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各城市名字由來知多少(山東篇)

2019-08-03   魚知吾

濟南市

因地處古四瀆之一「濟水」(故道為今黃河所據)之南而得名。

青島市

「青島」本指膠洲灣海口北面的海中小島,面積僅0.012平方公里。《膠澳志》說:「青島,在青島灣內不足一海里」,因「山岩聳秀,林木蓊清」,故名「青島」。

淄博市

淄博作為地域名稱,是隨著淄川、博山煤田的開發於20世紀20年代初形成的,系對淄川、博山兩地的簡稱。1945年8月,成立淄博特區,至此,淄博才正式成為政區名稱。

棗莊市

棗莊在唐宋時形成村落,因多棗樹而得名。

明朝初年,朝廷允許民間開礦,魯嶧地區「鄉民開山取石為磨、碾,挖井取煤作薪」。隨著煤炭的開採,逐漸有移民遷徙到「嶧北窯場」周圍聚居。在各聚居點,人們或以姓氏、或以地物村志等取名作標。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經奏請,成立「商辦山東嶧縣中興煤礦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興公司」。民國元年(1912年),《中興公司章程》正式施行,其中說明:「本公司總礦在嶧縣城北棗莊」。至此,棗莊地名在社會上才開始逐漸出名。

東營市

「東營」一名,源於一個小村莊,由「吳家營——東吳家營——東營」逐漸衍化而來。「東營」具有地區的內涵,始自於20世紀60年代初;80年代初又因冠名於市級行政區,而名播天下。

煙台市

煙台之名源於"兵事"。1398年,為防禦倭寇,加強海防,在沿海設置了烽火台,遇警晝則生煙,夜則舉火,接遞通報,以資戒備,後將這種火台稱為煙台。煙台市因市區內煙台山而得名。

濰坊市

濰坊,因濰縣與坊子區而得名。1948年濰縣城區與坊子礦區於今市區置濰坊特別市,取各首字命名。

濟寧市

濟寧西南部靠近古濟水,地處南四湖、北五湖的分水嶺上,地勢較高,可免水災,能保安寧,素有濟水之靈的說法,故為濟寧。元世祖至元八年,濟州由州改府,定名為「濟寧府」。這是濟寧之名最早出現的年代。

泰安市

泰安因泰山而得名,「泰山安則四海皆安」,寓國泰民安之意。

威海市

明洪武年間,為防倭寇侵擾,開始在沿海設置保家衛國的軍事設施「衛」。威海衛就設置在原文登縣地,永樂元年(1403年)建城,名寓「威震東海」之義,一同設立的還有成山衛和靖海衛,「衛治極山東之東,三面環海,一城負山,形勝險要甲於天下,蓋海防一重地也」,威海之名即由此而來。

日照市

宋元佑二年(1087年)置日照鎮,屬莒縣,日照之名始於此,有「日出初光先照」之意。

濱州市

濱州,因瀕臨渤海而得名。隋唐五代建縣制,五代後周改渤海縣為濱州。

德州市

據《長河籍考》載:漢代黃河故道流經德州及陵縣稱之謂「德水」,故稱此一帶為「安德」,以取「德水安瀾」之意。隋開皇三年改「安德」為「德州」,因此得名。

聊城市

聊城因古有聊河而得名(一說因春秋時期曾稱聊國故名)。

臨沂市

以臨近沂河而得名。

菏澤市

菏澤」原系天然古澤,為濟水所匯,年久湮塞,遺址在菏澤市東南15公里處。以水名稱縣,始於1735年(清雍正十三年),曹州昇州為府,設附郭縣,賜名菏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