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的劉嬸是來幫兒媳婦小雅帶孫子的,她的孫子小飛現在快3歲了,都是她一手帶大的。平時,她兒媳婦小雅下班回來後,也會幫忙帶。但是,劉嬸卻不喜歡,因為,倆人因為帶孩子的事情已經吵了好幾次了。
劉嬸說小雅太慣著孩子了,只要孩子一哭,小雅對孩子就是百依百順。每天小雅下班回來,孩子就哭著要小雅陪。於是,小雅就不吃飯陪孩子。
孩子這麼小,也喜歡看電視。小雅也是,只要孩子一哭,就不管了。於是這麼小的孩子,不是看電視就是看手機,讓劉嬸看了就心疼,生怕孩子的眼睛視力下降。
還有就是小孩吃零食,本來劉嬸是不給娃吃零食的。但是,小雅覺得別的孩子都吃,自己的小孩不吃的話就會眼饞,於是經常給孩子買零食。偶爾吃點也無所謂,但是小飛是經常吃。假如說劉嬸要管,孩子也是哇哇大哭。
這讓劉嬸覺得好尷尬,每次自己一管孩子,孩子就哭。每次孩子一哭,小雅就向劉嬸甩臉色。時間長了,倆人因為帶娃這事就總是鬧矛盾。有一次,倆人又因為小飛吵架的時候,小雅就說:「這麼小的孩子懂啥?別太嚴苛了」,讓劉嬸氣得無話可說。
現在的小飛儘管這麼小,但是也懂得看臉色了。只要是小雅在家,小飛就想幹嘛幹嘛,遇到不順著自己的,就哇哇大哭,似乎哭成了小飛對付大人的法寶。現在的劉嬸也不敢隨便管孩子了,只有趁小雅不在家的時候管孩子,但是孩子也沒有一開始好管了。不過,在和劉嬸一起的時候,小飛是很少哭得。因為,他知道哭也沒用。
但是,對於小雅這麼慣著孩子,劉嬸是真的憂心。因為,她怕小飛長大後更無法管教,會無法無天。俗話說「慈母多敗兒」,她信這個理。
小編也覺得劉嬸的擔心是有道理的,記得著名的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曾經發表過這樣的觀點,她認為現在很多犯罪或者是自殺的少年就是因為在小的時候,父母缺乏管教。但是等到孩子到了十多歲的時候,父母突然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開始管教孩子。這樣的話,孩子幼時已經形成的壞習慣很難得到糾正,孩子對父母的逆反心理也更嚴重,就很容易走極端,犯下難以挽回的錯誤,讓父母后悔。
記得在看某檔綜藝節目的時候,郭德綱談到自己和兒子郭麒麟之間的關係,說對兒子的管教從小就很嚴格,是因為想自己管得嚴格些,省得孩子將來踏入社會的時候吃虧。因為,社會上的人可不都是郭麒麟的親爹,會讓著他。
小編覺得專家和郭德綱的想法都是很正確的,作為父母,千萬不要以為孩子還小就什麼也不管。因為,等到孩子大了,你想再管恐怕也管不了了!
所以,與其讓孩子將來長大後被社會管,不如趁他還小,父母好好地自己管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