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形成「非一日之寒」,吃出來的疾病?還是某些壞習慣造成的?

2022-07-15     小狐狸的寵物家

原標題:癌症形成「非一日之寒」,吃出來的疾病?還是某些壞習慣造成的?

癌症發生是多因素作用下的結果,與遺傳基因、年齡等內在因素有關,也與外環境刺激因素有關,包括生活方式、環境污染、飲食習慣、內分泌因素以及生物感染等。

目前對這些外因如何導致原癌基因突變、抑癌基因失活的機制還不完全清楚,相關的致癌因素也是基於臨床研究得出的結論,到底是吃的問題?還是生活方式的原因?

01、與生活方式相關的癌症

公共場所到處都貼有「禁止吸煙」,相關部門也出台了一些懲罰措施,但我們國家禁煙效果確實不好,估計目前吸煙人群有3.5億,不乏青少年吸煙的情況。

煙的危害也說的很多了,本身含有、燃燒過程產生的致癌物很多,環芳烴、亞硝胺等。美國、日本、英國等國家對肺癌病人進行回顧性研究,結論一致指出吸煙者患肺癌的機率大於不吸煙者的幾倍,甚至幾十倍,與每日吸煙量、吸煙時間有關。

吸煙除了與肺癌的關係很大之外,與喉癌、口腔癌、鼻咽癌、食管癌等腫瘤關係也很密切,與其它癌症多多少少也有一些關係。

酒,白酒、啤酒,喝酒又是癌症發病一大外因,尤其酒精濃度較高的白酒。酒精會直接刺激口腔、咽喉、食管、胃,導致粘膜細胞直接損傷,這些部位癌症高發的原因之一。

酒,又稱乙醇,體內在乙醇脫氫酶的作用下轉化至乙醛,乙醛又在它的脫氫酶作用下轉化成乙酸,乙醇、乙酸對人體也沒多大傷害,但乙醛卻是強致癌物,幾乎與所有的癌症發病都有關,尤其是食管癌、肝癌!

現代生活久坐不動、缺乏鍛鍊的人多了,會影響到腸蠕動減緩、超重、肥胖等問題,與結直腸癌、乳腺癌發病存在一定的關係。

02、與飲食習慣相關的癌症

與吃相關的癌症主要是消化系統癌症,食管癌、胃癌、結直腸癌等。

腌制食物攝入過多,有兩個危害,一是亞硝酸鹽含量大,體內或轉化為亞硝胺,強致癌物,還有一個是腌制食物大多高鹽,直接破壞食管、胃的粘膜細胞。

燒烤、煎炸等高溫烹制的食物,尤其是肉類食物,多環芳烴物在火與肉的碰撞下大量產生,隨著味蕾享受的同時入腹,對消化道腫瘤有促癌的作用。

結直腸癌是種與飲食相關性比較大的癌症,高脂肪、動物性高蛋白會引起膽汁酸分泌增多,而膽汁酸代謝為甲膽蒽有很強的致癌作用!若攝入纖維素的東西少,腸蠕動減緩也會影響到腸粘膜接觸致癌物的時間。

飢一頓飽一頓、暴飲暴食等不規律飲食對食管、胃也不好,本來該休息了要工作,它們難免不願意、造反。

癌症形成「非一日之寒」,一個緩慢的過程,與致癌因素的強度大小、持續時間呈正向相關,一般認為需要15-25年的時間,預防癌症也需要長時間的堅持,管嘴、邁腿確有些不容易,努力麼。我是@劉永毅醫生,感謝您的閱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befed27571dcf173f85147c4e5657fe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