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話劇《單寧》|只要你不離開,我就不殺你

2023-04-25     有染

原標題:評·話劇《單寧》|只要你不離開,我就不殺你

話劇《單寧》改編自微信公眾號「沒藥花園」於2022年6月9日所發布的一篇關於「美國西維吉尼亞州高中少女失蹤謀殺案」的真實案件分析。

這篇文章中講述了從小無話不談的好朋友思凱拉和希拉在上了同一所高中後,認識了另一個好朋友瑞秋,三人不久就成為了密不可分的鐵三角,但之後希拉和瑞秋卻一起謀殺了思凱拉。

三個青春陽光的花季少女,密不可分的好朋友之間為什麼會發生如此殘忍的謀殺?

這篇文章中對希拉和瑞秋二人謀殺的動機進行了分析,排除了同性戀、朋友間的嫉妒、單親家庭的嫉妒三個方面的原因,最終聚焦到瑞秋的一句話「因為我們不喜歡她了,不想再和她做朋友了,這是唯一一個可以擺脫掉她的方法。」

由此將謀殺的動機歸結為「校園霸凌」,希拉和瑞秋二人通過對思凱拉的攻擊和傷害去獲得施暴的快感。

但顯然,話劇版《單寧》對希拉和瑞秋二人所計劃的「謀殺」,並非是將其簡單地歸結為「校園霸凌」行為。舞台版本的改編在基於真實案件的基礎上,更進一步走進三個青春期少女的內心,對三個女孩之間神秘複雜的友誼關係進行了更深層地剝露。

劇中的Shiira,Engres,Sky原型人物分別是希拉、瑞秋和思凱拉。

在真實案件中,希拉是一個社交媒體的重度使用者,自己每一時刻的所思所想,事無巨細都會分享在社交媒體上。希拉也是一個旁人眼中的「離經叛道者」,古靈精怪,想法極多,且常常會做出一些具有反社會傾向的行為。

希拉為什麼會如此?僅僅將其解釋為個體之間的人格差異似乎不具有很強的說服力。

亞里士多德說「從本質上講,人是一種社會性動物」。人的性格的形成,後天的社會性因素往往具有更大的影響力。

而話劇版《單寧》為Shiira的這種性格找到了一個更好的載體: 孤獨童年所帶來的渴望被關注、被需要的心理

劇中的Shiira兒時父母便離異,原本跟著貧窮的母親,後來遇到富有的繼父,但生活環境變了,自己卻始終是一個不被關注的人,由此而造成的極度的孤獨感讓她感覺或許死亡更好一點。但她遇見了Sky,Sky教她怎麼去跳過浪花,怎麼去保護自己,她感到了自己在被關注和被愛護,是Sky拯救了當時即將走向死亡的她。於是她把Sky當作自己最好的朋友,像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一樣在緊緊地抓住Sky。她希望Sky關注自己,需要自己,離不開自己,她喜歡並需要這種感覺。因此她總是把自己偽裝地很強大,她離經叛道,樂於去做一些反社會的行為。她把自己當作「神」,嘲笑著這些她看來不敢反抗傳統社會文化的「傻瓜」,她想讓朋友崇拜自己,依賴自己,並藉此來達到控制她們的目的。正如她所說,她希望看到Sky為自己哭,為自己笑,不,是自己可以隨時使她哭,使她笑。無論是在與Sky還是與Engres的友誼中,她都是作為一個強勢的主導者的角色。

公眾號「沒藥花園」的主筆人何襪皮提出了「寄居蟹人格」這個名詞,劇中的Shiira就是這種人格的代表。寄居蟹有著堅硬的蟹甲,身體卻是一個軟體動物,為了保護自己,它會尋找海螺並把它絞殺,以圖霸占它的外殼。劇中Shiira與Sky和Engres之間的關係,正像是寄居蟹與海螺之間的關係。 寄居蟹把海螺作為自己的盔甲,卻剝奪了海螺的靈魂。但看似海螺被寄居蟹所控制和奴役,實則卻是寄居蟹離不開海螺。正如劇中Sky對Shiira的指責「你就像個裝模作樣的寄居蟹,亂舞著蟹鰲好像很厲害似的,實際上呢,你的內在醜陋、脆弱、空虛。」一旦海螺的精神覺醒,寄居蟹就會再次失去自己的盔甲。

曾經的Sky和Shiira「答應彼此,要永遠做一個女巫」,但隨著漸漸長大,Sky不想再這樣繼續「瘋狂」下去,她有了自己的計劃、方向和目標,而她的這種「不聽話」是Shiira所不能接受的。她希望Sky只屬於自己一個人,她想證明自己依舊被Sky所關注和需要。於是她和Engres一起聚會、拍照,並在社交媒體上將二人打造成「最好的朋友」,通過引起Sky的嫉妒來證明自己對她的重要性。她用一種極端殘忍的方式殺掉了Sky的小狗雪球,原因是它分散了Sky本應放在自己身上的注意力。當Sky要離開自己,不想再和自己做朋友時,她瘋狂地拿出一把刀喊道 「只要你不離開,我就不殺你」 。最終她殺掉了無法挽留的Sky,這樣Sky就只屬於自己了。

為什麼將劇名定為「單寧」?導演張慧說她看到了這三個女孩關係中飽含的酸澀氣質,就像是紅酒中的Tannin (鞣酸),適量會使酒香馥郁,過量則會致癌。而朋友們的關係中也有這樣一個「度」。Shiira最終選擇殺死Sky,即是因為她對二人友誼的要求超過了這個「度」,她需要的Sky是一個完全從屬於自己、任憑自己所控制和奴役的沒有靈魂的軀殼,但Sky卻無法滿足她,這種不合理的要求最終導致其走上了「謀殺」這條犯罪之路。

如果說真實案件中希拉和瑞秋二人謀殺思凱拉用女生間的「三角關係」還能夠解釋,那話劇版《單寧》中這種原因則被完全排除了,自始至終Shiira內心最需要的朋友只有Sky,Engres只是Shiira為了挽回Sky或者謀殺Sky而找的一個幫手而已。

導演在真實案件的基礎上對故事進行了更富有戲劇性的處理,將故事發生地安排在一個老酒窖,時間則是一個仲夏之夜,故事情節和舞台展現的重心聚焦於Shiira、Sky、Engres三位青春期少女友誼和感情的複雜變化上,使每個人物的內心都得到了深刻的揭露,舞台處理也很富有特色。

首先,是「酒窖」這個空間的選擇。酒窖,是一個昏暗和隱蔽的環境,這樣的環境常常適合做一些私密的、不想被人發現的事。一桶桶紅酒常年被放置在這裡,看起來寂靜,但其內部卻在持續發酵著。Tannin ,紅酒的靈魂,有了它才有了酒香馥郁,但這些劣質的木製容器卻常常使它變質。這裡的一切都是富有象徵意味的。昏暗的酒窖,象徵著青春期少女隱秘的內心。外表看起來平靜,內心卻波濤洶湧,友誼看似美好,陰謀卻在醞釀。每個紅酒桶看似一樣,但內在卻有所不同,Shiira顯然是那個Tannin 過量而發生變質的紅酒。她認為Tannia在更好的容器中會發酵地更加香醇,但這些劣質容器卻使它苦澀,隱喻著她孤獨的童年造成了她現在這種異樣的性格。

其次,是舞台上通往酒窖的那個大大的門,就像是一隻始終張開的大大的眼睛,在觀看、記錄著這裡所發生的一切。該劇的舞美設計徐愔說這是「一種被凝視的感覺」。儘管這是一個隱蔽之處,但是發生在這裡的一切並非就被永久埋藏。發生在這裡的謀殺不僅被社會所凝視,也被每個人的內心所審視。原案件中警方雖經過幾個月的查證但最終找到了真相,瑞秋在長期內心的煎熬和掙扎中也選擇了坦白。話劇一開始,這隻眼睛上便在放映著三個好朋友之間的玩鬧視頻,Shiira問著Engres和Sky「你想選擇怎麼死掉」,看似是玩笑,但謀殺的計劃似乎在那時就已經開始在醞釀。這隻眼睛記錄了之前的一切,也在見證著現在的一切,一切都在被凝視中。而舞台上大大的眼睛,似乎也在凝視著台下的觀眾們。

再次,舞台的燈光運用也很有特色。除了在情節敘事上的作用之外,還展現了人物的心理,烘託了氣氛。 劇中有兩個場面是很引人注意的:第一個是Shiira與Engres在玩鬧時,Shiira突然用內衣將Engres的脖子緊緊地勒住,這時燈光發生變化,Engres在瘋狂掙扎,幾近窒息,等到燈光恢復原樣,二人玩鬧的聲音瞬間恢復,似乎剛才的情景並未發生。第二個是Engres與Sky一起在排演《仲夏夜之夢》,Engres扮演沒有人愛的海倫娜,Sky扮演被人愛的赫米婭,突然Engres走到Sky後方,用手緊緊地掐住Sky的脖子,這時燈光又發生變化,Sky劇烈掙扎,等到燈光恢復,二人又回復到排練的情景中,似乎剛才的一切也並未發生。

這兩個場面中燈光的變化所表達的是戲劇空間的變化,從現實空間走進了人物的心理空間,或者說是將人物內心慾望進行了可視化的展現。

除此之外,燈光的運用也非常寫意。在Sky發現小狗雪球被殺死在酒桶中之時,舞檯燈光變為紅色,當Shiira用刀瘋狂將Sky殺死時,舞檯燈光也變為紅色並快速地閃動。紅色的燈光象徵地被殺死的生命,頻繁的閃爍則更極致地展現出了這一場面震動與瘋狂的氣氛。

最後,是話劇對多媒體視頻的使用。舞台上那個巨大的眼睛在隨著情節的發展播放著不同的視頻,主要有三個方面:首先,開場與結束時對三個女孩的呈現,開場時三人快樂的玩鬧,結束時三人處於安靜的睡夢中,似乎這期間舞台上所呈現的一切謀殺的罪惡與殘酷只是一場夢,女孩依舊是那樣地美好。 其次,在Shiira離開酒窖以及講述自己與Sky最初的相遇時,螢幕上會播放她的畫面,像是夢境中的她,似乎是在揭露和展現著Shiira當時的內心世界。第三是Shiira在乞求Sky不要走時,螢幕上在播放《慾望號街車》中斯坦利強暴布蘭奇之後向斯黛拉懇求原諒自己的畫面。斯坦利在樓下,斯黛拉在樓上,而舞台上同樣是Shiira在樓下,Sky在樓上,相似的情景,相似的結果,斯黛拉原諒了斯坦利,而Sky也擁抱了Shiira,但最終Sky卻死在Shiira刀下。

相比真實案件,話劇《單寧》賦予了三個女孩更加立體的人物性格。

Sky的獨立意識更加強烈,她是自主地去拋棄Shiira所追求的這種瘋狂的行為;Engres雖被Shiira控制,但她卻一直並未同意和參與謀殺Sky,最後選擇和Sky一起離開Shiira;而Shiira反社會性格的形成也並未被歸於天生的性格差異,而是由於其孤獨的童年。

人性並非就是絕對的善與惡,性格背後都有其形成的外部因素,這應是該劇所要傳達的一點。

-劇終-

洋蔥

戲劇中人性的探索者

本文落筆於4月21日

上海FANCL藝術中心·藝海劇院大劇場

觀看後

配圖為劇照,攝影王犁

經授權使用

有染·與美好發生關係

舞 台|藝 文|悅 音|映 像

more:

真好·最完整攻略 | 2023上海·靜安現代戲劇谷啟程!

評·《兩京十五日》|千里長河,不抵深情暗涌

話劇《春風十里不如你》 | 他們最後的14天,就像兩人依偎在天堂

《霹靂》主創談 | 剛開始做戲大家見笑了,但裡面有點新東西,歡迎來批評指正

漢藏雙語版《哈姆雷特》,曾經的畢業大戲,如今溝通世界的作品

評·上話版《玩偶之家》|時隔四年,再論女性覺醒和《玩偶之家》

評·《第七天》 | 孟京輝的死亡遊戲

更多閱讀 可點擊

張艾嘉 林懷民

佟欣雨 | 丁一滕 | 楊易

史依弘 | 蔣瑞徵 | 黃俊達

沈偉 | 杜邦 | 馮英 | 段妮 | 熊源偉

桑吉加 黎星 張晉浩

大劇場版《枕頭人》 | 《傾城之戀》 | 《沉默的真相》

《永不消逝的電波》

烏鎮戲劇節

亞洲大廈| 進念二十面體

- 靈 魂 編 輯 部 -

執行編輯:五月初五

校稿:Miss Helen & Lucifer & Vane

責任編輯:Paula & Cheers

主編:許安琪 &阿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bd95ca5b9484012d01e85e3845d8284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