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拍攝一張爆紅網絡的XX摔 | 布光詳解

2019-08-24     攝影的秘密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作者:mykk

#fallingstars

最近 ins 上一個名為 #fallingstars 的話題爆紅,旨在自拍一張摔倒並散落一地值錢玩具的炫耀式照片。上周開始這項活動逐步傳到了國內,我想何不自拍一張 #攝影師摔 呢?

不過單純秀相機的話,太無聊了。

我想玩點不一樣的。

打定主意,我便和攀攀開始分頭行動。

也正好利用這組照片,來給大家講解下多燈布光的思路——

所有複雜的效果,都是由數個簡單的效果復合而成。

在布光時,切記一股腦打開所有燈光。

而是要一個個燈光分別調試。最後再進行統一。

let's do it

場景圖

首先,我們不打算真人趴在樓梯上,取而代之以美紋紙貼出一個人形來。就像是案發現場一樣。

這部分由 攀攀來負責。然後我負責布光——

燈A

我在D1上加了2、3層藍色濾色片,並配合強力反光罩增加出力。

用來建立整個畫面基調。

可以看到除了直接照射的牆面外,其餘地方都是漆黑一片。

尤其是貼紙這塊幾乎都看不清了。

燈B

我在貼紙上方加了第二盞燈。

一開始我用了10°蜂巢打出正常的顏色,但感覺差了點。

便換成30°蜂巢+琥珀色濾色片。

不過這是非常擋光的,最終使用了D1的1000w 全功率輸出才剛剛好。

燈C

燈B補亮了貼紙區域,但樓梯轉角處還是有些暗淡。

於是我便又加了一盞B1+洋紅,配反光傘給畫面最遠處再增加一點顏色。

放置在2樓的琥珀色燈B與洋紅色燈C。

關掉藍色燈A,觀察燈B與燈C的色彩融合,看情況是否還需要進行微調。

燈D

燈D負責綠色。實際上,在濾色片里,深綠、墨綠的色片才能打出高飽和度的綠。而單純的綠片,只能打出很淡的綠。

色彩組合

燈E

在確認了燈A-燈D的色彩後,最後加入一盞B2,用來成為畫面中秀出來的道具。

機位與焦段

機位圖

我使用了24mm鏡頭,能夠容納比較多的元素。

整個效果非常好。

不過牆面比較髒,貼紙也還不夠明顯。

這需要在後期進行修飾。

原圖

成片

F8.0 1/200s iso 100

對前期的問題進行修飾後,再分區微調顏色,讓整個畫面的顏色更加濃郁即可。

人像

F8.0 1/200s iso 100

這個布光本身並不是為了人像而準備的。

不過看拍攝效果不錯,攀攀便臨時起意畫了個妝隨便拍了幾張。

因為貼紙上方的琥珀色燈B的關係,對人物來說是個很強的頂光,這裡也就不做調整了。

單單是把燈E掛在一根橫臂上,加上四頁擋片來給人物補光。

F8.0 1/200s iso 100

拍攀攀時,我仍舊使用24定來進行拍攝。

儘量帶全所有顏色,會讓畫面元素更豐富、立體。

如果太近了就沒這種感覺了。

F8.0 1/200s iso 100

最後在拍的時候,有意識地斜拍,其實我平時幾乎不這樣。

不過正好這個題材允許我這樣嘗試。

另一方面人物比較小,如果完全橫平豎直,又要帶全顏色,那整個畫面景別就幾乎沒有變化,會有點呆板不夠生動。

這樣就好很多了。

完。

F8.0 1/200s iso 100


如果你想和作者交流,請給我發私信關鍵詞:kk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bsXWxGwBJleJMoPM4VK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