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宿內偷裝攝像頭 住宿業背後有灰色地帶?

2024-09-26     第一財經

[ 在筆者看來,最根本的保障方式不應該是讓客人自帶設備來做安全檢測,而是各大住宿業經營者需要從制度、硬體和管理等方方面面來杜絕客人隱私泄露,做好住宿安全保障。 ]

住在民宿房間內居然被偷拍?就在近期,一家民宿內被發現安裝了偷拍設備,引發糾紛。

9月24日深夜,石家莊市公安局新華分局官微發布警情通報,回應網友稱其在新華區某公寓探測搜尋偷拍設備過程中與民宿業主等人發生衝突事件。

通報稱,石家莊市公安局新華分局已於9月24日將涉嫌非法使用竊聽、竊照專用器材罪的犯罪嫌疑人王某華(男,27歲,定州市人)、王某傑(男,27歲,定州市人)、李某(男,24歲,定州市人)全部抓獲並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經審訊,這三人與民宿業主並不相識,對其借住宿之機在客房內偷裝網購監控設備以牟取非法利益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針對民宿業主的過激行為,警方已對涉嫌擾亂公共秩序的違法行為人李某如(男,54歲,深澤縣人)、張某華(男,32歲,陽原縣人)、李某平(女,39歲,平山縣人)依法予以治安處罰。

住宿企業所登記的客人信息、客房內客人生活行為等都涉及個人隱私,上述偷拍行為無疑是侵犯客人隱私的,那麼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問題?

筆者對多位住宿產業者採訪後了解到,目前住宿業比較細分和多樣化,酒店、公寓和民宿等業態並存,酒店又分為大型連鎖品牌酒店和單體酒店,公寓和民宿則比較分散,尤其是這幾年迅速發展的民宿項目,大多是個體業者經營,連鎖化經營者比較少。

因此從管理來看,大型連鎖酒店企業會有一套相對完善的管理制度,其中對於安全管理都有明確規定,比如客人所登記的信息、客房隱私保障等都有規章制度,不可隨意泄露客人隱私。相對而言,民宿這類分散型經營的住宿業態難以統一規範化。

說回客房內安裝攝像頭這件事情,其實這並非第一次發生,此前也有住宿場所被發現有此問題,那麼誰安裝的攝像頭?為什麼要安裝?

有部分業內人士透露,會在客房內安裝偷拍設備者,一是住宿業運營者本身,二是第三方比如其他住客或相關人士。至於為什麼要安裝,這就涉及背後灰色產業鏈。不論是運營者本身還是第三方人士,他們在獲得客人生活隱私畫面資料後,大機率會出售給一些傳播不健康信息的「灰色產業」網絡平台,以此牟取利益。此類偷拍和出售他人隱私的灰色生意在住宿業一直存在,大型連鎖酒店企業管理嚴格一些,品牌背書和信任度較高,而鬆散的民宿管理整體不嚴,大多依靠業者自律。

此次發生糾紛事件後,大家都將目光聚焦到了住宿安全問題上,筆者認為,依靠業者的自覺性是加強安全管理的一部分,與此同時,也必須加強制度和硬體方面的保障。比如建議酒店、公寓和民宿經營者都要定期對所經營的客房進行高密度偷拍檢測,把這個安全檢測工作變成常規例行工作,並與警方保持聯絡,最大化地保護消費者的隱私和住宿業的正常運營。

這就好比,客房要打掃乾淨才能讓客人入住,而客房也要在保證隱私安全的前提下才能讓客人進入。

目前市場上有不少防偷拍的檢測儀器出售,筆者查詢後發現這類儀器的價格從數十元到上千元不等,也有部分客人通過自備檢測設備來提高安全性。但在筆者看來,最根本的保障方式不應該是讓客人自帶設備來做安全檢測,而是各大住宿業經營者需要從制度、硬體和管理等方方面面來杜絕客人隱私泄露,做好住宿安全保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bd6ff7bbbf6d9383ae9c6b1792627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