的藝術。他還參與了諸多法國主流雜誌的製版和重塑,提供設計方案和靈感:從法國最重要的新聞周刊Le Point到電視周刊Télérama,從搖滾雜誌Les Inrockuptibles到最近的L'équipe。2006年,他獲得Promax BroadcastDesign傑出成就獎。

未來城出版社是如今法國知名的漫畫出版社,這個名字來源於發表於1937年的第一部法國科幻漫畫《未來城》,它的創立人之一是艾蒂安·羅比亞爾。作為漫畫 的狂熱愛好者,他與好友弗洛倫撒·切斯塔克(Florence Cestac)在1972年盤下未來城書店,並以此為據點挖掘並推廣法國漫畫作品。「艾 蒂 安·羅比亞爾平面設計與收藏」展出了1970年代法國的兩大漫畫雜誌《咆哮金屬》(Métal Hurlant) 和《待續》(à Suivre)的封面,雜誌的標 志都是艾蒂安·羅比亞爾設計的。1974年,未來城開始做自出版,陸續為Tardi、Moebius、Joost Swarte、Ever Meulen等年輕的漫畫家出了選集,書店成為巴黎年輕漫畫家的歡樂秘密基地。

此次展覽的策展人兼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平面設計和廣告部門的首席策展人艾梅里·加斯托(Amélie Gastaut)評價說:「艾蒂安·羅比亞爾非常堅持讓作者漫畫得到社會認可,推廣長條黑白漫畫格式。」Baudoin或Tardi為著名小說《夜之終結之旅》配了連環漫畫,它也成為未來城出版社最暢銷的專輯之一。

1982年,艾蒂安·羅比亞爾創立了On/Off設計工作室,他的職業生涯轉折點是與Canal+的創始人之一皮埃爾·萊斯庫爾(Pierre Lescure)的會面。Canal+是法國的第一個私人電視頻道,以其脫穎而出的視覺形象和創意而引人注目。

左:《待續》封面,1977年; 右:.《咆哮金屬》封面,1975

「1980年代艾蒂安·羅比亞爾重新設計了電視頻道標誌,使其成為一個品牌。」策展人艾梅里說。在此之後,電視頻道成為帶有標誌的品牌,不同頻 道的繽紛色 彩 讓 人一望便 知。自1984年創立以 來,艾 蒂安·羅比亞爾一直擔任該頻道的藝術總監,他還為各種體育或文化機構(PSG、CNC、RSA)創建了圖形 標 識,並完善了可擴展的圖形系統。

狂熱收藏家的設計靈感來源

除了平面作品 ,展覽揭示了創作者私人的藝術收藏 。作為一名狂熱的收藏家,艾蒂安 · 羅比亞爾收集了大量20世紀現代主義和功能主義運動的設計代表作,如 威廉·瓦根費爾德4(Wilhelm Wagenfeld)的玻璃器皿、瑪麗安·博蘭特(Marianne Brandt)的檯燈、鬧鐘和迪特·拉姆斯(Dieter Rams)為Braun設計的計算器等。

M6 標誌,On/Off productions1987

艾蒂安·羅比亞爾用作品標記了時代,並且從未停止過重塑形式。展覽特彆強調了圖形創作所必需的工具:尺子、鴨嘴筆、圓規、鉛筆、自動鉛筆……他說:「當我教書時,艱苦的任務是讓學生明白你所從事的是快樂的工作,你必須撫摸紙和鉛筆,這是電腦無法做到的。另一方面,電腦是一種出色的執行工具,可以達到完美,但是用刀具或長毛刷手工製作的線條具有電腦製作的線條所沒有的生命。音樂也是如此,樂器的震動離不開手的彈撥和嘴的吹奏。」

從一個房間到另一個房間,公眾沉浸在平面設計師所思所見的世界中,逐漸了解到設計師圍繞物體的整個創作過程。首先,與包浩斯運動有關,比如他複製了格里特·里特維爾德(Gerrit Rietveld)在1923年創作的紅藍雙色椅子,以了解木夾板是如何組合在一起的,以這把椅子為靈感出發,艾蒂安·羅比亞爾創造了「Gerrit字母表」以向里特維爾德致敬。

.L'Équipe 雜誌標誌,On /O f fproductions 2016

他的靈感還來自工業掛鉤、SNCF火車軌道部分,甚至是刷地毯的摩洛哥篦子。櫥窗里擺放著1924年的老式真空咖啡機,看起來像化學儀器,繼而1950年代的老式圓形開關,艾蒂安·羅比亞爾從日常物品中汲取靈感,並將這些物品的原始形狀運用在了自己創造的字母形態之中,將實用之物的美,轉化為抽象的形狀,顏色和字母表——他設計的三大基礎元素。

從艾蒂安·羅比亞爾開始,從雜誌到電視 頻 道都有了商業包裝的概 念,他曾說:「設 計不僅僅 是關於美學和圖形的故事,還是關乎身份的故事,目標是識別和宣傳信息,而不是所謂『看起來很漂亮』。」該展覽揭示了一種在當今平面設計領域已不復存在的工作方式,紙張、筆,手繪的線條,帶著情感張力,隨著時間的推移,依舊常青。

(編輯:九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09a33bd5265caf22b1079d92071ded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