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名將中死得最慘的是誰?不是周瑜和魏延而是這位蜀漢大將軍
三國戰爭基本不殺降,一般都是打跑了拉倒,多以像劉備不是被打成光杆司令,就是戰敗後投靠別人,實在不投降的,也就是關進大牢了事。只有關羽殺了龐德,結下了血海深仇,以至於龐德的兒子龐會後來滅了關羽滿門。龐會之所以會這樣仇恨關羽,就是破壞了軍閥混戰中基本不殺被擒敵將的規矩,要是兩軍陣前互有殺傷,那是將領的本分,誰也不記仇。比如夏侯淵的兒子夏侯霸後來投奔蜀漢,劉禪就管他叫舅舅,還跟夏侯霸解釋:「當年夏侯淵姥爺被殺,那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您就別記仇了!
評典韋的死,只有2個字「悲壯」。趙雲當陽無損,因為曹操下令不准放箭。典韋可以說是死在箭下。特別是最後一句「死了半晌,還無一人敢從前門入者」死了都沒敵軍敢從他拒守的前門進去的,這比死諸葛嚇死活司馬有過之而無不及啊。如果當時給典韋雙戟和馬的話,情況就大不同了。當陽糜夫人謂趙云:「不可,戰將豈可無馬?……」連一介女流都知道馬的重要性,各位看官就應該都明白了。曹董對他的悼念還算很傷心的''吾今日不哭子侄,唯哭典韋耳..''可憐的猛將,剛投得明主正是大展宏圖之時就這麼窩囊死了。關羽——馬忠擒獲臨沮被斬
呂蒙白衣渡江拿下荊州以後,對關羽緊追不捨,最終,關羽走投無路,自刎於麥城。呂蒙提關羽首級回東吳面見孫權,孫權設宴接風,宴席上呂蒙突然狂性大發,之後倒地不起,沒多久就死了。關於呂蒙死因,有兩種說法。一,關羽鬼魂附體,殺死呂蒙。二,呂蒙不聽孫權命令,擅殺關羽,為東吳帶來危機,孫權為顧全大局,平息劉備怒火,毒死了呂蒙。
正史記載三國時期死得比較慘的,是魏延,他並沒有在陣前大喊三聲「誰敢殺我」而被馬岱偷襲。魏延當年是因為跟楊儀鬧彆扭,但是又沒人支持他,只好帶著幾個人跑進了深山,被馬岱追殺,一刀來了個痛快,但是首級被楊儀這個小人踩來踩去,也夠慘的——「儀遣馬岱追斬之,致首於儀,儀起自踏之。」
要說三國名將中死得最慘的,還是要數姜維姜伯約。這位被諸葛亮稱讚為「忠勤時事,思慮精密,敏於軍事,既有膽義,深解兵意」的蜀漢後期軍方第一人、大將軍姜維,可以說是死得最慘的三國名將。因為姜維死的太慘了,以至於筆者只能簡略描述,因為那場面看了會引起很多人心裡不適。
魏延(?-234年),字文長,義陽(今河南桐柏)人,深受劉備器重。劉備入川時魏延因數有戰功被任命為牙門將軍,劉備攻下漢中後又將其破格提拔為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鎮守漢中,成為獨當一方的大將。魏延鎮守漢中近十年,之後又屢次隨諸葛亮北伐,功績顯著。可是就是這麼厲害的一個人物,卻不斷的被諸葛亮打壓,先是「腦生反骨」說讓其背負了一生陰影,好不容易熬到諸葛亮去世,以為自己大顯身手報效蜀國的機會來了,卻沒料到自己死期將至!諸葛亮料到自己死後無人能壓制魏延,所以在臨死前將軍權授予長史楊儀,並暗自囑託馬超之弟馬岱,讓馬岱待魏延謀反證據坐實後,將其一舉誅殺。之後就是經典的「誰敢殺吾」,馬岱手起刀落,斬魏延於馬下。綜合一切因素,排名冤死武將第一名。
在此情況下,魏國隨時有進攻漢中的可能,但魏延治軍有方,守衛得當,使得曹魏不敢窺視,漢中得以保全。此後,魏延又率軍大敗曹魏後將軍費瑤、雍州剌史郭淮的大軍,且是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獲勝,也因此被提拔為前軍師,進封為南鄭侯。諸葛亮北伐之時,魏延獻「子午谷奇謀」,被一向用兵謹慎的諸葛亮拒絕。客觀來說,如果採用魏延的計策,即使蜀漢不能一舉滅了魏國,至少有望將雍州併入蜀地,局勢將會變得對蜀國有利。
一般來說,兩軍征戰,都會給敵方將領一個體面的死法,還要按照級別安葬,因為大家雖然是生死之敵,但名義上還都是大漢臣子,不會做得太過分。只有姜維不但沒有得到這個待遇,反而被凌虐遺體。姜維假投降成功忽悠反了鍾會,並且準備親帥五萬大軍去討伐司馬昭——劉禪被送到司馬昭那裡去了。
但是手下的魏軍(當時名義上司馬家還歸姓曹的管)譁變,殺掉了姜維和鍾會。因為太過痛恨姜維,魏軍士卒對姜維的計策非常憤怒,在姜維死後又剖開姜維的身體,這才有了「姜維膽如斗大」的說法。因為過程有些殘忍,所以就不進行詳細描寫了,作為蜀漢後期軍方第一人,一代名將落得如此悽慘下場,可是要比魏延倒霉多了,至於周瑜的壽終正寢,姜維可能也只有羨慕的份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