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企業有序復工 多種措施保障安全

2020-02-13     老年日報

「根據目前的形勢,我們公司決定未來一周在家遠程辦公,之後根據疫情情況再決定是否繼續在家遠程辦公。復工後,公司會安排員工錯峰上班,午飯自帶,並安排有車的員工接送沒車的員工,降低員工乘坐公共運輸等被感染的風險。」上海德亨陽投資有限公司員工湯雲逸說。

2月10日起,各地不少企業陸續復工。如何做到復工防疫兩不誤?人民網記者經過走訪了解到,遠程辦公是很多企業的選擇,同時,企業均加強對職工的體溫檢測,並儘量提供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資,為職工築起「防疫牆」。

企業、政府提前做足準備工作

「上班前,職工必須經過審核,由公司各部室對人員的假期出行、途經停留、返程情況進行梳理登記,排查到每一個人。」位於濟南的中鐵十四局電氣化公司辦公室職員屈家彬告訴記者,有疑似接觸史未解除或未出隔離期的該公司職工一律不安排返崗。

中車長客股份公司的工作人員正在為復工做準備工作。中車長客股份公司供圖。

中車長客股份公司建立起疫情三級防控機制,將單位屬地逐級劃分為36個一級網格、122個二級網格、1017個三級網格,確保責任落實、監督管理無死角、無盲區。各單位提前安排模擬演練,確保復工後的疫情防控工作落實到位。

天津榮程集團安排專人負責復工員工的健康狀況監查。天津榮程集團供圖

針對外地員工節後集中返津的情況,天津榮程集團天榮公司提早安排專門休息觀察區,供外地返津員工居住和生活,並安排專人負責他們的健康狀況監查,一旦發現問題及時報告,妥善處置,休息觀察14天確認健康狀態良好才能正式返崗。

重慶金康新能源公司已經按照在職員工數量購置了1個月用量的口罩、消毒液等重要防疫物資。疫情期間,金康新能源公司還通過微信公眾號等線上渠道每天對全體職工進行疫情防控、自身安全等方面的培訓。

企業在為復工忙活的同時,各地有關政府部門也針對企業復工遇到的實際困難提供幫助。

北京懷柔區經信局與企業、衛健、屬地「四方聯動」,從人員摸排、監控管理、服務保障等方面入手服務企業,為各工業企業復工做準備。

「我們復工有困難,口罩、酒精等物資存在缺口,請幫助我們解決一下購買渠道。」在接到北京九強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的求助信息後,懷柔區經信局企業服務中心及時通過區民營企業協會,多方聯絡查找協調,將具備一定貨源的區內民營商貿公司名單提供給企業,妥善解決了部分企業復工前防疫物資短缺的問題。

2月9日晚,浙江省海寧經開區(海昌街道)上門為企業服務,現場審核企業防疫措施落實情況。據了解,海寧經開區(海昌街道)有230多家規上企業,目前有150多家遞交了復工申請,70多家通過了材料審核。經開區(海昌街道)已經組織工作人員對40多家企業現場審核,22家通過了審批。

遠程辦公、錯峰到崗,多地企業有序復工

為保障員工安全和經營管理工作有序,很多企業實行彈性錯時工作制,員工無特別需要到現場辦公的事宜,均採用居家遠程辦公方式,避免人員聚集。

「幾天前,公司通過OA辦公系統通知我們員工在家採用線上辦公的方式,具體什麼時候上班再等通知。我感覺公司這樣做特別人性化,避免了我們在辦公場所聚集,減少了接觸。」 銀川建發集團黨群辦幹事范海丹說道。

中鐵十四局電氣化公司各部門本著上班人員應少盡少、健康狀況良好的原則,非緊急任務不安排員工上班,「疫情期間嚴格限制人員進出,未在到崗名單中的人員一律不允許進入辦公場所。」屈家彬表示。

近鐵國際物流(中國)有限公司也採取部分員工上班制,每天安排一半員工上班,在家上班的員工需掃描二維碼上班打卡。

安徽華辰紡織為減少員工接觸,將生產線分三班錯峰生產,所有員工須佩戴口罩上崗,並安排每天上下班兩次體溫測量。

中車長客股份公司還創新性採取分批覆工制度,第一周開工率為40%。從目前的生產任務分析,首周40%的開工率可以滿足生產需求。

上海虹橋街道則及時宣傳上海市政府下發的有關鼓勵錯峰上下班的通告,分享在線協同辦公工具給企業,引導有條件的企業安排居家辦公。目前,已有部分企業表示將延期或安排措施上班工作制,減少進企業樓宇的人員聚集。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表示,加大對中小微企業居家工作、彈性生產、離崗不離產的支持力度,對疫情防控期間居家雲辦公的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和新技術企業,其中不裁員、少裁員且2020年第一季度經濟貢獻同比增長的,給予區域經濟貢獻增量部分100%的資金獎勵。

不過,受疫情影響,部分企業復工後仍面臨一些實際困難。

銀川建發置業公司線上售樓部。企業供圖

「初十以後,我們銷售人員基本就開始工作了,主要是在家裡通過網絡在線售房。線上售樓部啟用以來,諮詢的人不是很多,主要是交流不是面對面,看房也不能實景,基本沒有成交的。」銀川建發置業公司銷售顧問王長琦表示。

河北五得利麵粉集團總經理李自爭則告訴記者,在目前疫情形勢下,五得利各公司小麥庫存少的只有5天,最多的有10天用量,一旦開工將很快消耗完畢,面臨無小麥可磨的問題。同時,各地交通受阻還導致物資運輸困難。可喜的是,在有關部門的支持下,五得利各子公司所在地糧庫已經開啟綠色通道,向該集團在各地的加工基地供應小麥,解決小麥不足的問題。各地有關部門也在為五得利集團各子公司辦理運輸通行證,努力保證麵粉運輸的暢通。

發口罩、測體溫,人員安全排首位

除了在家遠程辦工的職工外,如何保證到崗職工的安全?對此,企業加強對職工的體溫檢測,並為職工提供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資。

復興城網際網路信息產業園內,企業員工戴口罩上班。毛雷攝

在海口復興城網際網路信息產業園,記者看到,所有人員都被要求戴口罩,並經過體溫檢測及登記後方可進入辦公樓。

復興城網際網路信息產業園人員進入大樓前進行體溫檢測。毛雷攝

「平常辦公的有200多家企業,現在防疫形勢這麼嚴峻,有20多家企業員工在上班。」海南復興城產業園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馬亮告訴記者,疫情發生以來,園區物業部門一直沒有放假,每天堅持無死角消殺,同時對進出大樓的人員進行嚴格的體溫檢測和登記制度。下一步,園區將和已復工的企業進行對接,要求企業上報符合要求的上班人員名單,並按照名單進行管理。

在黃山徽州循環經濟園入口處,也設置了對入園車輛、人員的統一檢測。徽州區項目服務中心主任羅旭告訴記者,「隨著企業的陸續復工,我們除了在園區的總入口設有體溫檢測點,每家企業也各自對員工進行二次體溫測量,雙保險為的就是把防疫做好做牢,保證企業正常運轉。」

榮程集團中醫診所為復工員工發放口罩和中藥飲。榮程集團供圖

天津榮程集團的中醫診所還為集團員工免費提供預防新冠病毒中藥飲,並向員工發放防護口罩2.5萬個。中車長客股份公司已將7萬餘只N90口罩發放到位,同時配發了消毒液、洗手液等防疫物品。

2月11日,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秘書長叢亮表示,目前除了湖北以外的地區正在逐步復工復產,企業要配備消毒液、體溫槍等物資,為職工配發口罩等防護用品,切實保障職工的合法權益。

一直以來,食堂是各企業人群較為密集的場所。為避免職工在就餐時可能造成的感染風險,部分企業選擇暫時關閉食堂,但這也對職工用餐造成不便。「現在主要的不便是公司不提供用餐,去外邊用餐也有些擔心安全。」中鐵十四局電氣化公司辦公室職員屈家彬說道。

對此,不少企業採取分餐制、不設堂食措施來解決員工就餐的安全問題。

天華科技信息園實行分餐制。上海華涇鎮供圖

在位於上海徐匯區華涇鎮的天華科技信息園,防疫期間食堂不設堂食,員工即買即走;安徽蕪湖飛科電器廠區按照「坐一空二」的方式撤除了食堂空桌椅,所有場所關閉中央空調,採取送新風模式;冀中能源股份公司邢東礦對職工就餐實行分餐制,一人一桌,所有進入食堂的人員,必須配戴口罩以及統一發放的出入證,經過體溫測量正常後,方可進入餐廳。

濟鋼集團公司的食堂還用上了自動售飯機,廚房配餐後放入售飯機指定餐格,職工通過刷卡或微信、支付寶付款後,即可領取食用。

(於新怡、崔新耀、楊文娟、李洋、馬俊華、唐小麗、張麗瑋、汪瑞華、胡洪林、宋翠、毛雷、符武平、黃軍、賈茹)

編輯:冰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bsAcPnAB3uTiws8KFhM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