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兩個男人,吃雞吃到疼痛難忍!高發期又來了

2019-12-16     FM988浙江新聞廣播

「這種爆炒的雞啊,很嫩,超好吃!」「我們是燉的,但雞是絕對的本雞,山里吃蟲長大的那種,鮮得來。」……兩男子你一言我一語,乍一聽,還以為吃貨高手或美食品鑑師在聊雞的烹飪方法及味道。但看到他們都穿著病號服,旁人啞然失笑,沒錯,這兩位是被雞骨卡住痛得死去活來、上醫院手術取出異物的病友,他們閒來無事,聊聊吃雞苦中作樂。

浙江省人民醫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醫師許惠明近日忙碌一天後在朋友圈感嘆,最近半個月雞骨魚骨卡於食道……一天3台食道異物手術實屬罕見。



3男子都是異物食道卡住甚至穿孔


在耳鼻咽喉科取卡喉的魚刺習以為常了,但最近食道穿孔『扎堆』來手術則很少見。檢查治療過程中也是一波三折,甚至請其他專科醫生來幫忙。」許惠明介紹了最近3個比較典型的病例,應引起市民們重視。34歲的金先生(化名)當晚是在外面吃飯,餐桌上年有一盤爆炒雞,滑嫩,鮮美。進餐時他大聲談笑時誤咽了一塊吃雞骨,當時感到不適,但沒有及時到醫院而是按土法吞飯喝醋,一番折騰未見效且疼痛加劇,吞咽困難,第三天忍無可忍才到醫院檢查。

「我們採用食道CT檢查發現食道入口處有異物存留,且有氣體腔隙出現。急診入院後在全麻下通過食道鏡順利將一塊雞骨取出。」許惠明說,術後進行抗感染等治療,複查金先生頸段食道提示頸部腔隙逐漸吸收縮小,進食順暢。


取出的雞骨


「這塊雞骨頭竟東躲西藏,還四處遊走,不僅我吃足苦頭,醫生也頗費些工夫。」48歲的趙先生(化名),出院時說起此次痛苦經歷,皺起眉頭,直搖頭。趙先生也是高談闊論時,一塊雞骨趁其不備「溜」進食道。趙先生吞咽不適,後疼痛加劇,來醫院就診。醫生通過食道CT發現患者他第一胸椎水平有異物,急診食道鏡下探查卻沒有發現食道異物,但細心的醫生還是發現食道左後側壁有穿孔,並且有膿液溢出。醫生再次複查CT,終於發現異物有遊走跡象,已「游」至位於椎體前方。最終,在骨科醫師協助下,許惠明等在趙先生第一胸椎前方找到穿破食管的一塊雞骨頭。

近60歲的王大伯是誤咽魚刺,痛得不斷呻吟。原來,這是一根s形大魚刺穿透食道,進入人要害部位,若刺破大血管也會要人命,所幸急診食道鏡下順利將之取出。


取出s形魚刺


這種傷痛的高發期又來了


許惠明介紹,魚刺、雞骨等異物進入,大部分的魚刺卡在舌根部、扁桃體及會厭處,刺入部位感染引起局部膿腫、感染擴散可能會形成頸部深處的大膿腫;魚刺刺入食道,更加危險,因為食道和主動脈幾乎是全程貼在一起的。有些魚刺直接就刺破主動脈了,一旦大出血,不少人是救不回來的。一般來說,老人小孩易發生異物卡住,發生危險,老人咽部粘膜感覺遲鈍,吃飯時如果不注意,很容易吞入異物。此外,有的老人掉牙多,食物嚼不碎,也會吞下大塊食物中夾帶的魚刺等異物;兒童孩子吃飯時好動,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大口吞咽。一旦家長不注意,就可能吞入魚刺。


元旦將近,春節也不遠,過節猛吃暢飲是異物卡住的高發期,該院耳鼻咽喉科主任蘇立眾提醒,聚會時如果飲酒多,最好少吃多刺的魚、雞塊等食物,免受傷害。因為一邊喝酒一邊吃東西,很多飲酒者甚至「不知道自己吃的是什麼」;同樣,吃飯的時候,儘量不要多談笑,千萬要咀嚼充分,以免給異物可乘之機。因為人體氣管入口與食管入口距離很近,喉部前上部有一塊會厭軟組織,吞咽時軟組織上提,關閉喉腔入口,防止食物誤入喉腔、進氣管,在大聲說話或大笑時,氣管入口的「蓋子」——會厭軟組織處於打開狀態,從而使食物容易進入氣道。還有一點得記住,異物卡住慎用土方法,應及時上醫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bpulDW8BMH2_cNUgUHP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