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人愛喝湯,這個全國人民都知道,不然怎麼叫「湯城」,滿大街的湯館,你得下工夫幾個月才能品嘗過來,且家家都有秘方,各有各的道道兒。
如果不是網絡大咖「老胡」介紹,我還真的不知道在咱洛陽還有人賣「空心牛肉丸子湯」,呵呵,去嘗嘗…
小湯館在北窯這個曾經燒「瓦盆」的村莊,如今誰還燒窯啊,早就住上高樓大廈了。
店主梁雷通知來意熱情接待,妻子白愛玲也放下手中的活與我談起了她家的歷史。
女掌柜白愛玲的老家乃黃河北岸的孟縣桑坡鎮,抗戰時期逃到洛陽,歷經多難在東關大街這個回族聚集區安興度日光。貧瘠的生活,多女子的困境讓老先生想起了自家古老的手藝「空心牛肉丸」…配合牛肉湯不也是一門生意嗎…
白老先生與夫人斷斷續續的「空心丸子頭湯」生意也算是困難時期的「救心丸」幫助家人熬過去了那段艱難的歲月。
改革開放後,白家長子白小立帶領妻子在三井洞橋邊恢復了祖傳手藝,搭配鮮香的牛肉湯風靡瀍河兩岸。隨後,妹子白愛玲與丈夫梁雷通下崗後也在東關街立了門面,延續著娘家這般手藝,滿足著食客不同的口感。
「空心丸子」是我國飲食文化的奇葩,兩次過油的工藝更在油溫的變化,三番加工為得是快速奪味,當然,細節上她兩口子是不會講的,這人家也要保密,咱能理解。
一碗「空心牛肉丸湯」下肚,滿足了好奇,昨天剛聽說,今日就品嘗可謂「饞嘴貓」聞腥…急不可耐啊。但願我們洛陽的飲食結構能發生巨變,但願「空心牛肉丸子湯」也能像其他洛陽湯那樣,走出鄉村,融入洛陽的「湯文化」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