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蹤電視劇《三體》科幻的鼻祖是誰?

2023-02-04     小敏說動漫

原標題:追蹤電視劇《三體》科幻的鼻祖是誰?

#分享歷史五千年#

近期熱播的電視劇《三體》,改編自我國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的系列長篇同名科幻小說《三體》,講述了納米物理學家汪淼與刑警史強聯手破解三體文明在地球製造恐慌的真相。在央視8套頻道每晚播出一集,人們被劉慈欣帶到了一個嶄新的世界。

三體的世界,涵蓋了從奇點到宇宙邊際的所有尺度,跨越了從白堊紀到未來千年的漫長時光。

他創作的《三體》系列,也叫地球往事三部曲。小說講述了地球人類文明和三體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殺及兩個文明在宇宙中的興衰歷程。

在讀過劉慈欣的作品以後,我毫不懷疑,一個發電廠的電氣工程師真不簡單,這個畢業於華北電力大學的理工男單槍匹馬,把中國科幻文學提升到了世界級的水平,可以說劉慈欣是我國當代文壇上最出色的科幻小說作家。

其實,在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幻家當推東周戰國時期的莊子,他的《逍遙遊》實則是一部科幻小說。

《逍遙遊》中講在地球的北極有一條鯤魚,突然一個變化,從海里飛起來,變成了大鵬鳥。「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翅膀遮天蔽日,豪氣沖天。飛到哪裡去呢?「南冥者,天池也」。飛到南極以外的太空(天池)。

這隻大鵬鳥展翅高飛,「水擊三千里,扶搖直上九萬里」。兩個翅膀一拍,海水衝上去就是三千里高空!如果扶搖一躍,騰空直上雲霄九萬里,你說這隻大鵬鳥有多厲害呀!

周朝春秋時期的老子《道德經》上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是宇宙三層次。

基督教中聖父,聖子,聖靈三位一體;佛家是法、報、化三位一體;道家是玉清、太清、上清,一氣化三清,也都是三位一體。

在中國文學史上的三體,指的是《詩經》中風、雅、頌三體。《詩·豳風·七月》「七月流火」唐 孔穎達 疏:「諸詩未有一篇之內備有風、雅、頌,而此篇獨有三體者。」

總之,天地間萬事不過三,中國文化則是天、地、人三個符號。莊子,老子講的都是三的玄學,那麼三以後變成多少呢?我想劉慈欣這個理科男,肯定是研研究過中國古代哲學,特別是老莊的玄學,不然他的小說為何取名「三體」?

中國文化講科學最早的,在西方人還沒有發展以前,中國科學的第一項發展是天文,後又輔之數學,那時候數學不叫數學,叫做歷算。二十八宿,二十四節氣,《易經》中的三爻八卦等等。這就是天文歷算,是一門深奧的科學。拿今天的天文學比擬,這可是探索宇宙空間的尖端科學啊!

劉慈欣作品中的許多科幻形象,極富有人文主義和理想主義的色彩。小說中的宇宙形象在展現超人類的巨大尺度的同時,也包含著濃郁的人文色彩,它兼有著人類不可企及的宇宙的崇高感,與憑藉藝術方式本身傳達出來的人文主義信念。這一形象在科學和人文兩方面,都是超越現實的想像力產物,它既令我們對頭頂的星空產生無限敬畏,也對人類文明自身保持理想主義的信念。

#電視劇《三體》是什麼題材?#

今天我們的航天事業早已實現了古人的夢想,科技發展早已超越了「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的傳統境界。但是劉慈欣《三體》的意義,遠不限於想像的宏大瑰麗。在飛翔和超越之際,劉慈欣從來沒有停止關注現實問題,人類的困境和人性的極限。

(祁連魯冰文/圖片來自網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bb429c3d0f436952792287c21cc44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