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想要廢除中小學職稱制度,是何原因?

2019-08-17   山東教師考試網

一線教師對職稱制度尤其反感和厭惡,一直想要儘快廢除職稱制度,以另一種評價方式取代職稱制度。但是,最近幾年,教育部一直在改革職稱制度,將職稱評定的優勢向農村學校傾斜。然而,這並沒有什麼用處。職稱評定仍是許多農村教師的心頭之痛。看看周圍的同事,眼看著還有幾年就要退休了。但是仍然沒有希望評高級職稱時他們也就得過且過,生活沒了勁頭。

比較年輕一點的教師經過七八年的工作,仍然是初級職稱,職業倦怠已經非常嚴重。更重要的是,一些年輕的教師期待那些高級職稱又不上課的教師,早一點退休,因為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儘快騰出他們的職位給年輕教師。年輕教師的思想是如此消極,如何用健康的思想教育引領下一代?

難怪有些老師大喊「遠離職稱,珍愛生命。」我覺得這樣的哭聲真的是撕心裂肺的,無助的聲音是微弱的,沒有人能聽得進去。在可預見的未來,職稱依舊禍害著教育和教師們,無法改變。

談談職稱那些不合理的現象。

A教育一個學生,B教育一個學生。A教三個學生,B教三個學生。A被評上高級職稱後,不教學生。B還是一直教學生,工資比A低很多。把職稱硬是分為三六九等,這應該是是非常奇葩的制度了。

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是阻止教育發展的絆腳石。眾所周知,中小學職稱評定製度是我國教育中一項獨有的制度。其成立之初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教師的地位。然而,由於職稱與工資之間的聯繫,它不但不能提高教師的地位,相反,它還拉低了教師的整體地位。

廢除職稱制度有其合理的依據

眾所周知,中小學教師是一種特殊的職業。它不是工廠流水線上的工人,也不是餐館裡的服務員,而是孩子們良好性格的塑造者,知識積累的傳播者,生活模式的引領者,生存技能的激發者。

教師的表現是無法量化,也不能量化的。教師職業的模糊性決定了中小學職稱薪酬制度是完全錯誤的。職稱薪酬制度的存在,只會給教師職業帶來負面影響。職稱薪酬制度的初衷是鼓勵教師奮發圖強,但現在看來似乎適得其反。

廢除中小學職稱工資制度,將會為教育事業帶來新的氣象。教育行業將會少很多藏污納垢的灰色空間,教師靜下心來了,教育也會平靜下來,教育也會變得理性和正常。

更多教師相關資訊,請點擊下方了解更多。