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智之光照亮工友幸福路

2024-10-10     中工網

中工網訊 9月24日,在河北省保定市雄安新區大河片區工友服務中心,農民工宋濤正引領新工友辦理進場務工手續。勞資專管員將新工友的身份信息逐一錄入實名制管理系統。現場簽訂的勞動合同、農民工工資卡信息、農民工人頭像信息也被及時傳到系統內。「在這兒幹活,實名制登記是前提,班組長每天跟咱核對考勤、工作量,所有的信息都能及時記錄下來,咱農民工的權益更有保障了。」宋濤的這番話令新工友心中倍感踏實。

9月24日,兩名建築工人在工友服務中心辦理退場,並對考勤、工資信息進行核對。 河北工人報記者林峰攝

讓工友深感踏實的是「雄安集團建設管理平台實名制系統」。這是雄安集團國有企業數智化轉型創新工作室依託雄安新區智慧城市建設宏偉藍圖,創新研發的數智化勞務系統實名制管理平台。

「如何更好地服務建築工程領域農民工是雄安集團工會一直思考的問題。」雄安集團國有企業數智化轉型創新工作室負責人李志芹介紹,在雄安新區建設中,雄安集團承擔了其中85%的項目建設,隨著項目的增多、協同半徑的擴大,建築企業不斷參與到新區建設中,高峰期建築工人達16萬人。

「由於各施工單位管理水平參差不齊,加之建築工人基數龐大、流動性高、施工地點分散、業態眾多等問題,給實名制管理帶來了巨大挑戰,亟須建設標準統一、多業態覆蓋、多方互聯的數智化管理平台,通過建立有效的管理機制維護勞動關係和諧穩定。」李志芹介紹,該平台核心用戶包含新區監管側、雄安集團管理側、建築企業協同側、勞務班組及建築工人應用側等,通過對接區塊鏈銀行薪資數據、新區實名制數據,實現上下級數據共享互通、勞務信息數據全面留痕,為建設項目實名制管理注入了強大動力,最大程度保障了「未來之城」建設中農民工的合法權益。

在此基礎上,雄安集團公共服務公司在大河片區進一步探索片區級開發工友管理服務新模式,統籌5家總包單位共同建設了工友服務中心。該中心以雄安集團數字建管平台為依託,總包、分包單位120餘名勞資專管員集中辦公,為工友們提供一站式管理和服務。工友服務中心不僅涵蓋簽訂勞動合同、收集工友身份信息、錄入實名制系統、登記工資卡等基礎工作,還提供安全教育培訓考試、維權方式渠道培訓、發放信訪明白卡、生活區宿舍分配等全方位服務,真正實現了工友服務保障體系與數智化管理手段的全面升級。

在大河片區工友服務中心業務大廳,打開實名制管理平台,項目信息、班組管理、每日考勤、薪資發放等情況一目了然。這一平台就像一位忠誠的守護者,讓農民工不再憂「薪」。「以前打工時,一旦遭遇欠薪經常因為考勤和工作量相互扯皮,在這邊每天確認考勤信息,薪資按時發放,工友們的權益得到了全面保障。」農民工郭建康對此深有感觸。

「實名制管理平台不僅讓工友的權益得到了全方位的呵護,還提高了考勤管理的精準性和高效性。」勞資專管員王朕邦介紹,工人進場時須經嚴格的實名制登記和審核,通過後才能獲得進出閘機的權限。系統還會對工人的考勤進行實時監控,若工人連續7天不打卡,系統會預警並取消其進出場權限,進行處理後才能正常打卡。在工作過程中,農民工需每日簽字確認個人工資,分包方勞資專管員每三天向總包上報工友工資表,總包每月按時代發工友上月工資,形成了「一天一確認、三天一收集、一月一代付」的工友薪資發放機制。「工友退場時,還要來服務中心與勞資專管員核對考勤及工資表,簽訂退場確認書並錄製退場視頻,確保勞資雙方的權益得到妥善處理。」王朕邦說。

雄安集團通過實名制管理平台的實施和工友服務中心的建設,不僅實現了工程建設項目多業態覆蓋、全體參與方的互聯互通,還健全了高效的服務管理機制,切實維護了勞動關係的穩定和諧,為雄安新區的高標準高質量建設提供了有力保障。

(河北工人報記者哈欣 彭海峰)

來源:中工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bbe219120d8c3c8b04543755f6decae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