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酷熱難耐的日子,很多人喜愛喝冷飲,但暢享美食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冰箱裡的「殺手」——李斯特菌。近日,蘇州高新區人民醫院就接診了一名因吃了冰箱裡存放較長時間的水果而感染李斯特菌造成先兆早產的孕婦。經治療,目前該孕婦已經痊癒出院。
近期,孕7個月的杜女士因發熱2天收治於該院呼吸科,入院後出現了先兆早產的相關症狀,經產科醫生會診後轉入產科繼續治療,追問病史,杜女士說入院前曾吃了冰箱裡放了幾天的西瓜,然後出現了腹瀉、發熱等症狀。產科醫生為其完善相關檢查,各項感染指標均明顯升高,超聲提示羊水指數進行性減少,產科主任張芸立即組織了科內疑難病例討論及多學科會診,綜合討論意見,完善血培養,結果回報為李斯特菌感染,給予更換青黴素抗感染治療。最終患者恢復良好,現已痊癒出院。
產科主任張芸介紹,李斯特菌又名單核球增多性李斯特菌,是一種革蘭氏陽性、兼性厭氧桿菌,它耐酸耐鹼耐低溫,能在冰箱冷藏室內較長時間生長繁殖,主要以食物為傳染媒介,是最致命的食源性病原體之一。身體對李斯特菌的清除依賴於細胞免疫,免疫功能正常的成年人能通過自身免疫能力清除該細菌,因此少量暴露於李斯特菌不會導致症狀,或僅有輕微的流感樣症狀。但是李斯特菌有嗜胎盤特性,孕婦感染後通過胎盤或產道感染胎兒或新生兒,可能發生流產、胚胎停育、胎死宮內、早產新生兒肺炎、敗血症、細菌性腦膜炎等,新生兒病死率高達25%至30%。
妊娠期婦女最常使用的頭孢菌素類藥物對李斯特菌感染是無效的,需要應用青黴素類藥物如青黴素、氨苄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若無其他細菌混合感染,應首選氨苄西林。青黴素過敏的患者可首選大環內酯類藥物如紅黴素、阿奇黴素治療。
張主任提醒,准媽媽們首先要防止「病從口入」,避免食用生冷食物,以及長時間存放在冰箱裡的肉類、蔬菜,未經徹底加熱的熟食等。對冰箱裡的食品存放一定要保持清潔、生熟分開。此外,要加強體質鍛鍊,增強身體抵抗力。一旦出現類似感冒或胃腸道不適等症狀,應儘快就診並告知醫生近期飲食情況,協助醫生作出正確診斷。(產科:張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0730562e9a81c121c47f9ab3b7ec0e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