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以前是媽不好,但我想來你家養老」「你問我老婆同意嗎」

2019-07-23     大俠李事事兒

本文故事內容為網友「米可牧可」的真實經歷,她說自己隱忍多年,可仍然沒有避免被婆婆道德綁架,最後老公還把爛攤子扔給了自己,真是頭疼的很。以下內容已隱去真實姓名,網友們認為婆媳兩人的關係從年輕到年老,會怎樣發展呢?

我結婚的時候,婆婆以需要給大姑姐帶孩子為由,說沒有精力大辦婚禮。我考慮到老公是大學畢業,大概供應他上學花費了不少錢,所以婚禮不鋪張也就算了。我媽一開始也怨言不斷,說我老公家就一個兒子,結果辦的酒席和婚禮,還不如我們家這嫁閨女的。

婚禮是不是簡陋,婚房是不是寬敞,我都不在乎,我在乎的是我老公這個人。他是讀過大學的,我才大專畢業,學歷上講,我是高攀了。我老公的工作也很好,結婚的時候他剛工作兩個月,已經是我的兩倍收入了,而且還在增長,我嫁給他是很滿意的。

結婚不到半年,我就發現自己懷孕了,因為孕吐反應的厲害,我老公就希望婆婆來照顧我,可是婆婆卻說大姑姐家的孩子特別調皮,大姑姐一個人照顧不過來,所以走不開,婆婆還說孩子在肚子裡總比出生以後容易帶,讓我自己照顧自己就好了。

我老公也說不了婆婆,接下來有兩個選擇,要不就是請我媽過來照顧,要不就是我回我媽那邊去。我媽有所避諱,擔心自己過來照顧我被人閒話,說她是上趕著帶外孫,以後反而被婆婆反咬一口。我雖然沒考慮這麼多,但覺得我媽年紀大經歷過的多,自然是想的周全,就回我媽那邊住著了。

我也聽從了我老公的要求,孕後就辭職了,我爸媽就我一個孩子,他們的意思是以後把家裡的店鋪給我管,給我開工資也好,拿股份也好,總之能給他們一些養老的收入就可以了。因為沒有了工作的壓力,所以我就安心養胎了。

孩子出生的時候,我媽跟我老公提過很多次,說我們家這邊在娘家坐月子不吉利,讓我最好還是回婆家或者在自己家坐月子。我老公跟婆婆提過之後卻不了了之,我生產完出院之後,我爸媽就把我送回了我家,月嫂是我媽提前定下的,我婆婆終於答應過來看一眼,但是只待了一天,就離開了。

我媽見我婆婆走了,就直接住了下來,帶孩子的辛苦自不必多說,但是為了我和孩子,我爸媽甘之如飴,孩子周歲的時候,讓我媽在帶孩子的時間多了起來,我則開始跟爸爸學著看店面。說句不好聽的,那幾年我就跟沒婆婆是一樣的,就連年節我也不會帶孩子回去,反正婆婆也一直住在大姑姐家。

二寶是意外懷上的,我老公很高興,可也很擔憂,畢竟大寶就是我媽帶大的,當時大寶剛讀小學,我媽累了這麼多年,難道要接著帶孩子嗎?可是大姑姐剛生下三胎,而且終於是個兒子了,我婆婆高興的不得了,所以根本就不肯答應來,沒辦法,我媽只能接著帶。

如今二寶也上幼兒園了,我爸媽已經60歲出頭了,每天就是接送孩子,我一個人看店面,我老公按時上下班,一家人雖然都忙忙碌碌,但是各司其職,倒是也很和睦開心。結婚快12年了,我老公就跟個入贅的女婿似的,我婆婆不僅從來沒有關心過我的孩子,甚至年節也從來沒有喊我們回去,我也樂的在娘家當寶貝閨女。

前段時間,我婆婆突然來了我的店裡,還要幫我幹活,她快70歲了,我哪裡敢讓她幹活,忙著不能分身,只好喊我老公過來把婆婆帶回家,也是因為婆婆突然過來,我晚上就沒有回我爸媽那邊,而是直接回了我家,看看婆婆到底是有什麼原因才過來的。

結果我剛進門,連個西瓜都沒打開,就聽見我婆婆對我老公說:「兒子,以前都是媽不好,我想來你家住著養老。」我知道這話雖然是對我老公說,可肯定早就跟我老公說了,這話不過是說給我聽的,而我老公也知道這幾年虧欠我,甩鍋似的跟婆婆說:「你問我老婆同意嗎。」

我當時正準備切西瓜給婆婆吃,當時簡直氣的拿不起刀,反問婆婆說:「你照顧姐姐和孩子這麼多年,怎麼不在那邊住了呢?」我婆婆哭著跟我說:「你姐前兩胎是女兒,她婆婆就不管,所以我才去幫著帶孩子,好在三胎生了兒子,她婆婆非要去帶孩子,把我轟出來了,你姐哪裡能做的了主。我這不來你這裡,又能去哪裡啊。」

大姑姐的婆婆早就因為婆婆住在那裡,所以怨言很多,我媽早就聽了閒話,說我婆婆是賴在閨女家不肯走。但是在婆婆把最小的孩子帶到上幼兒園之後,終於被親家和女婿趕了出來。公公前年就去世了,臨去世前最遺憾的就是沒能見到我的孩子們幾次,大姑姐家不讓婆婆住了,她就只能來我這邊。

我不忍心讓她老無所依,就答應讓她住在我家,但是她的年紀畢竟已經帶不了孩子,所以就只能在我家住著,我養著她罷了。孩子們還是住在我媽那邊,我和老公住在我媽那邊的時間比回家的時間更多,婆婆想要的和睦養老生活我給不了,只能給她衣食無憂。

​事事兒有話說:這個婆婆也有苦衷,誰能忍心看到自己的女兒因為生女孩,所以不被婆婆重視呢?為了幫助自己的女兒,只能自己付出一切的去幫著帶孩子。可是養老的問題到了老年就變得很嚴峻了,並不是說必須兒子養老,可是這個婆婆還是在最後關頭想到了向兒媳婦求助。

婆媳是這個世界上相處的時間最長的一對女人,一開始都說要像母女一樣相處,但是在瑣碎的生活中,好感磨沒了,自然是也會有矛盾,婆媳相處肯定是不如母女那麼無拘無束的。可婆媳畢竟相處的時間更長,到了年齡大了,兩個人火氣都不那麼大了,漸漸也都互相理解了,矛盾也就少了。

都說「養兒防老」,可也不是所有家庭都有兒子,那養老的問題應該怎麼解決呢?我覺得養老和帶孩子的問題都應該更加社會化,養老院和育嬰園應該是以後帶養老和帶孩子的未來出路吧。

本文由大俠李事事兒原創,歡迎點贊評論關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bgAuLWwBmyVoG_1ZzlO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