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偏心的根源到底是啥?答案扎心且現實,不止重男輕女那麼簡單

2023-04-22     好孕

原標題:父母偏心的根源到底是啥?答案扎心且現實,不止重男輕女那麼簡單

前幾天,刷到這樣一個視頻:一名女子難過地說當初弟弟結婚,她拿出三萬塊錢給父母。

弟媳生小孩,她拿錢。隨後孩子一歲生日和兩歲生日,她也都拿錢。甚至連弟媳過生日,她也出錢。

結果她生病被辭退了,父母和弟弟、弟媳卻連一句關心的話都沒有。她實在是沒辦法,於是想向父母要回3萬塊錢。

但父親卻冷漠地說」行,三萬塊錢給你,以後就斷絕父女關係「。

對此,有不少網友直言」都差不多,我們這代家裡有男孩的,資源一般都在男孩那裡。不管是錢、房和人手。

但需要出錢出力的時候,卻首先想到女兒。可笑的是,父母嘴上還說自己不偏心,對誰都一樣。「

似乎很多人覺得,父母偏心的根源是因為重男輕女。但其實,問題的實質根本就沒有這麼簡單。

在多子女家庭中,偏心的形式實在是太多,除了重男輕女,還存在重女輕男;兩個女兒和一個兒子,卻獨獨不喜歡某個女兒;三個兒子,卻格外偏愛某個……

可以說,有時候你甚至覺得,父母的偏心不需要理由,完全就是看哪個子女順眼,就更偏愛一些。

對此,心理學家武志紅認為,父母偏心的本質根源,是功能性養育在作怪。也就是說,由於每個孩子的功能不同,所以父母對待子女的方式也是不同的。

面子功能

有些父母特別愛面子,總喜歡顯擺和炫耀。所以,即使都是親生的,但他們愛孩子往往是有條件的。

他們更傾向於挑家裡最有出息,長得最好,最有錢,最給他們長臉,讓他們臉上有光的孩子,來疼愛。

哪怕這個孩子脾氣暴躁,好強霸道,對他們並不是很好。但這都抵擋不了父母既怕他們又心疼他們的偏心。

而家裡那些資質和長相都平平,學習不好,性格軟弱無能,沒出息,沒錢的孩子,他們是看不上眼的。

即使這些孩子安靜乖巧、聽話懂事,還很孝順,但卻始終換不來父母的另眼相看,反而經常遭到嫌棄。

情緒價值

感情里最重要的,就是情緒價值。

所謂情緒價值,也就是指一個人影響他人情緒的能力。

不管是在人際交往中,還是家庭里,能夠提供情緒價值的人,總是會讓他人感到心情愉悅。

而一個人情緒價值越高,生活質量越好,越能和他人建立親密和諧的關係。在眾人中,他們往往會更受歡迎和喜歡。

所以,在多子女家庭里,那些長了一張巧嘴,愛說好聽話,會討人歡心的孩子,往往更受父母的獨寵和偏愛。

而且,即使長大以後,他們成了啃老族,過得也不是太如意,但在父母心裡,他們依然是個寶。

父母並不會看不上他們,反而還會」劫富濟貧「,除了自掏腰包,還會理直氣壯地讓其他子女幫扶他們。

可有可無的存在

倘若某個孩子既不能滿足父母的虛榮心,又無法提供父母的情感慰藉,那麼這個孩子就很容易被父母忽視。

由於毫無競爭優勢,他們往往會悲催地成為可有可無的存在。不管是物質方面,還是父母的關愛,他們都是極度缺乏的。

甚至有些孩子小時候是父母的出氣筒,長大後則是提款機。更氣人的是,由於愛屋及烏的心理,就連他們的伴侶和後代也是不招父母待見的。

最後想說,大多數家庭,兄弟姐妹不和睦,都是因為父母偏心。等父母不在了,這個家也就散了。

所以,為人父母,凡事要拎得清。都是自己的骨肉,就要發自內心地去疼愛他們,別總是抱著功利心去養育孩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bcb9236e6102ada1765d62e306dccb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