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亞峰會 | 古韻西安,共建美好未來

2023-05-17     延安發布

原標題:中國—中亞峰會 | 古韻西安,共建美好未來

萬盞燈火東西市,誰人不知長安城。

盛會將至的西安,近年來依託深厚的歷史底蘊,高質量發展邁出新步伐。2022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近1.15萬億元、增長4.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3.9%,兩項增速均位居副省級城市第一。

古風譜新韻,峰會謀未來。古韻西安,用厚重的文化和蓬勃的發展,迎接八方來客。

千年前文脈,綿延傳承

「百千家似圍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

一個晴朗的早晨,詩人白居易登觀音台望城,看裊裊炊煙,生萬千感慨。彼時,長安城內街道或東西向、或南北向,排列整齊、方向端正,將全城分為東西兩市一百零八坊,恰如一塊規整的棋盤。

千年前的市井煙火雖已消逝在歷史中,但文化卻融入血脈,代代傳承。

夜遊西安,如今已成為打開這座城市的新潮流新方式。大唐不夜城內,華燈初上,「絲路曼舞」正在上演,恍若敦煌飛天降臨人間;火遍全網的「盛唐密盒」表演,「房玄齡」和「杜如晦」兩位唐朝名士,隨機挑選遊客上台回答問題,風趣互動中笑語連連。

「『盛唐密盒』將唐代文化名人IP、歷史文化知識和脫口秀相融合,通過表演和互動,在幽默歡樂中寓教於樂。」西安曲江文旅股份公司演藝管理中心總經理蘇卉說。

西安的夜,久負盛名。東新街、灑金橋、小南門、草場坡的夜宵;建國門、南門、高新咖啡創業街區的文藝酒吧;還有茶館裡的陝派相聲、劇場裡的本土話劇、音樂廳中的秦韻……

微風輕拂的初夏夜,車水馬龍的快節奏與厚重典雅的古建築交相輝映,令人流連忘返。一輪明月緩緩升起,照亮了一重重熙攘繁華的夜,也照見了一座蓬勃向上的城。

硬科技之都,實力彰顯

一分鐘可以發生什麼?

在西安高新區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平均一分鐘可以下線一台整車。

2022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量700.3萬輛。其中,西安生產新能源汽車101.52萬輛,同比增長277.7%。「全國每生產7輛新能源汽車,就有一輛是『西安造』,西安成為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量第一的城市。」西安市工信局局長李初管說。

在西咸新區,一輛輛近4米高的自卸車,燈光閃爍,一字排開。每12分鐘,就有這樣一台「身材魁梧」的產品下線,從這裡發往世界各地。「前不久,我們研發出這款甲醇混動自卸車,主要用於礦山開採和大宗物料運輸等領域。」陝西同力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許亞楠難掩興奮,「這也是繼純電動、氫能動力車型之後,我們又一項成功轉化、實現量產的科技創新成果。」

探月工程、火星探測、北斗導航、「蛟龍下海」……細細探尋一個個「國之重器」「飛天遁地」的背後,無不體現了來自千年古都西安的科技與「智慧」。

如今,這座古老又年輕的城市,正以自立自強的高水平科技,見效成勢的秦創原平台建設,厚積薄發的科技成果轉化,逐步彰顯著硬科技之都的影響力。

新時代絲路,未來可期

5月18日,西安將首開至塔吉克首都杜尚別的國際航線。西安機場國際客運航線將達到16條,西安至中亞地區航班達到每周11班。西安也將成為全國唯一一座通航中亞五國的城市。

「未來3年,我們將以每年恢復新開30條航線的速度,加快恢復我們至中亞、西亞,乃至絲路沿線至中東歐地區的航線航班,便捷旅遊、企業、貿易往來。」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市場部總經理張璇說。

今年恰逢「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從駝鈴相聞到班列飛馳,從立柱架梁再到空中通航,西安到中亞,山不再高,路不再長。

作為古絲綢之路的起點,10年間,西安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參與並見證了「一帶一路」倡議從謀篇布局的大寫意,在沿線國家和地區共同描摹之下,成為一幅精謹細膩的「工筆畫」。

西安城東,灞水之濱,今年中國首場重大主場外交活動——中國—中亞峰會即將召開。這是建交31年來六國元首首次以實體形式舉辦峰會,在中國同中亞國家關係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

烏茲別克吉扎克州副州長納吉爾·努爾瑪多夫,已提前多日來到西安,「會議期間,吉扎克州30多個部門和企業的代表將訪問中國。希望即將開幕的展覽將促進兩國外貿進出口總額的增加,進一步增進雙方經貿關係。」

西安國際會議中心,工作人員忙碌有序:精心布置峰會會場,營造真誠友好氛圍;滿足交通出行、外幣兌換等各方需求,展現賓至如歸之道;用心選好食材、做好配送,讓與會嘉賓體驗中國美食、感受陝菜文化,彰顯熱情待客心意……

「我們全身心投入籌備工作,力求最高標準、最快速度、最好效果。展望峰會,嶄新的西安形象將向全世界呈現,陝西面向中亞地區交流合作力度必將更大,服務國家總體外交的能力也必將更強,陝西對外開放程度也必將更高。」陝西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主任姚紅娟說。

來源:人民日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bf5ee1bde464ffe2fac45afdf764679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