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垃圾、查廢水……松江這29人「逆行」隔離點

2020-02-07   上海松江發布

和一般的生活垃圾不同,醫療廢棄物包括棉簽、紗布等醫療機構產生的具有直接或間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廢物。1月29日,松江區生態環境局接到了前往醫療機構和隔離觀察點監督指導醫療廢棄物收運處置的任務。


「我報名!」「我有經驗,讓我去吧!」松江區生態環境局執法大隊和固廢管理站29位黨員主動請纓,組成黨員突擊先鋒隊。這支臨時成立的隊伍里,最大的45歲,最小的還有90後的隊員。在疫情面前,所有人心裡只有一個信念:為當前的疫情防控做出一切努力!他們的主要任務是前往醫療機構和隔離觀察點等一線,監督指導醫療廢棄物的收運處置工作。


穿戴上防護服、口罩、手套,全服武裝的他們分成兩組前往有發熱門診的4家定點醫院和集中隔離點,「肯定有一點緊張的,但是我們知道我們的工作很重要,到了那裡就完全顧不得其他了。」區生態環境局執法大隊的副隊長楊耀傑說。



和一般的生活垃圾不同,醫療廢棄物包括棉簽、紗布等醫療機構產生的具有直接或間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廢物,「這些垃圾需要嚴格按照標準包裝好後放在有指定標識的箱體里,然後堆放在醫院的指定的區域。」楊耀傑說,他們的任務就是去檢查這些醫療垃圾的存放、台帳、轉運等環節是否符合規範。


楊耀傑告訴記者,醫療廢棄物屬於危險廢物,管理上稍有不慎都會可能造成二次傳播的風險,疫情當前,他們需要在「後方」牢牢地堅守住陣地。



目前松江的4家定點醫院都是和上海固體廢物處置有限公司簽訂合同,由他們進行醫療廢棄物的收運,「以往的規定是源頭場所暫存不能超過24小時,轉運不能超過48小時,而疫情面前,為了儘可能少地降低醫療廢棄物暴露在外的風險,現在暫存和轉運的時間都不能超過24小時。」楊耀傑說。


「這幾天的檢查下來,我們發現隔離點轉運的車輛管控不夠嚴格,我們已經督促隔離點垃圾裝車後收運要規範流程,儘快落實到位。」楊耀傑說。



上午9點出發,檢查完所有的醫院和隔離點回來已經是下午了,把身上的裝備脫下,楊耀傑才稍微鬆了口氣。「家裡人知道嗎?」楊耀傑說,家裡人當然也會有些擔心,但作為黨員,衝鋒在前是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


除了醫院和隔離點外,區生態環境局也分批前往污水處理廠、垃圾末端處置等進行專項檢查,防止醫療廢物及廢水產生二次感染。


文字、編輯:沈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