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歲退休挖煤工宋良友,2次獲一等功,2018年才知是抗美援朝功臣

2023-06-16     寒雲天

原標題:90歲退休挖煤工宋良友,2次獲一等功,2018年才知是抗美援朝功臣

2018年,安徽省對退伍軍人開展信息採集工作,淮北市一位90歲高齡的退休挖煤工人,因為患有小腦萎縮和腦血栓,記憶力衰退,無法表達,只能由兒子代為填寫信息,然而工作人員在核對老人身份後,都震驚萬分。

這個特殊的老人身份到底是什麼呢?為何讓工作人員如此的激動,今天我們就來揭露他的神秘面紗。

童年苦難,立下不凡志向

老人名字叫宋良友,1928年出生在安徽省懷遠縣一個貧困的小山村,自幼家境貧困,姊妹眾多,時常要忍受飢餓。

因此,在宋良友兒時的記憶中,大部分時間都在為了生存而奔波,跟著兄弟姐妹們要飯,來滿足基本的溫飽。

在全面抗戰開始後,他的家鄉受到戰爭的波及,整個村莊都籠罩在戰爭的陰影之下,而他也隨時面臨著生命的威脅。

有一次,他跟著姐姐們在街上去要飯,親眼目睹了日本人無情地屠殺中國人行徑和任意欺壓凌辱老百姓的行為,這讓幼小的宋良友開始對日寇深惡痛絕。

宋良友親身經歷了如此苦難的童年,也深深地明白只有將日寇趕出中國,人們的生活才能好起來。

他沒有知識和文化,卻心懷家國,不懂何為革命,可是卻知道中國共產黨是個好政黨,一心為老百姓著想,跟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就一定不會有錯。

所以他自小就立志要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一名解放軍人,為祖國抗擊日寇和反動勢力,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從軍歲月

1949年5月,年僅21歲的宋良友義無反顧地響應國家號召,加入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被安排進入第27軍81師241團3營12連的隊伍之中,成為一名解放軍戰士。

他憑藉著自己的努力,短短几月就成為連里的機槍手。後面又由於他在戰場上奮勇殺敵的突出表現被提升為尖刀班班長。

在解放期間,他跟隨大部隊在全國參與過多次戰鬥,取得過很多戰功和勳章。

1950年,隨著新中國成立,解放戰爭結束,宋良友原本打算解甲歸田,可是與我們一岸之隔的朝鮮突然爆發戰爭,戰火蔓延到鴨綠江,威脅到我國邊境領土安全。

中共中央當即決定派遣中國志願軍支援朝鮮戰場,而宋良友在得知這個消息後,積極響黨組織的號召,主動報名加入中國志願軍,準備遠赴朝鮮。

我們故事的主人公宋良友參加了朝鮮的兩大戰役,分別是第二次與第五次,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長津湖戰役。

據宋良友老人回憶,當時部隊剛到達朝鮮的時候,他們首先面臨的不是敵人的炮擊,而是寒冷的威脅。

由於是緊急支援朝鮮,很多物資還沒有來得及準備,而那時候是朝鮮的冬季,晚上的溫度低至零下幾十度,而部隊中大多數人常年生活在南方,一下子無法適應如此寒冷的氣候,很多人甚至還出現水土不服的現象。

再加上防寒物資的短缺,部隊中很多同志因為寒冷,造成手腳被凍傷,連機槍都握不住,可即便如此,部隊中卻沒有一個人心生退意,大家都眾志成城,團結一心。

抗美援朝,屢建奇功

1950年11月,朝鮮第二次戰役打響,宋良友所在部隊接到上級臨時委派任務,剿滅美軍在長津湖的部隊。

然而長津湖位於朝鮮最北方,氣候十分寒冷。如果沒有頑強的意志力,是不可能忍受如此惡劣的環境的。

當時宋良友所在部隊沒有充足的防寒物資,很多戰士凍死在冰雪之下。

宋友良在當時的第九團,司令宋時倫帶領第九團的所有戰士們按照計劃埋伏在雪地之中,天氣異常嚴寒,有些戰士在這冰天雪地中睡著後就再也沒有醒過來,期間美軍也曾多次探查,毫無所獲。

經過整整六天的潛伏,第六日的傍晚,隨著一聲號角,宋良友所在第九團的志願軍戰士們,紛紛從雪地中站起,加入了戰鬥之中。

美軍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打得措手不及,但是由於他們擁有精良的裝備武器,戰鬥進入僵持狀態。

美軍見局勢對他們不利,雪地里中國志願軍一個又一個冒出來,讓他們毫無辦法,他們調來飛機大炮,企圖攻擊和嚇跑雪地中埋潛藏的志願軍們。

然而此時的戰士們,個個鬥志昂揚,毫不畏懼,對他們來說,現在最大的威脅不是敵人而是寒冷。

宋友良作為機槍手兼尖刀班長,在面對美軍強烈的進攻時,他在戰鬥時總是衝鋒在前方,與隊友們相互配合,將美軍擊退了一次又一次。

可是敵人的狡詐是他們無法想像的,只見美軍突然將一個油桶丟到宋友良附近,並且將其點燃。

他身旁的一個戰友由於沒有及時躲避,被火焰燒著全身,他想滅火,可是卻怎麼也無法熄滅,就這樣眼睜睜地看著這位戰士犧牲在自己的面前,而自己無能為力。

這瞬間點燃了宋友良心中的怒火,他發誓一定要將敵人全數消滅,以祭奠那些犧牲的戰友。

他拿起手中的武器,勇往直前地衝擊了戰場,經過一天一夜的浴血奮戰,最終中國志願軍取得了最後的勝利,但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讓宋友良最記憶猶深的是長津湖戰役中的新興里戰鬥,這次戰鬥差點讓宋友良失去生命,因此給他留下了最難以磨滅的痕跡。

新興里是位於長津湖東邊碣隅交匯之處,具備得天獨厚的防禦價值和軍事價值。美軍企圖占領這個地方,拿到這個至高防禦點,來扭轉戰局。

當時新興里駐紮的美軍部隊,是有著「北極熊團」之稱的加強團,戰鬥力強大,幾乎從無敗績。而且他們還在等待大部隊支援。

中國志願軍當然不容小覷,在得知美軍的意圖後,馬上就採取行動,先是派遣部隊阻擊美軍支援部隊,然後向新興里的美軍發動總攻,準備一舉占據新興里。

在中國志願軍猛烈地進攻下,美軍節節敗退,他們由於一直沒有等到大部隊的支援,於是決定孤注一擲,準備集中所有兵力從新興里南方突圍。

而宋友良的第九團正好就駐紮在新興里的南方,因此敵人想要突圍,就必須擊敗第九團。

不出所料,美軍的火力集中在宋友良部隊陣地的上空,宋友良和戰友們在面對敵軍來勢洶洶的陣容,都提槍上陣,抱著拚死一搏的決心,與美軍展開了一場殊死搏鬥。

這場充滿硝煙和血色的戰爭持續了三天三夜,宋友良和戰友們將敵人擊退了一次又一次,眼見身邊的戰友越來越少,他們能做的就是死守著陣地,不讓敵人有機可乘。

新興里戰爭快要結束之際,宋友良帶領著戰友,準備最後的進攻。

突然他被敵軍的投出的流彈擊中,炸飛了到懸崖的一顆樹上,腹部被炸出一個窟窿,肚子裡的腸子都出來了,當場就陷入昏迷。

等他清醒過來時,他忍受著劇烈的疼痛,將腸子塞回自己的肚子,用腰帶將傷口包紮好,利用懸崖上的草藤,途中歷經千難萬險,終於返回了部隊。

戰友們發現受傷的宋友良後,馬上將其送往醫院救治,由於救治及時,這才得以撿回一條命。

正是他在這次戰爭中的突出表現,他被授予了戰鬥英雄的稱號,同時獲得一等功勳。

宋良友在受傷後,並沒有選擇回國,而是留了下來,繼續參加戰鬥。

他所在的第九團,也因為新興里戰役而損失慘重,處於休整狀態。

一直到朝鮮第五次戰役爆發,宋良友跟隨戰友們參與了此次戰役,他始終堅持衝鋒在前,憑藉著多年的戰鬥經驗和出色的槍法,帶領著戰友們殲滅了一個又一個敵人,終於突破了敵軍的封鎖線。

由於他在第五次戰役中的優秀表現,他再一次獲得一等功勳。與此同時,他還參了抗美援朝多場戰役,多次獲得過功勳和獎章,可以算得上是功勳卓越。

自願投身祖國建設

1954年4月,隨著韓戰的結束,宋良友回到了國內,次年褪去了戎裝,返回了家鄉,成為一名農民。

在家期間,他從沒有和別人提起自己過去的輝煌,秉承著低調做事的態度,每天也經常關注著國家近期的動態。

有一天,他突然接到上級的命令,派遣他去支援淮南大通煤礦。

在黨組織的安排下,他在那裡成為一名砌磚工人,就這樣在那裡安穩地渡過了一年的時光。

1957年10月,淮北烈山斜井破土開工。

在這個百廢待興之時,政府鼓勵大家踴躍報名參加該項目的建設,宋良友在得知這個消息後,他放棄了如今安穩的生活,再次投身於淮北煤礦開採的建設工作之中,成為了一名挖煤工人。

初到淮北烈山煤礦場,宋良友知道自己能力有限,很多業務都不熟練,需要下苦功夫,來磨鍊和提升自己的技能。

他經常虛心向老師傅求教,獲取經驗,主動學習。

繁重的學習內容,壓得的他喘不過氣,可是他無所畏懼,反而激發他的鬥志,更加拚命學習。

經過他堅持不懈的努力,終於成為一名技術熟練的工人,當上了師傅,還帶起了徒弟。

不爭不搶不紅臉,宋師傅帶徒弟從來不凶人,這是烈山煤礦場的工人祖國英對宋良友的評價。

礦工們都很羨慕那些能在宋友良手下學習的徒弟,因為宋師傅,不僅平易近人,而且教學十分仔細認真,經常以身作則,採取實地教學的方法,讓新人們能快速上手。

在後面的工作,由於宋良友的突出表現,受到烈山礦工們的一致認可,被推舉為班長,在他的領導下,他所帶領的採煤班組,每月採煤量都能超額完成,取得不錯的業績。

1984年7月,宋良友正式從烈山煤礦場退休。

在烈山煤礦場工作期間,宋良友曾從事過多個工種,如門衛、燒鍋爐、掘進、挖礦等等。

無論從事何種工作,他都毫無怨言,勤勤懇懇,真正做到全心全意投入於祖國建設之中。

深藏功與名

宋良友自退伍返鄉以來,從不以功臣自居。連和他共同工作幾十年的同事都不知道他曾經是一名抗美援朝的戰士,還二次獲得一等功。

他在烈山煤礦場工作時,一直保持著一個習慣,那就是不和其他礦工一起洗澡,只是擔心他們發現自己的身上的傷疤,發現自己的身份和經歷。

對於家人,他也隻字未提自己的過去,子女們還是偶然看見父親的一張三等功的獎章,追問之下,宋良友才說出自己曾參加過韓戰,並獲得過三等功勳的事情。

同時還告誡子女不要將這件事情到處宣揚,低調行事,所以這個曾經功勳卓越的老人,就這樣被隱藏了起來。

如果不是安徽省這次退役軍人信息統計,這位老人神秘的面紗至今都不會被揭下,我們也不會認識到他,了解到他的不凡。

令人遺憾的是,宋良友那個裝有他功勳和獎章的木盒,在偶然的一次失火中,被燒毀一空。

在2004年他小腦萎縮和腦血栓,導致無法正常思考和表達。因此,我們只能通過他子女的陳述和檔案記錄來了解這份老人的曾經的輝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bec9f6561d150e4a0b4f351a131bf60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