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時,德國為何找已經衰落的鄂圖曼帝國當幫手?
原因很簡單,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的時候,當時的資本主義開始向帝國主義過渡時,因為產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當時全世界的殖民地基本上被瓜分完了,於是新舊殖民主義矛盾開始自己花,在這種利益分配不均勻的背景下,為了重新劃分全世界爆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而在一戰中,同盟國主要陣營有: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鄂圖曼帝國、保加利亞王國等。要知道當時的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已經日薄西山了,那麼當時的德國為了選擇它為榜首呢?原因其實很簡單,德國也是出於無奈。
當時的英國是世界頭號強國,他們的政策一直都是 「威斯特伐利亞體系」,也就是維持大陸均勢,防止歐洲或者東亞地區出現一個霸主,決不允許其他國家去挑戰他的地位,但是當時誰也沒想到,第一個挑戰他的卻是他親手培養出來的普魯士德國,德國其實算作是英國大陸均衡政策培養出來的一個產物,主要是英國當時想要制衡法國和俄國,沒有想到的是英國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德國在19世紀的時候進行了軍事改革,建立了一支有著三級兵源的軍隊體系:普魯士正規軍、預備隊和民兵役。之後就是德國選擇幫手了。
選擇鄂圖曼土耳其帝國作為幫手的原因我認為有這麼幾點。
首現,德國也很無奈,當時歐洲大陸的形勢是:英、法、俄成為了協約國,這樣就使得德國處於腹背受敵的狀態,而當時他自己的盟友只有一個奧匈帝國,戰爭爆發後,奧匈帝國很快就成為了拖後腿的國家,這一點是義大利很像,所以當時的戰鬥基本上都是德國在戰鬥,當時德國面臨雙線戰鬥,而塞爾維亞地區是德國必須要控制的,因為這裡是德國戰略物資需要過境的重要地方,而一個奧匈帝國是控制不主動,主要是因為塞爾維亞有沙俄給他撐腰,而土耳其當時和俄國是死對頭,這樣一來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雖然當時鄂圖曼帝國已經衰落了,但是時不時放放冷箭還是可以的,因為德國就沒有想讓他正面剛俄國。
在地理位置上,鄂圖曼帝國的地理位置十分的重要,這裡和小亞細亞接壤,可以直接到達達達尼爾海峽和博斯普魯斯海峽,這裡是俄國海軍的必經之路,假設鄂圖曼帝國和德國是盟友,那麼這就是給俄國下了一個釘子,雖然不能完全阻止俄國的黑海艦隊,但是讓他頭疼還是可以的,只要這樣,德國就滿足了。
盟友的選擇少德國是一個新興的資本主義國家,而德國為了獲得更多的資源,那麼打破平衡是肯定的,而但是英法等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已經建立了自己的體系,他們是不會和他合作的,所以只能選擇新興資本主義國家,本來就很少,而能夠對抗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的話就更少,鄂圖曼帝國雖然衰落了,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還是有一定實力的。所以德國只能選擇鄂圖曼帝國。然後就是一戰的升級了,德國失敗後,賠款割地,20年後德國又悍然的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同樣的是,這次德國選擇了義大利這個拖後腿的當盟友,再次失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