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遊戲哲學研究中心詹好:國內首個遊戲哲學研究平台在做什麼?

2022-07-15     Aggro電競

原標題:專訪遊戲哲學研究中心詹好:國內首個遊戲哲學研究平台在做什麼?

專訪遊戲哲學研究中心詹好:國內首個遊戲哲學研究平台在做什麼?

遊戲日報正式啟動【高校遊戲專業專題報道】,旨在打造一本連結學生、高校與企業之間的「紅寶書」。歡迎更多遊戲企業與院校負責人聯繫我們,共建這一系列報道。

隨著遊戲版號監管的調整,遊戲行業正面臨著一場改革,將逐步過度到更加規範、產學研各個生態鏈都十分完善的新階段。目前如紐約大學、清華大學等頂尖學府都開設了遊戲學研究中心,各大遊戲廠商也積極開展和高校的項目合作,探索未來的遊戲發展方向。

本期我們就來聊一下在遊戲學研究方面的一大空白:只有做遊戲的人,卻少有研究遊戲的人。

無論是高校和企業的合作還是高校自己開設的遊戲研究中心,其大部分都是為某款遊戲產品服務或者是對遊戲開發專業人士的技能培養,更多關注的是如何把遊戲產品做好,而沒有去關注遊戲行業整體所面臨的一些社會問題。

遊戲與社會的影響問題爭論從未停止過,從未成年防沉迷到被千億產業的「精神鴉片」,社會對遊戲的評價能火出圈的往往都是負面。而在2021年防沉迷新規施行以後,從遊戲企業方面入手斷絕了未成年沉迷網絡遊戲的可能性,但後續未成年人利用家長身份信息登錄遊戲、為繞開防沉迷被騙巨額財產等事件仍然不間斷作為社會熱點出現。

另一邊遊戲的正向價值同樣廣泛存在,遊戲本身就是一種特殊的文化形式,具有極強文化承載能力和傳播屬性,目前功能性遊戲研究也進入到了一個新階段。但由於缺少了系統的遊戲研究,人們對於遊戲的認知往往是呈兩極分化的形式,僅僅通過零散的一些回應,難以消除社會對遊戲的誤解。

對於遊戲行業來說,只有做遊戲的人,卻少有研究遊戲的人,是難以解決上述問題的。因此遊戲日報找到了遊戲哲學研究中心秘書長詹好,和他聊了聊遊戲與社會影響等問題。

遊戲哲學研究中心(IPG, Institute of Philosophy of Games)成立於2021年,致力於推動遊戲相關社會問題的討論,培養一批有社會視角的遊戲學研究人員,並通過開展一系列研究和開創性工作,來澄清遊戲的社會定位,推動遊戲領域的發展,為國內的遊戲哲學研究建立新的陣地。

遊戲哲學研究中心秘書長詹好

以下為具體採訪實錄:

Q:感謝接受遊戲日報採訪,麻煩您先簡單做個自我介紹吧。

詹好:大家好,我是廈門大學人文學院的博士,遊戲哲學研究中心的秘書長詹好,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為人工智慧哲學、遊戲哲學、可解釋人工智慧。

Q:廈門大學遊戲哲學研究中心成立過程中,有遇到哪些困難嗎?目前的發展情況如何?

詹好:遊戲哲學研究中心成立過程還是比較順暢的,沒有遇到什麼大的問題,學校對我們成立研究中心也比較支持。我們從21年的8月份開始,就已經在陸續組織老師以及一些研究人員來規劃創建這個遊戲哲學研究平台了。11月左右向學校提交了創建中心的申請,今年年初正式成立。

遊戲哲學研究中心官網

目前遊戲哲學研究中心的研究員的數量有30人左右,普通成員接近500個,同時中心在各個平台帳號上的關注者和粉絲有兩萬左右。同時中心的學術研究項目、與業界合作的橫向研究項目,以及與政府合作研究項目都在順利地推行,整體的發展還是比較順利的。

Q:遊戲哲學研究中心目前在規劃中的重點活動有哪些?未來發展方向是怎樣的?

詹好:目前中心的活動主要分為三個部分。首先是組織舉辦遊戲相關的學術會議及工作坊。今年上半年我們已經開展了四五場學術會議的活動,下半年還會再陸續組織一些。當然現在由於疫情影響,我們的學術會議和工作坊大部分是線上進行,只有一部分是在線下舉行。

其次是面對中心成員及研究員開放的線上讀書會以及遊戲圓桌的活動。中心會定期組織大家共同閱讀一些遊戲學、遊戲哲學的經典書籍及論文,並進行一些學術討論。

最後則是開展專題研究活動。中心會聯合組織中心的研究員,定期開展遊戲相關的縱向課題研究,以及與業界公司、政府機構開展橫向課題研究。目前,中心已經擁有了多項在研課題,也歡迎有相關需求的機構和公司可以聯繫我們。

在接下來的三年里,遊戲哲學研究中心的發展方向是在保證我們的學術性與理論性的基礎上,儘可能擴寬研究的受眾,提升研究在社會實踐中的效用。也希望我們的研究能夠幫助社會大眾正確地認識遊戲,啟發從業人員創作出更好的遊戲,向玩家介紹遊戲的文化底蘊、學術內涵、設計巧思及社會價值。

Q:咱們主要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哪些?這些研究方向以後能解決哪些問題?以後會有哪些新的研究方向嗎?

詹好:我們中心主要的研究方向是遊戲的社會價值,包括探索遊戲與社會影響、遊戲價值的意義、遊戲道德倫理、遊戲和沉迷、遊戲與文化傳播、遊戲的發展歷程等方面。

對於人類社會而言,遊戲具有休閒娛樂、教育啟迪、知識與技能傳習、增進社會交往等重要功能。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遊戲的種類也越來越豐富多樣,人們用於遊戲的時間也在增長,形成了規模龐大的遊戲產業和遊戲文化。在當代,電腦遊戲、網絡遊戲和手機遊戲等在高新技術的加持下,已成為遊戲的主流形式,影響面很大。遊戲不僅僅具有社會功能,還承載著重要的社會價值

希望目前我們所開展這些研究,能夠幫助人們認識到遊戲的重要社會作用及文化傳承作用。也期許能夠幫助業界更好地打造一批展現中華文化魅力,富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精品力作。

Q:遊戲哲學研究中心成立以來已經舉辦過了多次學術活動,遊戲企業也有參與其中,遊戲企業在其中主要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詹好:遊戲的學術性研究在國外學界有著近五十年的歷史,國內學界在最近的一二十年里也逐步地展開了相應地研究。之前國內人文社科對於遊戲的研究主要是從美學、現象學、傳播學、文學等進路入手,而遊戲哲學研究中心這邊除了利用哲學理論對遊戲進行概念分析外,還更加關注遊戲的現實意義與社會價值。因此,中心就不僅僅是希望學界人士參與到相關的討論中,同時也會關注業界的反饋和意見,希望我們的研究能夠切實地給遊戲行業帶來幫助。同時,中心還注重與政府部門,與監管機構進行溝通,共同探索遊戲這一當下最為流行的信息交互媒介,在社會發展、社會建設中的作用。

因此,當我們開展學術活動的時候,我們不僅僅會邀請學界的研究者,同時也會儘可能邀請遊戲從業人員,以及政府監管部門加入進來,促進學界與產業界的交流互動,促進科技與人文的結合,更好地闡發遊戲的社會價值,積極探尋網絡遊戲弘揚和傳播正能量的新路徑。

由遊戲哲學研究中心與清華經管互動科技產業研究中心共同主辦,廈門市宣傳部領導出席的第二屆「遊戲的社會價值」學術會議

Q:部分活動是和其他高校一起舉辦的,為什麼選這些學校進行合作?未來會有新的高校加入進來嗎?

詹好:目前國內的遊戲研究機構不多,尤其是在人文社科領域,缺乏體制化入場的平台。遊戲哲學研究中心作為我國首個遊戲哲學研究平台,不僅僅得到了廈門大學的支持,也得到了多個高校的老師及同學的鼎力幫助。

在這樣的背景下,當研究中心創立之後,我們非常快的就吸收了許多來自各個高校的研究人員加入。整個平台不僅僅有我們廈門大學的老師,還有很多的來自其他高校的研究者在參與研究工作。

因此,當我們在組織學術會議、工作坊活動的時,往往就會和其他高校共同舉辦,也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到遊戲學術研究的隊伍中,中心也逐漸發展為一個跨高校、跨學科的綜合性的研究平台。

Q:遊戲哲學研究中心在遊戲的社會價值探索方面(或者是在研的項目中),有一些比較不錯的案例嗎?

詹好:最近中心開展的新課題主要是兩個方向。

首先遊戲賦能教育,探索遊戲教育功能方面的研究。我們詳細梳理了從上世紀70年代至今,遊戲教育方面的學術脈絡、發展歷程以及業界案例,探索了其中的基本工具和研究框架,總結了教育遊戲根本特徵及作用機制,最後嘗試總結和發展了教育遊戲的設計思路和評估框架。

其次則是遊戲認知科學方面的研究,主要是探究遊戲在認知科學研究、心理學研究中的作用。同樣我們梳理了從上世紀80年代至今,在認知科學和心理學領域中關於遊戲的探索工作,總結了在研究對象、研究方法、研究目標上的演變,最終預測了未來遊戲認知科學的發展方向。

Q:有了解到廈門大學遊戲哲學研究中心還在招收研究生,目前情況如何?後續專業方向大致規劃是怎麼樣的?

詹好:目前我們主要還是在哲學系下進行大方向的招生,學生進來之後,可以在進行傳統哲學方向的培養基礎上,選擇到遊戲哲學研究中心來接收遊戲哲學方面的訓練。

中心有著完整的培養方案,以及對應的指導老師,同時還會開展面向學生的學術講座、學術討論和學術研究項目。如果有同學想要加入到遊戲哲學研究中心,可以在微信或者B站等平台聯繫我們。也可以在報考廈門大學哲學系的研究生後,申請加入研究中心。

職業規劃方面,我們主要是按照學術研究的方向來進行培養。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有許多與業界頭部遊戲公司的合作項目,因此學生也可以積累大量的實踐經驗後,在畢業後選擇到業界的遊戲公司就職。

Q:目前咱們的研究領域,從理論到行業實踐中,您覺得主要面臨的問題有哪些?

詹好:過去的一個問題是學界所關注的話題和業界所關注的話題並不太一致,尤其是在國內學界的遊戲研究主要以文藝批評,遊戲美學等方面為主。但這些研究工作可能並不是業界所迫切需要的,因此理論到行業實踐的轉換過程中,可能存在需求斷層。

但這幾年來看,理論到實踐轉換這方面有所好轉。許多學者在進行遊戲學研究的時候也會考慮實踐的因素,同時在人才培養方面也更加注重實踐能力。我們也希望遊戲哲學研究中心能夠培養出更多既具有較強學術能力,又能夠結合實踐,將理論應用於現實的復合型人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ba744d25f18f5cb282de97fa8d7794d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