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妙鴨相機產品負責人:我們是有壁壘的,不做「玩具」和「一波流」產品

2023-08-07     新榜

原標題:對話妙鴨相機產品負責人:我們是有壁壘的,不做「玩具」和「一波流」產品

作者 | 月山橘

編輯 | 張潔

今天是妙鴨相機爆火後的第19天。

憑藉9塊9即可生成高質量寫真照,妙鴨相機以驚人的速度實現了社交媒體刷屏和破圈傳播。「頭號AI玩家」也先後發文《9塊9的AI寫真爆火!深夜上千人排隊,阿里這款AI小程序殺瘋了》《又一款AI寫真軟體刷屏!「妙鴨」們捲起來了,誰能勝出?》跟進。

雖然近日熱度有所下降,但不得不承認其給To C的AIGC產品帶來了不小的啟發。

妙鴨相機微信指數

爆火以來,妙鴨的團隊背景、技術原理、用戶規模、商業化情況等,引發了諸多議論和猜想,然而妙鴨背後的團隊卻表現得十分低調神秘。

8月3日,妙鴨相機產品負責人張月光和運營負責人高穎君接受了包括「頭號AI玩家」在內的多家內容同行的群訪,對行業內外關心的一系列問題進行了首度公開回應,包括:

妙鴨相機是如何從0到1做起來的?
妙鴨團隊成員如何看待產品的走紅?
妙鴨究竟有沒有技術壁壘或者說產品壁壘?
妙鴨是如何保護用戶隱私和數據安全的?
為什麼選擇前置收費?9塊9的定價基於什麼考量?
……

妙鴨相機是阿里大文娛孵化的一個內部項目。今年2月,在ChatGPT掀起的AI浪潮下,張月光建了一個名為「AIGC破壁行動小組」的興趣群,和幾個同事共同研討AIGC領域的前沿信息和產品。後來,他們關注到AI技術在圖像方面的應用,最終定下了「寫實人像」的產品開發方向,然後用3個月的時間打磨出妙鴨相機這款產品。

而妙鴨背後的技術原理、用戶量和未來產品規劃等問題,則被他們視為商業機密,不便透露。

以下是「頭號AI玩家」整理的對話實錄:

妙鴨誕生記

頭號AI玩家:妙鴨相機是如何從0到1做起來的?

張月光:今年2月9號,我拉了五六個同學,建了一個名為「AIGC破壁行動小組」的興趣群,研討AIGC領域的前沿信息和產品,當時並沒有像現在這樣清晰的商業計劃。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們陸續關注到AI技術在圖像方面的應用,包括一些新的工具和插件。

2月底,我們最終定下了「寫實人像」的產品開發方向,妙鴨相機就是我們沿著這個方向打磨了三個多月的成果。其實3月份,一些關鍵的技術要素已經比較成熟了,產品很快就做出來了,但一直打磨到6月底、7月初,我們覺得產品效果能夠面向用戶了,才開始為期兩周的內測。

內測用戶有1萬人左右,集中分布在網際網路+文娛領域,核心是我們的同事圈。大家的反饋和對產品效果的滿意度都比較正向,給了我們很大信心。7月中旬,我們正式對外發布了妙鴨相機。

產品上線之後,引起了比較大的反響,發展速度超出了團隊預期。同時,我們也受到了社會和媒體的監督,及時對存在爭議的用戶協議進行了回應和修正。目前團隊的人數也比最初多了,但總體依然是一個比較小的團隊。

妙鴨相機項目組成員(圖源妙鴨相機公眾號)

頭號AI玩家:為什麼會選擇「寫實人像」這個方向開發一款AI寫真軟體?

張月光:之所以定「寫實人像」這個大方向,我有一些基本的分析。

一是我以前做過相冊類產品,這類產品可以基於算法對照片進行自動分類。數據表明,用戶的相冊中,70%以上是包含真人的照片。如果我們把所有圖片類信息放在一起去看,寫實人像是占比最高的,相應地,可挖掘的價值也是最大的。

第二個考慮是,國內有很多產品試圖復刻Midjourney的模式,這些產品就像一個什麼都能畫的畫家,對技術、算法各方面要求比較高。相對而言,寫實人像的方向更垂直,也更容易落地,寫真這個場景是從寫實人像的方向中進一步細分出來的。

頭號AI玩家:有人猜測妙鴨依賴的是開源模型微調技術,沒有明顯的壁壘,面臨被複製的危機,你們怎麼看?妙鴨究竟有沒有壁壘?

張月光:確實不方便具體透露我們技術的實現方式,我只能說我們是有一定壁壘的。我相信有很多團隊對妙鴨感興趣,試圖參考、複製妙鴨,但自己真正去嘗試後,就會發現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

我認為最核心的是持續疊代產品和拓展場景,我們的技術團隊會不斷打磨、優化產品效果。一言以蔽之就是,做出來東西後,要把它做得越來越好。

從沒想過幹掉海馬體和天真藍,

也干不掉

頭號AI玩家:你們內部復盤下來,覺得妙鴨相機為什麼會走紅?

張月光:我覺得最重要一個因素是,團隊的同學都非常堅定、努力,團隊氛圍簡單、清晰、追求極致。

公司管理層對創新的鼓勵、支持和幫助也非常給力,這是第二個要素。

從產品本身去找原因的話,我覺得有幾個點:

首先是我們對生成效果的追求

「真、像、美」是我們堅持的宗旨,「真」是沒有AI感,「像」是和用戶像,「美」是要比用戶美3分。當整體生成效果達到90分以上,我們才願意把產品放出來,而不是著急上線。我們堅信,如果一個產品能讓用戶產生「哇哦」時刻,那它裂變的機率是很高的。

我們現在處於一個信息過載的時代,而不是信息嚴重匱乏的時代,AIGC本質上跟珍妮紡紗機一樣,只是生產方式的變化,最終還是要生產出相應的產品。如果AI生成的寫真質量達不到線下寫真質量的70%、80%甚至90%,在我看來就很難有商用價值。

其次是運氣和時機

我們的運氣肯定是不錯的,再加上AIGC今年很火,但實際上面向大眾的應用還比較少,妙鴨屬於是比較早的一波。

妙鴨相機APP

頭號AI玩家:很多人稱「9塊9的AI寫真,打敗海馬體和天真藍」,你們怎麼看?

張月光:我們從沒想過幹掉海馬體和天真藍,這只是用戶的口號。

我們的產品可能與現在的攝影服務形態比較相似,但我們希望和攝影攝像行業是共生關係,而不是對立關係。在妙鴨相機最初的感謝信中,我們就提到,會邀請攝影師共同創建寫真模板。妙鴨的B端工作站很快就會上線,未來我們和行業一定是合作關係,而不是競爭關係。

類似海馬體、天真藍的實體拍攝服務是永遠不會被替代掉的。攝影的意義不僅僅在於得到幾張照片,比如說拍一張全家福,一家人聚在一起完成拍攝過程,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有儀式感的事情,AI技術再怎麼發展,也沒法去替代這種體驗。

我們更希望覆蓋一些下沉城市和欠發達地區的用戶,因為他們很難接觸到這種服務。我相信不管在哪裡,人們對於美和拍照紀念的訴求都是存在的。

頭號AI玩家:妙鴨的模版創意是怎麼來的?

張月光:本身團隊內有很多年輕的同學,了解當下的流行趨勢和偏好。但主要還是看用戶,核心是滿足用戶訴求。我們會通過官方自媒體、社群徵集用戶喜歡的模版,觀測大家在社交媒體上的反饋和聲音。未來即將上線的一批模版,基本上都是根據用戶的呼聲產生的。

頭號AI玩家:為什麼要求上傳20張照片?

張月光:20張是目前這個階段保證生成效果和平衡算力成本的最優解。

頭號AI玩家:因為湊不出20張照片,很多人卡在了這一步,未來會不會降低數量門檻?

張月光:我們在努力,但生成效果永遠是我們優先考慮的,我們寧願損失一些用戶,也要保證生成效果。

不會留存用戶數據,

生成物所有權歸用戶

頭號AI玩家:如何看待原用戶協議的爭議問題?

張月光:妙鴨在上線後因為用戶協議的原因引起了一些爭議,我們第一時間進行了修改。怪我們沒有充分說明這個協議,或者說沒有用更簡單、更易理解的方式告訴用戶。

如果大家仔細看的話,會發現其實新舊協議表達的意思是類似的,即妙鴨的AI生成物權益都歸用戶所有,我們沒有所有權,不能進行二次使用。但為了給用戶正常提供服務,我們需要獲得用戶授權,在產品里展示用戶生成的照片,並允許用戶對其進行操作,比如分享、下載等。

原協議是這個意思,但表述可能有一些問題,不太接地氣,用戶理解不了,所以我們馬上修改掉了,沒有任何心理壓力,因為我們壓根就沒想過去干這個事情。

頭號AI玩家:用戶的面部特徵會不會被提取和泄露?

張月光:我們沒有提取用戶的面部特徵,根本沒有這個操作。用戶製作數字分身的過程,不是提取臉部特徵的過程。雖然不方便透露具體的技術原理,但是絕對不涉及用戶臉部數據的提取。

用戶上傳照片時,會有一個識別流程,這個流程是進行一些安全檢測,避免用戶上傳的照片不符合國家法律規定。

頭號AI玩家:妙鴨是如何確保用戶隱私和數據安全的?

張月光:首先,我們在協議里承諾,沒有留存用戶的照片數據。用戶上傳的所有照片,都會在數字分身製作完畢後刪除。我們也沒辦法通過用戶的數字分身,反推用戶數據。

第二,我們也不會把用戶的數字分身或其他任何數據分享給第三方。用戶生成的照片只有自己能看到,產品形態也不具備公共傳播屬性,是否向他人分享、展示完全取決於用戶自己。

此外,我們還做了大量的網絡安全防護。因為即使我們保護用戶的隱私、不濫用用戶隱私,也要防止第三方黑客的獲取。得益於阿里在隱私保護、數據安全方面的整體技術支持,我們目前沒有發現任何用戶隱私泄漏的風險。

AIGC產品第一天收不到用戶錢,

永遠都收不到

頭號AI玩家:為什麼會進行商業化前置?9塊9的定價是怎麼來的?

張月光:第一個原因是算力成本比較昂貴,這一點行業的人都知道。

另外,AIGC時代和網際網路時代的商業邏輯有著根本性的不同。我個人觀點是,AIGC產品如果第一天收不到用戶錢,就永遠收不到用戶錢,AIGC產品誕生的第一天就要有讓用戶付費的能力。

如果你把網際網路所有業務抽象出來看,本質上都是一種信息流通和渠道生意,這個渠道一開始是免費的,然後會逐漸增加抽傭或者通過其他方式實現二次變現。

而AI產品本身是工廠,工廠生產的貨品,如果第一天賣不了錢,以後也賣不了錢。這就是為什麼我堅信好的AI產品第一天就能讓用戶付錢。

至於為什麼定價9塊9,我們是經過測算和考慮的,希望能給用戶提供一個簡單易懂的價格心智。從我們觀察到的用戶自發傳播的情況來看,9塊9拍寫真是用戶比較容易接受和理解的。

頭號AI玩家:是否已經實現盈利?

張月光:這個帳還不方便算,我只能說我認為我們是一個相對健康的商業模式。

頭號AI玩家:未來是否會推出訂閱制、上調9塊9的生成價格、上線付費模版?

張月光:我們肯定是期望有更多元的商業模式,具體不太方便講,大家可以對產品保持關注。

不做「玩具」和「一波流」產品

頭號AI玩家:總用戶量是什麼水平?妙鴨APP下載量和用戶復用情況怎麼樣?

張月光:這些涉及到具體的數據指標,是機密性的,不太方便進行分享,只能說效果還不錯。用戶復用符合預期,甚至比我們的預期高一點。

頭號AI玩家:市場上有很多產品,在刷屏後很快就銷聲匿跡了,妙鴨後續的生命力如何保持?如何避免曇花一現?

張月光:一個產品的刷屏在這個行業很常見,有些產品確實能夠吸引大眾關注,然後就沒聲音了,但也有產品沉澱下來了。比如臉萌,大家都認為它在刷屏後銷聲匿跡了,但實際上它是被抖音的濾鏡和特效承接了。這是一種非常穩定的需求,到今天依然有很多用戶每天使用。

我們肯定希望妙鴨相機能有更長的生命周期,為用戶提供更長線的服務,而不是「一波流」的東西。

當然,這有賴於我們持續疊代產品,提高產品效果和服務質量,為用戶提供低成本、高質量、穩定的圖像服務,而不是單純的「玩具」。

雖然產品本身具有一定的娛樂屬性,大家肯定都是覺得好玩,但單純的嘗鮮和娛樂不是我們的追求。從長遠的業務規劃和預期來說,我們希望它是一個能為用戶提供基於AI攝影攝像或者美學服務的平台,而不是玩一下的小玩具。與其說避免娛樂化,其實更多是避免玩具化,我們不希望它成為一個小玩具。

至於怎麼做到這一點,我們最開始在產品定位上切割得就比較清楚,明確自己是一款AI寫真產品。不管是用戶對我們的理解,還是我們本身的產品設計,都非常專注在這一點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bec0cc6874811a7a31cfa70999b19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