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手機遊戲的熱潮越來越猛,最新數據顯示,今年6月全球8款新手游月流水首破3000萬,其中包括暴雪某款大作以及《賽馬娘》手游等等,但是在這些遊戲瘋狂吸金之時,手游那些讓人傷不起的弊病依然存在。
質量差+逼氪,手游兩大致命殺手
長期以來,手游都有著粗製濫造,拿個IP就粗暴移植的現象,總體來說,質量上不去,三月就出一款換皮手游的公司比比皆是。
質量不行的同時,又肝又氪的現象卻日益嚴重,很多遊戲公司只想賺快錢,於是各種氪金通道晃瞎玩家眼睛,眾多知名的IP,拿著先進的遊戲引擎,都會因為無休止的氪金,最終導致核心用戶流失,反噬到遊戲本身,這種例子不勝枚舉,這裡就不再一一舉例。
玩家的反擊:我們不再無腦氪金
當然,遊戲廠商的氪金套路如今已經越來越被年輕人嫌棄。
以前,玩家在遊戲中氪金,可以充分體驗到當大佬的樂趣,例如可以穿著豹子頭零充黨沒有的衣服招搖過市,可以在社交中始終保持優越感等等。
但是,現在的年輕人的思想卻有所轉變。
越多越多的人加入了豹子頭零充黨,他們認為,氪金完全破壞了遊戲的平衡:普通玩家千辛萬苦、嘔心瀝血做一個月任務才得到的裝備道具,氪金黨只需要動動手指頭花花錢就能輕鬆得到;另外,玩遊戲就應該慢慢享受成長過程,氪金卻會抹殺這種快樂的體驗。
總之,年輕人不再無腦氪金了。
大廠應對:如何在品質和氪金上找到一個平衡點
對於遊戲大廠來講,面對玩家的覺醒意識,傳統套路自然是不行了,如何找到既想要擴充新玩家,又想要穩定收益,如何平衡好遊戲質量和氪金內購的平衡點,顯得至關重要。
其實,遊戲大廠從一開始都沒有放棄這種探索,從早期的主打雙人對戰的《皇室戰爭》到MOBA類《王者榮耀》,再到後來的「吃雞」遊戲,都採用了「本體免費+內購付費」模式,通過高品質的內容吸引玩家,然後通過人均微氪來實現盈利。
只不過,這些高品質遊戲還是會被淹沒在「逼氪」手游大潮中,在市面上絕對是少數的存在。
而前兩年上線的《原神》,卻給了很多廠商一個啟示:在花費重金打造精品內容的時候,玩家是心甘情願氪金的。
於是,很多手游也有了打造3A精品遊戲的趨勢,《原神》之後,網易旗下耗資6.4億元、動用412人研發團隊的《逆水寒》手游,也試圖在品質和氪金上找到一個良性的循環點。
《逆水寒》手游在5月曾經發布了一版實機視頻,畫質是沒話說,讓玩家很是心動;同時官方也承諾了為打造高品質內容所做的承諾,例如借鑑15款海內外高品質大作打造「醇正中國味東方武俠開放世界」、打造「媲美端游的3A級畫質」等等。
在運營方面,《逆水寒》手游也高調宣布自己「不氪金不逼氪」,將嘗試像眾多MOBA遊戲那樣,採用外觀+通行證,輔以軟性植入廣告增加收入,將全部拋棄或者部分拋棄數值收費。
目前來看,如果《逆水寒》手游的上述「大餅」都能實現的話,或許會帶動全行業不氪金時代來臨,這樣玩家也不用和遊戲廠商鬥智斗勇,在逼氪與反逼氪的路上掙扎徘徊。
當國產手游提升到3A品質,年輕人也不再無腦氪金,整個遊戲行業也會良性發展,走得更為長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