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已經決定獨自研製這款寬體遠程客機,不想再等俄羅斯了!

2023-11-03     瞳眼天下

原標題:中國已經決定獨自研製這款寬體遠程客機,不想再等俄羅斯了!

現在在巴黎展出的不是中俄合作的CR929,已被稱為C929,其中代表俄羅斯參與的字母R已消失。

在巴黎航展上,中國商飛公司展示了商飛寬體遠程飛機項目。根據描述,這款國產寬體客機可容納 280 至 320 名乘客,航程可達 12000 公里。從外觀上看,這款國產飛機與中俄聯合項目CR929遠程寬體客機沒有什麼不同。

事實上,CR929遠程寬體客機是中俄聯合研製的雙通道民用飛機。但之前的名稱CR929現在已被「寬體商飛」字樣所取代。這說明中國已經決定獨自研製這款飛機,不想再等俄羅斯了。

這架客機的性能指標很好,機翼也很好,但如果中國突然決定走自己的路,那發動機如何解決呢?實際上中國早已經與烏克蘭的馬達西奇公司接觸,願意合作發動機。再加上中國也在國產發動機,所以中國以後不再需要俄羅斯的的發動機。

四年過去了,俄羅斯手中仍然沒有PD-35,而且在可預見的未來也看不到它。由於俄羅斯正受到大量經濟制裁,嚴重影響了研發進度。所以中國必須得自己想辦法,自行解決發動機問題。

根據俄羅斯的說法,即俄羅斯重型飛機發動機PD-35將不會早於2030年出現,也許根本不會出現,取而代之的是動力較弱的PD-26。那麼中俄合作的CR929 寬體客機項目還能指望什麼?

眾所周知,在以前的和平時期,民用航空發動機,一般由勞斯萊斯或通用電氣公司壟斷。俄羅斯的悲慘經歷表明,嚴重依賴西方技術是多麼危險。華盛頓一彈指間,波音和空客就被禁止向俄國出售新客機並禁止俄國的客機提供備件和維修服務。與此同時,還對俄羅斯自研的超級-100 和 MC-21 客機的零部件供應實施了制裁。

現在中國真的準備好冒著風險能自行解決發動機嗎?

據了解,中國正在為CR929開發自己的重型燃氣渦輪發動機,項目名稱為AEF3500。但這是一項極其複雜的任務,如果沒有經驗或相關能力,就無法快速解決。

您以回想一下中烏聯合項目 AI-38 旁通渦輪噴氣發動機。它們的基礎是來自 馬達西奇 的 D-18T 渦輪噴氣發動機,該發動機配備在 安-124 和 An-225等大型運輸機上。在三轉子配置中,AI-38發動機預計可產生30-34噸的推力,預計由中國重慶的一家中烏合資企業生產。眾所周知,中國自1991年開始就在大量吸引烏克蘭航空人才,每年都有烏克蘭專家來到中國投身建設甚至定居。

中國本來打算吸收馬達西奇,因為看到了一個獨特的機會之窗。直到最後一刻,驚慌失措的美國人才介入,中烏合作被迫中斷。

所以C929寬體飛機是否會使用類似於 AI-38 的發動機來代替俄羅斯 PD-35 和西方發動機?幾年後我們就會看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beaa92897e476401daaf1db57183ded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