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很喜歡大海,蔚藍的、夢幻的、一望無際的海。
在我們已探知的宇宙範圍內,唯一能孕育生命的就是地球這顆藍色的星球,因為地球上71%的面積都被海水覆蓋。作為地球生命的起源,海洋孕育了地球上50%-80%的生命。
還記得之前一段時間,#巴厘島海岸衝上成噸垃圾#的話題上了微博熱搜。在網友拍攝到的鏡頭裡,無數人嚮往的旅遊勝地、度假勝地,在一夜風暴過後,海灘上堆著密密麻麻、一望無邊的垃圾,讓人看著很是心痛。
這些原先潛藏在海水中的垃圾,被風暴帶到岸上,赤裸裸地揭示著海洋已經被人類嚴重污染的事實。
大海那麼美,我們怎麼可以、又怎麼忍心,如此對待它?
作為旅遊博主,我看過很多片海,有的沉靜、有的跳脫,東山島算是印象頗深之一。
很多人可能沒有聽說過,東山島隸屬於福建省漳州市的東山縣,是福建第二大島。因為島的形狀看上去很像一隻蝴蝶,所以又稱蝶島。《西遊記》、《左耳》等影視作品,都曾在東山島取景。
朋友告訴我,到了閩南,不到東山,是一件憾事;而到了東山,不到風動石,則更是一大憾事。這才有了我這一次的東山風動石之旅。
乍一聽到風動石的名字,你可能會疑惑,按字面意思,風怎麼能動石頭?其次,為了看一塊石頭特意跑一趟,值得嗎?
事實是,值得,非常值得。
風動石景區很大,除了風動石奇觀之外,還有底蘊深厚的關帝廟、黃道周故居,海天一色的海景……無論你是更喜歡自然風韻還是人文積澱,在風動石景區里,你都能找到自己偏愛的一角。
當然,作為東山島的標誌,風動石是首先要去看的。
若是單單從遠處來看,這塊石頭只是古樸了一些,並無什麼奇特之處。
必須走近了,才能發現陡崖上的這塊巨石上尖底圓,曾有人說它是一顆仙桃,我覺得從這個角度看更像一隻兔紙。巨石高4.37米,寬4.47米,長4.46米,重約200噸。然而它就像是被隨手「擱」在了一塊向海傾斜的磐石上,兩塊石頭的接觸面積僅僅十餘平方厘米。
石體正面有「銅山風動石」幾個大字,筆力雄渾而遒勁,這是明武英殿大學士黃道周等人所題。
風動的意思,就是說石頭的平衡性極佳。如遇狂風吹來時,巨石搖晃不定,但傾斜到一定角度就不會再動了,故稱風動石,很是奇妙。
若是人站在磐石上,蹬推巨石,巨石也會搖晃,但卻不會倒下。
如此奇絕驚險的石頭,到底是如何形成的,至今是個未解之謎。
更讓人驚嘆的是,1918年2月,東山島發生了一次7.5級大地震,山石滾落、屋倒人亡,可風動石卻安然無恙。
後來,侵華日軍看上了這塊石頭,企圖搬走。他們動用了日本軍艦,以鋼絲索繫於風動石上,開足馬力,可直到幾條鋼絲索都被拉斷了,風動石依舊紋絲未動,最後日軍只得放棄。
今天我們能有幸看到這塊風動石,真的是神跡,也難怪它被譽為「天下第一奇石」。
除了風動石,這裡還有其他的奇石,比如貴子石。這塊石頭上有一個面向西的小圓穴,遠遠看著就像一隻眼睛。
細細看來,小圓穴的內外圈有很多呈輻射狀的線條相連接,形狀就像是女性生殖器的外表。據推斷這塊石頭是母系氏族社會的時代遺物,有幾千年的歷史了。
以前常常有未婚男子對穴心投擲硬幣,以求嬌妻貴子,故而雅稱「貴子石」。雖然明知這樣的事情不能寄託於一塊石頭,但至少表明了他們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嚮往。
東山人信奉關帝,景區內還有關帝廟。
走過圓圓的水池,就可到達金碧輝煌、氣派盎然的關帝廟。
水池中一汪碧水,看著就像是一塊上好的翡翠,在明朗的天光下散發著幽幽的光芒。
關帝廟左邊是寶智寺,東山十大廟宇之一。
寶智寺廟宇雄偉壯觀,深沉的紅漆外牆讓整座寺廟都加上了一層淡淡的莊重。整座寺廟面積差不多四百多平方米,布局很嚴謹有前殿、大雄寶殿、藏經閣、院子等。
不得不提的是寶智寺的寺廟屋頂。
黃色的琉璃瓦上是各種栩栩如生的瓷雕裝飾,人物、飛禽、花木……無一不是精緻大方,讓人嘆為觀止。連人物臉上的表情都各不相同,惟妙惟肖。
眾所周知,陶瓷雕塑是瓷泥通過雕塑成型,然後再經過高溫燒制而成。若是燒制之時一不小心,溫度不對或者顏色不對,整個作品就都廢了,需要重新來過,因而匠人們需得付出更多心血去完成。而從「泥」變成「瓷」的過程,作品的體積還要整體收縮20%左右。匠人的經驗、手法都必須十分熟練。
我們看到的小小作品,色彩豐富、衣袂蹁躚,其實背後凝集了我們看不到的辛苦。
景區內還有銅山古城。
沿海濱而建的古城牆蜿蜒綿長、氣勢雄偉、巍峨壯觀。碧空之下,猶如一條巨龍橫臥。
城牆之上,有一棵百年古榕從牆縫間頑強地生長而出。
歷經風風雨雨,這棵古榕早已枝葉橫生,為樹下的人們帶來一片陰涼。看久了,你只覺得這棵古榕是城牆跳動的心臟,是城牆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也是一本無言的史書。
樹猶如此,大概真的是生命可貴。
不過要我說,我還是最喜歡海邊這條木棧道。
長長的棧道沿著海岸延伸,仿佛一直可以走到天際盡頭。木頭的材質,被太陽曬得暖暖的,帶給人一種極其舒服的感覺。
眺望遠處,群山若隱若現,就像是調皮的孩子在天空隨手畫了幾筆。海是很淺很淺的顏色,甚至還沒有天空顯得蔚藍。
即使如此,已經很美了。
潮濕的海風鹹鹹的,帶著遠方的氣息。
近處,一艘漁家的小船緩緩駛過,在海面上划下長長的痕跡。這幅畫面,真該印在明信片上,讓很多人很多人看到,這裡到底有多美。
腳下是數不盡的奇岩怪石,每一道深深的溝壑都是雨水和時間的產物。海水有時拍擊在岸上,激起層層雪浪,發出雄渾的聲響。
此時此刻,整個人都放鬆了下來。
走完東山風動石景區,我對大海的喜歡又增加了幾分。
那麼最後,真心希望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大海的美,加入到保護大海的行列中。
我是琰棱
帶著有趣的靈魂
我一直走在路上
旅行|攝影|寫作|分享
青雲計劃月度優質帳號、TOP MEDIA計劃百佳企鵝號、CFP/攜程簽約攝影師、中國民俗攝影協會會士、知名旅遊博主、搜狐金牌作者、微博簽約自媒體、秒拍達人、微博旅行視頻博主、樂途旅遊網專欄作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bOS5X3ABgx9BqZZIZSy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