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林人(本名鍾吉豪),湖南嶽陽臨湘桃林鎮,易學方面曾有論文發表於《世界周易》雜誌,與中國易經協會諸刊物。詩詞方面曾榮獲第四屆「大美中國,圓夢福田」中華詩詞節,全國詩詞大賽一等獎、首屆「揚州詩詞節」全國詩詞大賽詩詞雙二等獎、以及其它全國性詩詞大賽上等級的獎項數十次。
聞水稻上山架自來水澆田
林毀誰知悔,神禾種上天。
脂膏流盡日,只恐淚流干。
仲 夏
楊柳自生煙,石榴猶縱火。
芙蓉不避炎,卻向池中躲。
秋 花
開向霜天影不孤,河山點染勝春圖。
人間藉此清奇骨,生出許多真丈夫。
秋 月
自古天涯被夢牽,徒言千里共嬋娟。
從今應遣中秋月,常向家團圓處圓。
秋 江
隔江遙望北山秋,雁字飛來記舊遊。
飄盡蘆花皆是夢,不知隨水向誰流?
秋 風
初替人間解暑炎,久而袖手覺寒添。
誰知一把初心改,殺草摧花不避嫌。
讀《唐詩三百首》自嘲
吟得眸枯日月昏,好將此事省兒孫。
前人刪定詩三百,少有留名到草根。
冬 棗
春風吹盡未開花,六月炎天向雨賒。
為使人知甜在後,經霜遲熟莫須嗟。
中 秋
非謝非陶任世猜,黃花如約數枝開。
鄉情猶到今宵重,不意攜壺月下來。
春正清溪村訪舊友
雲里雞聲霧裡橋,幽人門戶隔塵囂。
燒融臘雪燃梅火,釣盡春溪用柳條。
颱風過後有所思
憑誰不道身高好,造物原來費思考。
一夜嘶聲未暫停,狂風拔樹難欺草。
賞牡丹有吟
綠葉深深護幾重,鶯飛時節輒相逢。
緣何一管春風筆,畫此花時著色濃。
著家鄉聶市布鞋
足底輕盈五嶽低,蓬山縮地一攀躋。
布鞋著我鄉園造,萬里離鄉路不迷。
獅洋虎嘯
鐵甲夷旌尚未遙,乾坤一洗障煙銷。
只為喚得龍魂醒,虎嘯聲聲壓海潮。
威遠雲岩
珠江入海卷旋渦,二虎當關石不磨。
我賦雲岩誰助興,魚龍獻舞白鷗歌。
鵝峰麗日
傍海襟山饒一灣,鷗呼紅日出雲間。
霞光織得霓虹緞,借與滄波不用還。
注: 「借與滄波不用還」雲霞映在水波上,即只借不還。
煙池豐碑
滄溟之道本懷柔,一炬餘光照海陬。
元有心碑存正氣,無須鐫字石間留。
伶仃漁火
波上檣危一望遙,暮禽喚起虎門潮。
星光漁火無從辨,傾聽濤聲夜漸銷。
大溪湖光
霞作山衣一襲紅,湖光瀲灩與天通。
累了白云何處歇,悠閒臥在綠波中。
夏初方見石榴花開
如火燒紅四月天,靈犀到處始能燃。
東君用盡開花力,卻與榴裙一擦肩。
游鼎湖得句
凡身不擬上青天,尋得軒轅夢一船。
付與詩囊收拾去,夕陽同煮鼎湖泉。
註:軒轅夢,唐 楊凝《送別》詩:「吳會家移遍,軒轅夢去稀。」
壬寅冬記事
終日惶惶終不防,三年回首盡堪傷。
世間萬事成顛倒,過了重陽還一陽。
見大片撂荒田
饒它畎畝自生荊,大道康莊好進城。
不改初心惟杜宇,年年啼血為催耕。
聞管事又設新衙
徭賦全無好務農,算來何事不成空。
貧家偏有荒田地,糶米賠錢百日工。
驚 蟄
春喧萬壑隱雷鳴,欲助天威振有聲。
只是人間虛聽慣,我非蟄伏自無驚。
衣櫥見舊軍帽
一
憶昔崢嶸頭角新,昂然佩戴自精神。
戎冠一頂輕如夢,系上安危有萬鈞。
二
青春伴我著戎裝,當日情懷起激揚。
何用大風歌意氣,一冠原以鐵為梁。
註:大蓋軍帽內有鋼絲圈以支撐帽頂。
感厚街詩聯學會邀賞油菜花兼贈
望之一霎已忘貧,天作晴霞地涌金。
最是此花知共濟,開時同色並同心。
游東莞一公園遇半橋
彼岸風光望更嬌,尋春狎興轉無聊。
世途豈少緣慳客,何故湖中修半橋。
觀 溪
日夜爭流不憚勞,每從險峭作風濤。
誰知上善堪能曲,被石當塗亦怒號。
賞白梅
湖天鏡月一相邀,夾岸浮香萬蕊嬌。
卻笑詩人空擬雪,分明曳影已神超。
防疫放開後自嘲
三載封關掃毒倀,禁門開後去何方。
而今枉自稱君子,處處趨陰反怕陽。
牽牛花
抱住籬牆空搭台,高低喇叭費安排。
料應世上凡夫耳,天籟無聲聽不來。
桂 花
菊雖同氣不堪逑,一樹孤香萬里秋。
莫道冰清才脫俗,後來梅骨是追修。
籬邊見菊
略去浮華清艷留,卻來裝點十分秋。
從教邂逅詩和酒,銷得西風一段愁。
見虞美人花欲謝
莫因憔悴誤風流,錯過人間千度秋。
詩酒何曾辜負汝,不應還替昔人愁。
秋日漫興
東南勝氣已橫秋,趁一帆風便可收。
補得百年甌上缺,江山從此更無憂。
詠風箏三首
其一
幾回魂夢逐飛鴻,少假扶搖便馭空。
但解憑高爭炫目,不知身世已隨風。
其二
凌風搏擊上雲端,賺得痴人仰面看。
最怕愈高情愈縱,一絲易斷再收難。
其三
總疑出路在天邊,直欲乘風拽月弦。
只是紅塵掙不脫,何人不被一繩牽?
編輯/章雪芳 審核/孟祥榮 校對/馮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