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陽湖發現今年第七頭長江江豚屍體,乾旱對江豚影響有多大?

2023-02-02     娛樂九九

原標題:鄱陽湖發現今年第七頭長江江豚屍體,乾旱對江豚影響有多大?

前幾日,有網友在鄱陽湖北岸發現了一具長江江豚的屍體,它靜靜地躺在乾涸的湖灘上,屍體周圍還有未乾的血跡,這已經是今年第7頭不明原因去世的江豚。曾經在長江來回巡遊的

白鰭豚、白鱘已經被宣布功能性滅絕,

長江江豚是整個長江水域淡水哺乳動物的唯一倖存者,總數僅剩1000隻左右,作為我國的一級保護動物,用水中大熊貓來形容江豚絕不為過。

水域面積萎縮程度百年罕見!

在極端天氣的高溫炙烤下,鄱陽湖一改往日水草豐美、波瀾壯闊的模樣,提前進入了枯水期。就連

星子站

都萎縮至不到8米的深度。要知道星子站是

水位監測的代表站,在汛期萎縮至如此低的水位,可能已經是百年未遇

原本微波蕩漾的水面,現在已經成了一片草原,航運、漁業已無法正常運行,灌溉用水甚至居民用水都受到了嚴重的影響。

水位下降迅速,魚蝦遭遇生死考驗!

極端炎熱乾旱的天氣,讓鄱陽湖的水分蒸發嚴重,水位下降速度之快已超出往年數倍,據統計,本應是汛期節節上漲的鄱陽湖水位反而以每天15厘米的速度下降。湖水褪去裸露出湖底的鄱陽湖成了魚蝦的絕地。由於水位下降過快,許多魚蝦來不及撤離,只能絕望地被困死在一個個小水窪里。

湖邊巡邏人員也數次發現因水位下降過快,來不及撤離而擱淺湖邊的長江江豚,擱淺已經成為導致江豚去世的最大元兇。長達數月的極端乾旱,可能讓辛苦數年的江豚保護成果毀於一旦。長江江豚再一次開始哭泣。為了應對緊急情況,漁業部門加大了巡邏的頻次和範圍,可鄱陽湖面積實在太大了,就算拼盡全力巡邏,也無法完全杜絕長江江豚擱淺的意外發生。

乾旱的影響不止當下,生存危機將一直持續到明年汛期!

極端的乾旱帶給整個鄱陽湖的生態鏈都帶來的嚴峻的考驗,受乾旱影響,整個鄱陽湖濕地的生態環境都出現了極大的改變,由於大量魚蝦渴死在乾涸的湖底,許多種群都已遭滅頂之災。整個長江生態鏈都會隨著這次的大幹旱而面臨嚴峻的考驗。水域面積的縮小也使魚類活動的空間較之以往減少了3/4,僅靠不到一半的資源來養活原本遍布整個湖底的魚類,可以預見,那些僥倖撤回深水的魚蝦們將在這裡展開一場新的生存大戰。環環相扣的整個生物鏈條都將受到不可預計的影響。

鄱陽湖的汛期枯水,對每年來此過冬的數十萬隻候鳥而言,也是一場災難。鄱陽湖作為我國長江流域濕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年都有不少於80萬隻候鳥在此越冬。湖面的過早萎縮導致了野草比以往提前生長了數個月的時間,等到春季候鳥遷徙至鄱陽湖時,原本剛剛發芽的水草早已經過數月的生長,草的葉莖已經過度纖維化,無法食用。原本應在枯水期隨湖水褪去擱淺在水窪中的魚蝦也早已提前數月迎來了去世時刻,食物短缺將是今年所有鄱陽湖生態圈內的動物面臨的最大難題。湖區面積大幅萎縮的鄱陽湖在今年春季已經無法容納如此龐大數量的候鳥進行繁衍生息。

雖千難萬難,仍要迎難而上,砥礪前行!

不獨中國,整個地球仿佛被放進了大火爐,歐洲大幹旱,北美大幹旱,國外在8月份就已經達到了50度的高溫,熱射病成了今年夏天人類公共衛生事業面臨的新難題,乾旱和炎熱仍在繼續。

根據水文監測消息,鄱陽湖水位的萎縮的問題仍將進一步加劇,帶給濕地生物的生存危機仍將進一步加劇,為了最大限度地減輕乾旱對江豚的影響,

當地江豚保護部門已向鄱陽湖周邊地區定點設立飼喂點,向湖中投放魚苗為江豚補充食物來源,也加大了巡邏力度,盡最大努力避免再次發生江豚擱淺去世的悲劇。願江豚不再哭泣!

湖南沅江驚現神秘蟲群,網友驚呼不祥之兆,專家闢謠:對人無影響

國外對歐洲斷氣,中國空氣源熱泵成了歐洲供暖新貴

花300億吹沙造的永暑島發現大量淡水,外媒:缺啥就來啥

關注我,一起來了解更多的科學知識吧!

本文章屬於作者原創內容,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大家點贊、評論、分享!

圖片皆來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befd196a499d823443d4234254ae322f.html
















蛋糕媳婦真行

2023-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