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路上這幢樸實無華的安靜老洋房,因為她名揚世界……

2019-11-22     上海熱線儂好上海

淮海路上靜謐坐落著一幢小洋房,

綠樹掩映之下,拂開神秘的面紗,

便是今天的主人公

——宋慶齡故居。

宋慶齡故居位於淮海中路1843號,最初是私人別墅,經過多次易主, 1948年,宋慶齡遷居此地,開始了長達15年之久的工作,生活。這裡記錄了宋慶齡的故事與回憶,更是她一生之中居住時間最長的「小家」。

說到宋慶齡,就不得不提起她與上海之間的淵源。

宋慶齡是上海的女兒,她出生於一個牧師兼實業家的家庭,她的父親為孫中山的朋友,7歲時入上海中西女塾讀書。上海用它特有的城市歷史哺育了宋慶齡,塑造了這舉世聞名,「國之瑰寶」的偉大的二十世紀女性。

上海既是她啟蒙成長的開始;也是她從事革命工作,見證記錄她做出偉大貢獻的重要地方;更是她畢生眷戀,難以忘懷的家鄉。

而這幢宋慶齡故居更是保留了她在上海的一切,記錄著她在這兒發生的故事,見證著她對祖國人民無私發熱愛。

剛進故居,左側就能看到一棟單層紅瓦白牆的建築,裡面設立服務區,盈盈滿滿的遊客在排隊購票,人氣頗高。

購票,檢票完,往裡就是單獨開設的簡制展示間,內設6米長的數字互動屏展示了宋慶齡偉大光輝的一生,以及她在上海留下非凡的足跡,讓遊客能更好的走進了解這位偉大的女性。

服務區的正對面擺放著一尊漢白玉的宋慶齡雕塑,溫文爾雅,優雅從容的氣質在塑像中便能覓得幾分。背後是宋慶齡文物館,仍然處於改建階段,暫時無法參觀。

整座故居分為主樓,前花園和後花園。建築的屋檐為紅色蝴蝶瓦,灰白牆面凹凸不平鵝卵石修繕,盡顯滄桑。建築里還保留了極富年代感的門窗,百葉窗…

主樓入口處置放著綠色的鴿棚,因為宋慶齡喜愛鴿子,所以也得以保留。

她曾將象徵和平的鴿子作為禮物贈送國際友人。這鴿棚里伺養的40餘只鴿子,都是她曾喂養鴿子的後代。

車庫中停放著宋慶齡曾乘坐的2輛汽車。一輛為1975年國產紅旗牌轎車;另外一輛是史達林贈送的一輛「吉姆」牌轎車。

主樓是一幢白色磚木結構的假三層歐式建築, 主樓中的各種家具、物什,陳設都保持著宋慶齡生前的原樣,內部布置不奢華卻精緻。

客廳,書房,臥室,廚房,過道廳……這兒處處都留存著她留下的痕跡,滿滿的家庭氣息;

宴請來訪各國的貴賓,創建新中國婦幼文化福利事業,會見許多黨和國家領導人都是在這幢小洋房裡發生的,這兒無不記錄著宋慶齡在這兒的生活工作點點滴滴,這幢故居留下了她壯麗的人生的一步步印記。

圖片來自網絡

但由於主樓內部無法拍攝,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可以自行前去參觀~

參觀完主樓,別著急走,樓後便是花木茂盛,綠意盎然的花園。環境優美寧靜,大片綠色廣闊的草坪直映眼帘。

花園與主樓底層的走廊相連,廊內種植不少薔薇,漫步其中倒是更添雅致。

整個花園四周環繞30餘棵百年樟樹,枝葉茂密,四季常青,每一棵都散發著溫暖氣息。這香樟樹頑強的生命力就仿佛宋慶齡崇高的人格與品質。

據聞宋慶齡最愛的就是這香樟樹,在這居住的期間,宋慶齡十分珍愛這兒每一樹,每一木,養護照料都是親力親為。

沿著開闢出的綠蔭道走上一會兒,還能撞見故居志願者介紹這座故居的故事:宋慶齡就經常在這小花園裡散步,小憩,更是多次在這草坪上舉行茶話會,招待來訪的各國貴賓。

這兒的一草一葉,一枝一花都仿佛能窺見這位「國母」的影子。

這幢樸實無華的小洋房也因宋慶齡的入住,從恬靜幽雅到人流不斷,越來越多的遊客懷著敬重之心前來瞻仰,越來越多的人走過幢故居的每一個角落,品味這裡的故事,感受國母留下的足跡。

用宋慶齡自己的話:去北京是「上海」,到上海是「回家」。不妨也來這兒懷念,仰望下宋慶齡「家」的印記。

• END •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biTRVG8BMH2_cNUg1zV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