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T大尺寸加碼,星瑞這樣的「B級家轎」,能成家用市場主流嗎?

2022-08-29     汽車葫蘆圈

幾乎不用仔細觀察,我們就能輕易地發現:當今的車是越做越大。現在不少A級車,其尺寸能與十幾年前的B級車媲美;而現在不少B級車,尺寸則達到了以往C級車的水平……越來越大的尺寸,真的是普通消費者所需要的嗎?

今天,我們找來了一款很有代表意義的「越級座駕」——新款吉利星瑞,這台能與主流B級車媲美的A級轎車,它到底能為消費者帶來什麼?除了尺寸大之外,它又有哪些過人之處?

大尺寸有了,但是大尺寸的意義何在?

車長4785mm、車寬1869mm、車高1469mm、軸距2800mm……如果把這樣的尺寸放在歐洲,不管是德國人法國人,都會認為這是一台標準B級車應有的水準。畢竟,歐版Passat的尺寸還沒有這麼大。

不過吉利還是很老實,將尺寸這麼大的星瑞定位成了A級車或者A+級別,而且售價也在11-15萬元區間,與大部分合資A級車持平。

乍一看,A級車的價格、B級車的尺寸,星瑞性價比的確很高。

但是,車輛的尺寸不能說明一切,實打實的體驗才是評判車輛的最終歸宿。

我們先從車輛的設計說起,畢竟氣質很重要。

如果單從車輛的設計語言來看,星瑞所呈現出的大氣與穩健,其實已經將目標客戶劃分得很明確了,那就是三四十多歲的中青年群體。

這一代用戶除了追求大氣與穩重之外,其實也很在意細節處的精緻程度。

作為一台售價不到十五萬的轎車,星瑞在這一點其實做得還是比較到位的。整車無論是鈑金接縫的精準程度,還是車漆的細膩度,放在合資品牌中都算是中上水平。

而且在不久前,2023款星瑞還推出了只此青綠版特別車型,通過千里江山山水畫中的石青和石綠元素融入,讓這輛車以濃厚的中國風元素,收穫了不少有情懷的用戶的喜愛。

整體來看,星瑞的外觀已無太多可指摘之處,而我們則更加注重車輛內在的質感。

先從乘坐方面來說,星瑞的重點在於寬敞的內部空間,不論前後排,駕乘者都能獲得較高的舒適性。通過實際的體驗,我們可以負責任地說,星瑞這台A級車的內部乘坐體驗,絲毫不遜於邁騰這種標準的B級車。

而且在內飾設計方面,不管是中控台的線條刻畫,還是翻毛皮、金屬等材質的廣泛運用,也都展現出了星瑞越級而立的底氣。那麼,為啥吉利還要讓星瑞老老實實地當A級車呢?

我想最大的原因,就在於細節。很多B級車的細節都做得很飽滿,例如它們的手套箱不僅有絲滑的阻尼杆,其內部還有植絨處理;再比如,它們的後排扶手都是儘可能寬大,而且集成了杯架、儲物盒甚至是多媒體控制模塊……但是在星瑞內部,這些日常不容易使用或者看到的地方,處理都相對比較隨意了。當然,正所謂一分錢一分貨,在十五萬的價位內,星瑞幾乎已經是質感的巔峰水準了。

有了更大的尺寸,也有了不錯的質感,這樣的星瑞,真的是我們所需要的嗎?

如果單純地拋開用戶群體,去討論車輛的意義,那就是耍流氓。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星瑞的外觀可能不算運動、過大的尺寸也讓年輕駕駛者難以駕馭。如果在成立家庭之前買這車,或許不如領克03或者02HB來得實在。

但是星瑞的目標客戶,是三四十多歲有家室的群體,這一類用戶需要的是中庸的氣質和足夠高的性價比。這樣來看的話,能讓一家子坐得舒舒服服、能代步也能長途遠遊的星瑞,就顯得比較合理了。不過,對於這一類用戶來說,光靠大尺寸還是不夠的。星瑞之所以能成為眾多家轎用戶的首選,靠的更是綜合實力的提升。

超規格的配置,帶來的滿足感會更高

之前我們已經說到,星瑞這種家用車的用戶年齡分布普遍在三四十歲左右。而這一代用戶,兼具著七零後與九零後兩大群體的雙重特點:第一,喜歡高配置,認為配置即性價比、第二,喜歡高度智能化表現,樂於接受新鮮事物。想要滿足這一代用戶的需求,吉利必須在配置層面,拿出更多的誠意來。

這樣的誠意,不僅僅在於星瑞全系配備了座椅電動調節、自動空調、車窗一鍵升降等舒適性配置。同時,星瑞在智能網聯和智能輔助駕駛端,也有不少拿得出手的表現。

2023款星瑞全系配備了銀河OS車機系統,並且集成新一代E02高性能晶片。

首先在功能性方面,當代智能汽車該有的智能語音交互、網聯APP、在線導航、OTA升級都沒有缺席。

其實對於吉利的潛在用戶來說,大家倒不是太在意系統的功能是否足夠豐富,而是車機系統是否有所優化、是否足夠流暢。畢竟在前期,吉利旗下包括星瑞在內的車型,都比較容易出現死機、卡頓等問題。其實在升級E02晶片之後,新的銀河OS車機系統的流暢度要提升了不少。

而且即便是萬一遇到螢幕操作卡頓的情況,駕駛者也可以通過實體按鍵來控制空調,至少不會影響到車輛的正常使用。除此之外,針對老款車機的卡頓問題,目前也有外掛「銀河精靈盒子」的方式去進行解決,即便是老用戶也可以實現硬體的升級。

來到智能輔助駕駛方面,從售價13.97萬元的車型開始,星瑞就以12個超聲波雷達為基礎,實現了L2級別的輔助駕駛功能。

具體來看,這套系統擁有ICC智能領航系統、ACC S&G全速自適應系統、BSD盲區監測系統、SLIF限速標誌識別提醒等多種實用功能,可以在出行時提供更加便利、安全的出行體驗。

其實,從整體的舒適性配置,再到智能車機和智能駕駛輔助配置來看,在11-15萬價位以內,星瑞的表現都算得上是比較能打的存在了。除了大尺寸之外,星瑞也有較高的配置,這兩大優勢,也算是對家庭用戶展現出了較高的吸引力。

關注核心機械素質,星瑞除了2.0T還有啥?

其實隨著網絡的快速發展,人與人之間、人與企業之間的信息差越來越小。進入到汽車行業,我們也發現:大家都越來越懂車了。在買車的時候,尺寸、舒適性、配置、做工是影響購買的重要因素,但最終,大家還是要看車輛機械素質的。

CMA架構,本身就是星瑞的一張名片。吉利開發的這一架構,具備高安全性、高擴展性等優勢,而且領克、沃爾沃等品牌也在廣泛使用。而基於CMA架構打造的星瑞,其實從表面來看,給消費者們帶來了更多實在的東西。

例如這輛車採用的前麥弗遜+後多連杆底盤結構,不僅有著用料紮實的特性。同時,吉利的調校手法也被不少消費者認可。這台以舒適為基礎導向的轎車,得益於長軸距和獨特的避震器調校手法,能夠很有效地分散來自車底的震動,並且在高剛性車身的加持下,車輛自身的一體性表現也很不錯,足以在出行中提升更高的舒適度。

而在底盤方面,全系配備2.0T發動機和7速濕式雙離合變速箱的舉措,更是讓星瑞看起來極具誘惑力。

在發動機方面,星瑞採用的2.0T機型其實採用了沃爾沃的Drive-E技術,主打的就是一個動力強勁。

別看這台2.0T發動機的最大馬力為190Ps、峰值扭矩為300N·m,在2.0T排量中並不算突出。

但是在開過之後,你才會發現,這台2.0T發動機的整體動力儲備算是比較充沛的存在了。日常在城市道路駕駛,即便是在經濟模式下,它的低扭也同樣有著不錯的爆發力;即便是上到三千多米的高原,它依然能以輕快的動力響應,給你提供信心十足的駕駛感受。這種基礎排量帶來的自信與充沛,在1.5T機型上,是很難感受得到的。

而且與之匹配的7速濕式雙離合變速箱,也展現出了吉利的調校功底。

在目前的家用車型中,公認的最優變速箱應該是大眾的DQ380系列。在邁騰2.0T和帕薩特2.0T車型上,DSG變速箱的響應速度足夠快、頓挫足夠低。至於星瑞,在筆者看來,它的7速濕式雙離合變速箱依然有著這樣的特性,甚至在頓挫抑制方面,已經超過了大眾的水準,足以提供良好的行駛品質。

從動力結構來看,星瑞的這套動力組合的確足夠厚道,也展現出了足夠出色的技術功底。

不過對於家用消費者而言,我們關注的不僅僅是動力性能和動力調校,更多的則是後期使用的成本問題。

2.0T動力,註定不會有太低的油耗,星瑞的NEDC油耗為6.7L/100km,但是在實際用車過程中,其百公里平均油耗普遍會達到8.5L-9L這樣的水準,而且還需要加註95號汽油。對於普通家庭用戶來說,這算是不小的支出。即便是星瑞提供了三包期內的免費保養政策,可以在此期間降低一些使用成本,但是在出保之後,車輛的保養費用也並不會便宜。

綜合來看,星瑞的這套2.0T動力總成,對於家用消費者來說有優勢也有劣勢。其實在吉利目前的動力陣營中,有1.4T也有1.5T發動機可用,甚至還有一套出色的混動系統。如果在後期,星瑞能推出售價更便宜的1.4T或1.5T車型甚至是雷神混動車型的話,相信其產品競爭力也會更進一步。

結語

綜合來看,擁有B級尺寸、全系配備2.0T動力的星瑞,算得上是家用轎車中十分厚道的一款車型了。特別是在2023款車型推出後,無論是質感、實用性還是性價比,它在11-15萬價位區間,幾乎沒有太多的競爭對手。只不過,星瑞目前主要的問題,就是車型太單一,尤其是動力矩陣比較單一。如果在後期能夠繼續豐富的話,相信星瑞也有機會和卡羅拉、軒逸等車型一樣,成為真正的車壇常青樹。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bd5a01d9bcf52518cffafdda715cacc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